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投资者关系管理调查报告
2015-05-20
2014年5月,润言发布2013年度《中国a股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调查报告》。该报告基于600余份调查问卷,较为平均地覆盖了各市值范围、各板块和各行业,占所有a股上市公司比例约为24%,从投资者关系认知、投资者关系实践、媒体关系实践等几个方面对上市公司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与上一年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全面深入地呈现了中国a股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工作的现状和变化趋势。
投资者关系管理作为上市公司战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实现合理估值,降低融资成本,培养长期投资者,提升品牌形象,进而创造公司价值等方面至关重要。
投资者关系认知深化信息披露成IR工作的重点
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a股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认知得以深化。就iR(investor Relations,投资者关系)部门的职能来看,除了信息披露、与监管部门沟通、与投资者沟通等基本职能外,85%的受访上市公司iR部门承担与财经媒体沟通的职能;约40%的iR部门也负责与非财经媒体沟通,他们大多不拥有终端消费品牌;75%的iR部门负责公司官方网站上投资者关系栏目的建设工作;只有不到20%的iR部门会负责提供公司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的投资者关系内容,这也与受访上市公司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的较低的开通率有关。
2013年,44%的受访上市公司表示他们iR工作主要着眼于市值管理等长期战略性目标,39%的受访上市公司制定了长期导向的iR规划,比2012年的33%提高了6个百分点。事实上,在2013年监管层的大力推进以及市值管理概念的不断深入,使得上市公司对iR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出现了整体性的上升。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也有27%的受访上市公司表示,当前的iR工作主要是为了完成部门日常事务安排。上市公司iR工作目的的两极化倾向初步显现。
在被问及最重视的三项iR工作时,入选比例最高的分别是信息披露、机构投资者沟通和监管层沟通,分别占比85%、61%和51%。而中小投资者沟通的入选比例为31%,显示受访上市公司对机构投资者和中小投资者的重视程度仍有差别。当然,更高的重视程度也带来了更多的精力分配和更高的工作满意度。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受访上市公司对iR工作的自我评价分数为3.83分,比2012年3.61分有所提高;在分项评价上,自我评价最高的为信息披露工作,4.02分。
而在此次调查中,超过一半的受访上市公司认为自己被低估。56%的受访上市公司认为公司股价被低估,其中,认为股价比实际价值低估超过20%的受访上市公司比例达到25%,其中有大量蓝筹公司。而39%的受访上市公司则认为目前估值合理,只有5%的受访上市公司认为自己被高估。
投资者实际偏好明显精细化 ,IR工作待落实
投资者沟通网络平台成为受访上市公司与投资者沟通的重要渠道。调查数据显示,随着包括上交所e互动和深交所互动易两大投资者沟通网络平台的不断完善,这类平台已成为57%的受访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继电话和邮件之后最重要的沟通方式。a股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关系工作互联网化趋势明显。
投资者对于不同类别上市公司关注度分化明显。在调查中,2013年大热的创业板企业、生物医药、文化传媒等热点行业的受访上市公司获得的关注和沟通机会都更多。形成对比的是,31%的受访上市公司表示,他们在2013年从未与行业知名分析师沟通过,超过一半的受访上市公司2013年也没有参加过任何券商策略会。总体而言,受访上市公司与买卖方沟通花费的时间基本持平,从参加策略会和与行业知名分析师沟通的情况看,创业板企业、生物医药等热门行业的公司获得的关注度和沟通机会远高于其他公司。投资偏好不仅体现于实际关注度,在长期价值投资实践中,境内外同样“内外有别”。调查数据显示,与2012年类似,境内投资者更注重受访上市公司短期盈利状况及是否具备短期炒作的概念等,他们对盈利预测、财务指标变化原因、重要资本运作计划、市场热点概念是否与公司相关、短期波动性机会等关注程度最高。与之相比,境外投资者更关注非财务信息,对公司治理结构、管理层素质、公司风险因素和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等较为重视。这两类投资者关注程度较为相近的是公司战略和核心竞争力。这一区别显示,境内外投资者的成熟程度和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实践仍存在较大差异。
