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作业设计原则和创新形式新探
2015-05-19谢国旗
谢国旗
【摘要】教师精心设计作业练习,对教者而言是教学艺术的大提升,对学者而言则是知识获得、能力锻炼、个性培养、品质形成的捷径。本文对小学《品德与社会》作业设计原则和创新形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小学教学;《品德与社会》;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品德与社会》作业设计的目的与途径
(一)作业设计的根本目的: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教师设计作业时始终应关注如何让学生更广、更深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而不只是观察社会生活,要让学生完成作业后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应当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要怎样去做能有个明确的认识。如在教学《我们的母亲河》后设计作业:“保护母亲河我们能做什么?”不仅能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社会现象,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也能建立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二)作业设计的有效途径:抓准课堂目标,集中训练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每篇课文中涉及的内容都较广泛,但是课文内容又始终是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而编排的。实践中,教师、学生都易随着课文内容将学习范围扩大,导致一堂课的重点训练目标不明确或被淡化。为更好地达成课堂目标,除课堂上紧紧围绕重点目标展开教学外,课外作业的设计也须围绕重点目标来设计,以达到强化认识的目的。如在教学《祖国的宝岛台湾》一课,学生在课外搜集宝岛台湾的资料时,往往更关注台湾美丽的风光,丰富的物产和风土人情等,容易忽视“寻找台湾与祖国根脉相连”这一主题。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查找资料了解台湾,想想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台湾与祖国大陆根脉相连?”这样,学生每查阅一方面资料,都会自觉地将它与祖国联系起来,扣准了主题。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作业的设计原则
现行教材里涉及的部分课外作业,大都是“以本为本”的一些常规化练习。根据地域、学生、发展需要的不同,教师依据课程内容设计合适的作业,能更好地达成作业在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上的目标。结合新课程“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设计思路,在作业设计中要注意以下几项原则:
(一)开放性原则
包办的、封闭的作业强调的是教师的要求,极易忽视学生学习的独特需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建议教师们可根据班级学生特点布置多种作业供学生选择,也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作业。本人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城乡结合部的寄宿制小学,学生中有留守儿童、有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孩子、有走读生、有寄宿生,有的家庭条件优越,但也有的学生家里连电脑都没有,学生家庭情况可谓五花八门。在学习《我们的母亲河》一课时,我就布置了以下作业供学生选择:①上网查询有关母亲河的资料、故事,赞美母亲河的诗歌、散文、音乐、绘画等。②我们所在的社区有什么保护母亲河的具体措施?③你看到哪些对待母亲河的错误行为?④保护母亲河我能做什么?……学生可根据自己家里的实际情况,要么选择上网查询,要么走入社区调查,要么结合日常生活收集例子,最后自己得出结论。在班级展示时,各人展示自己不同的作业成果,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一种不断成功的快乐。将作业的选择权还给学生是保证学生对作业持久兴趣的重要保障之一。
说起开放性,教师还特别要关注学生作业的生成性。《品德与社会》的学科知识带有明显的不可预见性。当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根据自己观察发现的某一事或某一点而重新设计自己的作业,并通过有效途径解决这一问题,对此教师应予以支持鼓励。如在《我们的母亲河》中,学生提出“植树造林与植草皮哪种方法能更有效地治理水土流失?”只要他认为这个问题有研究价值并乐意去完成,教师就应大力保护学生积极性,至于研究能达成何种结果是次要的。
(二)探究性原则
依据小学生身心特点,行为履行式的作业是必要的。教师要为学生设计与家庭和社会生活相适应的角色,通过角色体验获得道德认识,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是《品德与社会》科作业的重要任务。但教师不能将作业停留在这一层面上。新课程倡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品德与社会》作业也必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综合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社区资源,大胆在体验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乃至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过程中架构起自己新的认识,真正获得人生成长。如在《社会呼唤诚信》一课,学生在调查社会上不诚信行为时,发现有的人因为不讲诚信却获得了大的利益。进而产生困惑,教师此时可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就自己的困惑再作更深的调查与思考,更多渠道地去查找资料,分析信息,从而认识到不讲诚信而获利终究是短期现象,要获得长期利益并在社会中立足,靠的还必须是诚信。
