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背景资料?提高教学效率
2015-05-19吕向春
吕向春
【摘要】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究不同背景资料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时机和方法:课前介入资料,创设情境,制造悬念,引发阅读期待;课中穿插资料,帮助解决难点,揭示文章深刻内涵;课后呈现资料,深化主题,留给学生继续深入探索的空间。
【关键词】阅读教学;背景资料;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因为课内文本离学生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或者因为时代间隔,又或者因为对文化背景了解不深,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产生许多障碍,对文本感悟不深,情感体验不强,甚至导致文本价值曲解。这种情况下,背景资料便成了打开文本解读这扇大门的钥匙。然而有些教师在授课时会在前几分钟内把背景资料呈现给学生,学生还没有正式接触课文,只是有一个模糊的印象时,教师就开始了自以为已经全部了解的基础上讲课了。其实,这种呈现方式应该改进,我们要根据文本的不同,学生学习兴趣的不同,可利用的资源不同等情况,做出不同的呈现时段与方式。
什么是背景资料?对文本来说背景资料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文本的关系极为密切。它包括教材提供的课前导语、课下注释和课外补充的作者介绍、写作背景、作品评价等内容。为解读文本、感知人物、把握中心、理解主题等方面提供辅助的重要材料。它既包括教材中已有的课前提示、课后补白、页下注释及读本材料,又包括需要从课外扩充引征的材料,如作者介绍、写作目的、创作背景、作品评价等。孟子说:“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就是说,阅读诗文应该了解诗文的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即“知人论世”。阅读教学三大观念之一:阅读是读者自愿自主地与文本对话,它活动的核心是理解。若要准确理解尤其是那些时隔相对久远的文学作品,了解作者、写作动机和时代背景等资料,将有助于学生对作品有更深刻的了解,对作品中的主题了解更透彻。
然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仅在导入课文时作一番简单的介绍,让学生机械被动地记录课文作者的生平事迹、写作的时代背景等;而这些资料,也只是从教学参考中原封不动,照搬而来。也有老师在预习课文时要求收集课文的相关背景资料,但面对浩如烟海的材料,学生往往如坠云里,不知如何下手。于是或一股脑儿全部下载,洋洋洒洒数十页,或只从课文页下注释中抄录作者原名、籍贯、时代、代表作等简单信息,对理解作者而言则是干瘪单调无甚用处。
文本,是作者在特定生活情境中文思和情结的结晶,贯穿着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倾向。解读文本,自然也就离不开与之密切相关的背景资料。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须有意识地将相关的背景资料加以呈现、运用,使学生能正确地解读文本,深刻地理解文本。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在不同的教学时段选用不同类型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为全面深刻地解读文本、提高教学效率,并教给学生旁征博引、以点带面的阅读方法,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
一、课前准备:润物细无声
“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这就是说,在预习环节,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需要,及时呈现背景资料,唤醒他们的“阅读期待”,营造一种快乐求知、自由探究的情境。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发现,能起到这一作用的背景资料主要有以下三类: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故事,课文作者或文中主人公的趣闻轶事,创作的时代背景等。
七年级课文《陈太丘与友期》和《咏雪》授课时,课前,先和学生们回顾了“杨氏之子”、“王戎识李”、“七步成诗”这三则他们早已耳闻的故事,使他们对陌生的课文产生亲切感,同时也让他们产生初步的认知:课文讲述的是历史名人的少年故事,课程目的是让我们欣赏他们的智慧风采。此时,再开始课文教学,学生们就不再惧怕文言文,反而兴致勃勃地探究千年前的小名人智在何处,课堂气氛自然融洽。
又如执教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上课伊始就利用幻灯片展示了这么两则人物介绍:“他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我家。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间万千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的。”人物介绍的出示一下子就让学生对这样一位笑对人间坎坷的达人产生敬佩之情,并渴望了解他的更多相关信息。此时,再导出作者并进入课文朗读,也就顺理成章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变浓厚,探究文章自然会更深入更全面。
再看余映潮老师的本课教学实录,发现大师做得更为高妙。余老师先让学生齐读课文,接着就在大屏幕上依次呈现四则背景材料,分别是苏轼文学史上的地位、人生遭遇、写作背景以及课文的艺术成就;学生每读一则,老师就作精妙点评。这四则材料,不仅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苏轼的人生轨迹,而且统摄全文,为学生把握文章主题、透视苏轼微妙而复杂的心境,铺好路,搭好桥;也为后面学生深入理解“闲人”的含义,起到了铺垫作用。特别是从中提炼的“神品”二字,既创设了让学生兴趣盎然的学习气氛,还自然地成为整堂课的教学主线和主打问题。
由此可见,课前精心选择适用的相关背景资料,巧妙呈现,不仅可以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够立足全局未雨绸缪,为整堂课的学习活动奠定情感基调和讨论基础。
二、课中穿插: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过程中会暴露学生产生的各种疑问、困难和错误,也会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活动行进的时候,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善于发现并帮助学生分析产生困惑、错误的原因,并及时提供帮助解决难点或深化文本内涵的背景资料。“以四两巧拨千斤”,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凭借这些“帮手”,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阅读快感。
