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创新驱动经济的理论思考
2015-05-20胡学勤
胡学勤
新常态下创新驱动经济的理论思考
胡学勤
新常态与创新驱动是我国经济领域使用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读。文章认为,经济新常态是指我国所出现或存在的与以往有所不同的经济态势;其主要内容是速度减、结构变与动力转。关于我国经济为什么要实行创新驱动,文章运用发展阶段转换、二次现代化、“资源诅咒”假说与微笑曲线四种理论进行了解读。
经济新常态 创新驱动 理论解释
一、经济新常态
自从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以来,理论界对此有不同的解读,笔者在研读相关理论和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如下见解。
1.新常态的含义
新常态按照词意是:“新”是旧的对称,意味着与以往不同;“常”表示时间,意味着在一定时期内存在;“态”指状态和形势。新常态意指在一定时期内所出现或存在的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态势。经济新常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出现或存在的与以往有所不同的经济态势。
2.新常态的词语属性
个别学者和一些实际工作者把经济新常态误解为褒义词,认为它是好的经济形势。笔者认为新常态是一个中性词,它既不是褒义词,也不是贬义词,它既可以是机遇,也可能是挑战,既可能是好的经济形势,也可能是出现了经济问题。例如当代一些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的经济态势就出现了好的经济形势与存在严重经济问题的交织过程。(见下页表1)
3.我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内容
自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常态以来,理论界对此有不同的解读,主要有增长速度下降说、效益提高说、经济态势说、深化改革说、经济结构调整说、创新说等。本文认为,我国经济新常态是指我国的经济出现了不同于以往高速增长的态势,我国经济进入了减速、结构变化和经济转型期。我国经济新常态主要内容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
(1)速度减。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会由原来的高速增长变为中高速增长,甚至是中速增长。2012年至2014年,GDP年增速连续3年低于8%,而且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也很难再出现像过去的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这是由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出现了“双拐”(人口红利转向人口负债;劳动力供给由过剩转向短缺),企业用工成本上升;长期的高投资实现的高增长由于投资绩效下降会使增速下降;消费需求占比较低;国际环境会使出口相对不足等原因所致。
(2)结构变。过去我们过于注重追求经济增量,积累的经济结构问题较多:需要提升服务业的比重、扩大消费需求、缩小收入差距、改善区域结构不平衡、减小资源消耗和保护环境等,需要转变经济结构。
(3)动力转。由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过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驱动,一方面投资由于多种原因其投资的绩效不佳或高数量、低效益;另一方面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不足,以市场换技术的老路缺乏国际竞争力,所以经济发展需要转型,由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二、经济创新驱动的理论
经济创新自中共十八大提出后,理论界结合我国经济增长的实际作了不同的解释,但是较为全面的理论解读还较为鲜见,我国为什么要由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我们认为,在农业社会是靠要素驱动,工业社会是靠投资驱动,当今社会要靠创新驱动。其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四种理论。
1.波特的经济发展阶段转换理论
表1 20世纪30年代后一些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态势
根据Michael.E.Porter(1990)的经济发展阶段转换理论,经济发展主要可以划分为生产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财富驱动阶段四个阶段。笔者结合经济发展的历史,绘制经济阶段转换图。 (见图1)
图1 波特发展阶段转换理论
从经济史实来看,农业社会经历近万年的发展,创造的财富远远不及工业社会三百年创造的财富多;由创新驱动的知识经济十几年所创造的财富比工业社会三百年还要多。波特的发展阶段理论说明,不断的经济发展阶段转换是人类社会永持发展的需要,在当今要素驱动与投资驱动呈现出低效性,无法满足当代人类社会的继续发展的需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要实现经济高效长期地发展,必须由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2.二次现代化理论
现代化是指从农业社会→工业化社会和从工业化社会→知识化经济转变的历史过程。国内外一些学者把现代化分为一次现代化和二次现代化。(见图2)
由图2可见,一次现代化在经济领域包括工业化、专业化、规模化、城市化、福利化、资源流动化等;二次现代化的经济层面的新现代化包括知识化、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虚拟化等。当前,我国第一次现代化尚未完成,又面临着第二次现代化的挑战,我们要由经济大国建成经济强国还必须进行第二次现代化建设。在加速实现第一次现代化,积极推进二次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加快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图2 二次现代化
3.“资源诅咒”假说
1993年奥蒂(Auty)提出了著名的“资源诅咒”假说,随后萨克斯和华纳 (Sachs and Warner)分别于1995、1997、2001年发表了多篇文章,选取 1970-1989年发展中国家为样本对“资源诅咒”假说进行实证检验。他们提出并验证的“资源诅咒”假说研究的结论是:①当今社会,自然资源已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②相反过度依赖自然资源还会成为经济发展的诅咒;③一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而一些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或地区经济却相对发达。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资源诅咒”现象已经从当初的国家之间发展速度的对比到国内地区经济发展比较的研究。许多研究表明,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对于地区经济发展呈现负作用,资源优势反而对其他多元化发展优势起到了挤出效应。在国外和境外,作为资源相对稀缺体的欧洲和亚洲的日本、四小龙(中国的台湾、香港,韩国,新加坡)的经济发展迅速成为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而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非洲、拉丁美洲却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我国,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相对发达,而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的中西部地区则经济相对落后。(见图3)
图3 “资源诅咒”理论
图4 “微笑曲线”
由图3的“资源诅咒”可知,过度依赖于自然资源的投入,忽略知识科技发展经济就必然落后。而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能够弥补一国经济资源贫乏先天弱势,使其经济发展呈现高效快速发展。“资源诅咒”还告诉我们,我国再也不能依赖大量投资对自然资源掠夺式地开发利用来实现经济增长了,而要建成经济强国,必须通过不断创新驱动经济发展。
4.微笑曲线理论
1992年宏碁集团创始人施振荣提出了著名的“微 笑 曲 线 ”(Smiling Curve)理论。(见图4)
微笑曲线表明:①高附加值在两端的研发和品牌及服务,而研发和品牌及服务主要依靠创新,所以要实现经济高效发展,必须进行创新;②低附加值在中间部分是加工制造部分(生产环节),这说明了依靠资本投资驱动的低效性;③由于资本投资的低效和创新驱动的高效,要实现经济的高效发展,必须由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创新能力的提升,由“世界工厂”转变为“世界办公室”;把世界制造中心转向世界研发中心。
上述的波特发展阶段转换理论所说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阶段是对国家或是地区经济发展过去式,在今后要想实现经济发展的高效性,必须由要素和投资驱动经济转向创新驱动经济。二次现代化理论说明在我国继续进行一次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动二次现代化进程中,创新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资源诅咒”理论则说明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发展经济低效, “微笑曲线”理论则说明投资驱动的低效性,要提升经济增长的效益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实现。除此之外,还有,以罗默(Romer.P)、卢卡斯(Lucas.R)等人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所有这些理论表明:创新是当今经济增长最重要的第一动力。
[责任编辑:吴 群]
F120
A
1009-2382(2015)11-0010-03
胡学勤, 扬州大学商学院教授 (扬州2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