上市公司在投资者管理系统化、精细化水平仍然较低,工作任重道远。例如,82%的受访上市公司表示关注股东变化,但又有33%的受访上市公司表示,他们有机构投资者,不过从未统计过其平均持股时间。30%的受访上市公司表示,对寻找新的潜在投资者不感兴趣。有超过40%的受访上市公司表示,2013年他们从未进行过面向投资者的调研。超过6成受访上市公司没有年度投资者开放日。此外,交叉分析显示,中小板和创业板受访上市公司对投资者和分析师进行数据化管理的比例不足5成。事实上,对投资者进出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投资者数据库、对投资者进行定期调研等是iR工作的较为基础的部分。调查数据显示,仍有大量公司在基础工作上有所欠缺,当然也就更谈不上更深入和更具个性化的工作。
信息披露合规压力较大、兼顾其他工作精力不够和对外部信息和同行做法了解较少是当前iR工作中三大困难。“信息披露合规压力较大”和“兼顾其他工作精力不够”分别得到了54%和49%的受访上市公司认同,而44%的受访上市公司认为他们对外部信息以及国内国际iR工作的先进做法和优秀实践了解较少。75%的受访上市公司希望能获得市值管理、媒体关系管理等方面的外部专业培训。针对自愿性信息披露,受访上市公司大多处于观望状态。超过7成受访上市公司表示,对自愿性信息披露仍处于思考和观望阶段。“不知道可以披露什么”、“该如何披露”、“担心过度披露”是关于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三大疑虑。同时,受访上市公司对信息披露相关的监管规定的理解仍存模糊地带,三分之一的受访上市公司希望交易所能加大培训力度。
媒体关系停留应急层 ,危机应对基本技能仍欠缺
媒体关系管理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媒体关系管理继续停留在应急层次。从最高管理层在媒体沟通中参与度、日常新闻发布情况、危机应对制度或预案的制定比例等数据看,受访上市公司尤其是中小市值公司对媒体关系管理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从媒体关系管理工作的体系化和长期化来看,受访上市公司的媒体关系管理工作仍停留在应急层次。2012年,35%的受访公司制定了年度媒体沟通计划和宣传策略,2013年的数据基本持平。此外,对媒体关系进行数据化管理的比例也不足50%,显示a股上市公司的媒体关系和新闻发布管理仍以应急型、临时性、随机性处理为主。32%的受访上市公司在2013年经历了媒体危机,但超过一半的受访上市公司认为自身危机处理的能力仅为“一般”。
受访上市公司高度关注危机应对,但效果显然不佳。2013年,受访上市公司认为自己经历过媒体危机的比例达32%。而超过一半的受访上市公司认为自己的危机应对能力只是“一般”。有68%的受访上市公司建立了危机应对制度或制定了应对预案,比2012年的65%略有提高。但两者皆有的仅为42%。2013年受访上市公司认为自己最为欠缺的是:及时的监控和预警、沟通渠道与资源、科学的危机应对方法和流程。对危机应对方法和流程的选择比例在上升,可见在过去一年中,受访上市公司在舆情监控等较为基础的危机管理工作方面有所提高,但在危机应对方法上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此外,受访上市公司社会化媒体的使用水平较低,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和最关注的媒体仍主要是财经网站和财经平面媒体。法定信息披露媒体因其权威性而备受受访上市公司关注,连同该类媒体举办的评奖活动也更为受访上市公司所看重。而在非法定信息披露类的财经平面媒体中,受访上市公司提及频率最高的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每日经济新闻》、《理财周报》和《财经》杂志等。另一方面,尽管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已成为26%的受访上市公司的主要信息来源之一,但受访上市公司对社会化媒体的使用仍处于较低水平。仅有20%左右的受访上市公司开通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而能定期在这些社会化媒体上发布iR内容的上市公司比例更低。
基于对2013年度中国a股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梳理,可以发现a股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工作获得一定进步,工作的长期战略性质为更多公司接受;信息披露、机构投资者沟通等成为iR工作的重点;投资者沟通网络平台已成为受访上市公司与投资者沟通的重要渠道。但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工作依然有其成长空间:不同类别上市公司所获投资者关注“冷热不均”;在长期价值投资实践上“内外有别”差异明显;上市公司iR工作的系统化和精细化仍任重道远;受访上市公司对自愿性信息披露大多处于观望状态;当前iR工作中存在三大困难;社会化媒体的使用水平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