《爱莲说》中,理解正衬和反衬的运用是一个难点。为了让学生理解为什么用菊是正衬,用牡丹是反衬,就必须让他们了解“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甚爱牡丹”的背景资料。常规教学,上课开始,老师就会把背景资料一股脑儿“倒”给学生。这样做看似疏通了疑惑,其实当学生的阅读思维遇到阻碍真正需要帮助时,这些知识早已被遗忘。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在杜甫的《登高》教学中杜睿臻老师结合背景巧析诗意与诗情,不得不让人叹服,“让我们梦回……”、“如果我们联系杜甫……”等用语的使用,既为背景的出示架桥设坡,又为学生深入理解铺路,学生对杜甫的“悲”自然理解深刻。巧用背景资料,真可谓“事半功倍”。
背景资料的适时介入,不仅可以在学生遭遇困惑、出现错误时排忧解难,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在文本看似无疑处峰回路转,“平地起波澜”,将学生的思维推向一个更新更深的境界。比如《香菱学诗》的教学,整堂课扣住香菱怎样学诗和为什么学诗两个重点。在分析第二个重点时,学生们找到了“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顽罢了。”此时教师穿插投影香菱的“薄命”史,通过简单而清晰的语言展示了香菱的身世,再设计填词题:“探春笑道:‘明儿我补个柬来,请你入社。这时香菱想:( ),于是香菱( )笑道:‘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顽罢了。”结合上下文及背景资料,学生准确地揣摩了香菱此时的内心活动,懂得香菱学诗的原因其实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此后当教师引入“《红楼梦》是封建社会女性的悲歌”这一主题时,学生就能够很好地理解认同。这一背景资料的介入既在最平常的语句中品出了新意,也加深了学生对人物和主题的把握。
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可选择其中某一类穿插使用,也可从各角度多方面选择多种材料助读。但使用时应该特别注意,对于语文课来说,阅读活动的核心是理解,文本的解读、文字的涵咏品味归根结底是最重要的。背景资料,起的只是辅助作用,不能够痴迷于材料的琳琅满目,以致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三、课尾补充:此时无声胜有声
短短的四十分钟,教师如何有效利用值得深思。教学时间内,教师通过精心的教学预设和灵活的课堂生成所创设的教学氛围往往在即将下课时达到高潮。此时,学生对文本的语言和主题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和感悟,情感饱满,情绪高涨,一节课的结束不应该成为学习和感悟的终点。教师可以继续呈现相关的背景资料,进一步深化文本的主题,使学生的情感体验留有“袅袅余音”,为他们的学习和探究拓开一个崭新的领域,产生新一轮的阅读期待。
再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一起学习讨论解读文本,了解了苏轼夜游欣赏月夜美景所蕴含的微妙情感,感慨于他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教学并不就此止步,而是又呈现出一则资料:2000年,法国《世界报》评论苏轼:“居庙堂之高,心忧黎民,勤于政务;处江湖之远,尽职尽责,为善一方。在朝期间,他直言敢谏,不惧权贵;被贬期间,他抗洪灭蝗,赈贫救灾,颇多政绩。他俯仰无愧于天地,心无名利杂念,遂有闲心领略江山风月,写下无数传世杰作。”默默品味,学生的心中一个“俯仰无愧、淡泊高洁”的东坡先生站了起来。接着,再引入三句话:“胸中廓然无一物。”(苏轼)“美,是到处都有的。”(罗丹)“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苏轼)引导学生根据意思找出对应的文句,并试着背诵。轻轻诵读,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形象,渐渐交融在一起,课已尽,情未已,余韵悠悠。
杭派名师赵群筠老师执教《背影》,细细品读赏析了父亲的两次背影特写,明确了文章的主题:两个父亲之间爱的对话(对父亲是爱的表达和期待,对儿子是爱的理解和延续)。教学即将走向尾声之际,赵老师引入了两则材料:《朱自清与〈背影〉》,黄磊演唱的同名歌曲《背影》。缓缓展示的文字,轻轻流动的音乐,将所有的师生都带入了那个属于爱和美的境界。最后,屏幕上呈现一句结语:“我们每个人都有背影。我们该在自己的人生路上,留下一个怎样的背影?今天这堂课,就到这里吧……”一个省略号,一串小圆点,给学生们留下的是久久的思索,此时无声胜有声。笔者在前辈们的基础上有了自己的改进:在执教本课时,结尾的处理又是另一种方式。借助网络手段,下载了《感恩父母》的视频,动漫版的画面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当与学生成长过程类似的图片一幅又一幅地呈现时,许多学生不禁发出感叹,自己小时候也是如此成长。当父母逐渐老去的画面展现时,许多学生当堂唏嘘不已。是呀,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可是当自己最亲爱的人老去时,难免会痛心不已。课后,同学们都纷纷表示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不想让自己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后悔。视频虽然只有七分钟的时间,但是有《背影》这样的浓郁亲情在先,又有视频在后,此时笔者在黑板上再板书“感恩父母,善待父母”,更能引爆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有内心的触动。文本的情感目标也就实现了。
无论是作品相关的延伸和拓展材料,又或者是执教者自己创作或引用的短诗、隽永小语、视频资料等,在课文结束之时会再给学生一次情感的冲击,并让这种感受促使他课后依然有兴趣有欲望去思考课堂上留下的问题,去探究课堂上尚未涉及的领域。
背景资料,很不起眼,也常常被忽略,又或者当成了一种习惯做无意义的呈现;但是,只要教师能够深入研读文本,巧妙选用相关资料,精心设计呈现的时机和方法,必能于山重水复之中豁然开朗,让我们的课堂时时有“柳暗花明”的快乐体验。“汝欲学语文,功夫在课外。”
参考文献
[1]杜睿臻.生命大时空里的悲壮呼吼[J].语文教学通
讯,2013(04).
[2]王荣生.阅读的观念与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J].初中语文教与学,2012(07).
[3]姚敏.浅谈背景资料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学语
文,2011(04).
(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