APP下载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5-05-20常景月王萍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0期
关键词:失真会计信息对策

常景月 王萍

摘 要: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给社会及企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后果,阻碍了经济活动的健康有序运行。基于此,本文通过对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原因的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对策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市场进入一体化时代,会计工作在该形势的影响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社会经济格局的变化,以及企事业单位自身发展的需要,保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越来越重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关系到企事业单位的投资战略决策的成败,以及经营管理能否健康稳步的推进,是实现企业及社会各方利益的重要依据。但是,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危害着企事业单位的经济利益及经营效益,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健康可持续性,因此,企事业单位及相关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策略方法,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

二、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产生的原因

1.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规制力度疲软

当前我国在会计法律、法规方面的制定及行为规范上相对落后,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会计发展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企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日趋复杂多样化,会计工作也日益的复杂,涉及的范围也极为广泛,计量方式也有待转变。然而,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往往是在现象产生以后才进行"亡羊补牢"式的规制,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及规范指导性受到了质疑,严重导致很多"钻法律空子"的现象发生,假账虚账泛滥,而无法律依据给予相应的惩罚。虽然,近年来,我国在新会计标准的基础上,对会计相关标准内容进行细化,比如2014年将长期股权投资与金融资产相区别,规范了计量标准,拓展了会计标准的适用性,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在实际造作过程中如何解决历史成本计量法与权益计量法的冲突问题等。在计量与适用范围上还有很大的空间,计量方法的不科学及不准确性,很有可能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1]。另外,适用范围及功能的不够精准细化,也很容易造成在进行会计信息整合时出现误导和漏洞。法律、法规是保证会计工作顺利健康运转的最主要规制因素,是引导会计信息走向的关键,有力的法律保障是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及透明性的关键环节。

2.缺少专业的高素质会计财务人员,企业缺少会计信息披露的意识观念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有效性很大程度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专业性及职业道德行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越高,技术能力越强,会计信息就越是真实可靠。然而,很多會计从业人员缺少相关的职业道德及法制观念,不能有效的履行责任,而且很多企业不注重多会计人员的培训与再教育,企业往往看重会计人员的稳定性,不会轻易任用新的人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企业财务的稳定,但是也给会计工作的革新发展"关上了一道门",专业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匮乏,是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老员工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而不是当前的经济形势进行财务相关方面的工作,往往缺少对先进计量、报表方法的引用,更没有财务风险意识,只是硬性地反映数字,大大降低了信息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另外,很对企业缺少会计信息披露的意识观念,及时进行披露也只是进行对自己看似"有利"的部分,对于相对"不好"的方面则进行"规避"和"隐瞒"。甚至部分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为了短期利益,不惜强制财务人员做假账和虚账,并将其引入奖惩机制,迫使会计人员进行信息作假,打消了财务人员保持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缺乏完善的会计信息监管机制,导致监督不利,造成信息失真

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事业单位,在会计信息监管这方面是缺失的。当前,对于财务的主要机构是审计机关部门。一是,我国当前的审计体系尚不成熟,还不能形成有效的审计监督网络及完善的法律制度,对企事业单位进行有效的监管,导致审计监管力度不足,无法满足当前的审计需要。国家及地方审计部门由于独立与企事业单位之外,很难深入内部真正的做到有效监督,审计工作往往由于多方面原因收不到实效。二是,企事业单位缺少审计观念,没有完善的审计机制,很多企业甚至没有审计部门及人员,即使有相关的机构也是迫于形势而为之,形同虚设。监管机制的疲软,导致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频发,不利于经济活动的健康有序开展。三是,很多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对财务基本知识不甚了解,不清楚财会制度与法律标准,疏于管理和监督,缺少内部控制对会计工作的监督与控制,甚至部分负责人无视法律法规的规定,指使、授意财务人员进行不真信息的发布,利用虚假的账面信息逃避责任、获取短期收益。四是,企事业单位没有将会计信息披露及失真引入考核奖惩机制。当前,很多企事业单位对于会计工作的考核纳入企业整体收益范围内,收益多则会计人员的绩效就高,这种企业效益式的绩效标准对于其他部门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基于财会人员则有失合理性,此种绩效方式很容易导致财务部门报假账以获取高绩效奖励[3]。而且,对于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否不作评价和奖惩,降低了财会人员对于会计信息披露的积极性。

4.企事业单位诚信机制的缺失

当前,部分企事业单位在诚信方面是严重缺失的,导致社会"造假"现象频发,造成很多会计人员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误将早已失真的经营活动信息数据,视为真实可靠的信息源加以应用,并按正常的会计核算方法给予整理和披露,只是这些失真的数据信息成为一种被异化了的会计信息流行开来,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当然,会计人员本身也存在着对会计信息的主动异化行为。这主要受社会诚信机制缺失及专业化分工所影响,当整个社会"造假"占统治地位时,许多会计人员受着精神和肉体的双重璀璨而异化会计劳动、异化会计信息。社会关系的异化造就了会计失真的又一土壤。

三、基于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对策思考

1.健全完善相关会计法律、法规

健全和完善会计法制体系,从法律层面加大对会计失真现象的规制力度。结合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及企事业单位的发展的特点与现状,引入国际会计惯例,创新会计标准体系,保证法律的实效性与权威性。拓宽并细化会计标准体系,保证会计法律、法规的普遍适用性,建立法律标准前置机制,设置具有相对超前的标准体系,提高法律标准的引导能力和控制力度,减少法律漏洞,保证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另一方面,加大惩罚力度,增加对故意会计信息失真行为的惩罚条款,建立引咎责任机制,对财会人员追究法律责任的同时,单位负责人也应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2.打造高素质专业性会计团队,引入会计信息披露机制

高素质专业性的会计团队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各管性的重要基石,企事业单位应不断引入高素质专业人才,运用先进的科学的技术手段进行会计信息的整合与计量,同时,加强对老员工的技术与专业培训,提高会计信息计量与披露的能力,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而且,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引入会计信息披露机制,保证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3.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一是,对于政府而言,进一步加强对我国审计体系的完善,建立审计监督网络及完善的法律制度,对企事业单位进行有效的监管,强化监管力度,与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监管联动效应,提高审计能力和实效性。二是,企事业单位引入审计管理机制,建立专门的审计部门,真正发挥企业"防火墙"作用,在审计监督的基础上,及时发现企业经营漏洞,提出解决方案,保证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性,促进经营活动的健康有序运行。三是,转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会计披露的思想意识,加强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的监管力度。四是,将会计信息披露纳入绩效考核機制,提高财会人员对于会计信息披露的积极性。

4.引入诚信机制,规范财务行为

在会计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引入诚信机制,从思想意识形态上规避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企事业单位加强对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倡诚信精神,同过奖惩、教育、培训及行为效益将诚信精神内化为员工自身的行为意识,全面提升员工的综合修养,鼓励员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勇于披露不良信息,规范财务行为,保证企事业单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

会计信息的失真,给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政府应加大会计体系整改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管制,规范经济行为。企事业单位应转变思想观念,引入诚信机制,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促进经营活动的长效运转。

参考文献:

[1]陈忠福.会计信息失真浅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22:148-149.

[2]李云东.分析供求关系视角下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4,21:223.

[3]刘明月.会计监督在公司治理中的应用及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

29:93.

[4]崔连燚.浅析虚假会计信息的成因及解决办法[J].经营管理者,2014,

29:53.

[5]刘虹.谈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解决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4,

30:38.

作者简介:王萍(1963.5- ),本科,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国际贸易

猜你喜欢

失真会计信息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数据时代下国企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思考
数据时代下国企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思考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其解决对策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