(三)合作性原则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品德与社会》学科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社会学科知识的生成性、建构性及内容涉及面广的特性,都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另外,受小学生学习能力的限制,许多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强化学生的合作努力。如上面提到的同学发现“不讲诚信反而获得大的利益”这个问题,接下去需要作更多的社会调查,要找到更多的正反两方面的例子,要分析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要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这就需要多个学生一起合作,分工调查,集思广益,才能更好地形成正确的认识。
三、创新小学《品德与社会》作业的形式
在新课程理念下,作业不再是学生被动地去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应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作业的形式、完成的途径、采用的手段、成果的展示等无不可体现学生创造的智慧。教师应设法激起学生的创造热情,将每次作业都当作一次充满趣味的探究活动,激励学生趣味盎然地主动练习。实践中,以下几种练习形式倍受学生喜爱:
(一)分析型作业——强化学生的社会使命感
分析式的作业是一种较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作业形式。媒体的发达促使当下学生能更多的了解社会信息,对社会问题也有了更多的思考。适时组织些分析活动,能开拓学生视野,扩充信息,增长知识,深化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分析式作业要求学生不仅仅是观察社会、发现社会,还要对观察到的内容进行分析,形成自己的看法。因此分析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将分析材料与相应的教材理论紧密结合,既让学生了解社会现象,又能深刻领会课本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深入分析社会现象的同时强化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如上文提到的学完《社会呼唤诚信》一课之后,布置作业“社会上有许多人因为不讲诚信而获得了利益,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完成这道作业,学生要走进社会调查收集不讲诚信获利的例子,也要收集讲诚信获利的例子,还要对各种情况作全面分析。对事例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探究性学习和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认识,既达成了课本目标,也综合提高了学生理论素养。
(二)评价式作业——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作业的动力
《品德与社会》课程因为不要纳入考试,学生容易对作业敷衍塞责,满足于在浅层次徘徊。实践中,我给学生制定了一份“作业完成情况评价表”,让学生每次完成作业后都作个自我评价,同时让家长参与其中。课堂反馈时,还加入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形式。通过评价,学生、家长、教师都能客观全面地关注和了解学生作业完成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及存在不足,激发学习的热情,调整学习的方向、态度。当然,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对学生作业评价表进行统计,奖励作业完成情况,从而激励更多的同学积极完成作业。
(三)展览式作业——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的丰富多彩,必然会促使学生参与更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学生在社会中观察、收集的信息也必然是丰富多彩的。但有限的课堂时间无法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收获,而学生辛辛苦苦获取的资料如未得以展示,会产生挫败感,逐渐失去探索的热情。为此,我在班上建立了一项“优秀资料推荐制度”,由小组长带领全组同学对每人收集的资料进行评价,共同推荐出有价值的资料,在教室里的学习角展览,供大家相互交流学习。这样既丰富了全体同学的信息量,也保护了同学的成就感。
(四)口述式作业——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受小学生书写能力的限制,作业中适当安排些口头作业很受学生欢迎。口述作业不仅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口语表达潜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让学生产生一种口头作业比书面作业更轻松的错觉而更乐意去完成。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多让学生动嘴是个良好的途径。重视学生说的能力,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会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同时还能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如:“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不断密切,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不诚信行为正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多的伤害。①请你选择一条诚信箴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②为建设一个诚信社会乐园你准备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是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作业题,学生可依据自身情况无拘无束地发表见解,并在倾听中丰富自己的认识,一举多得。
作业练习的设计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有效的作业是课堂的延伸,但这种延伸不是机械的重复与叠加,而是对课程的重建与提升的创造过程。“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教师精心设计作业练习,对教者而言是教学艺术的大提升,对学者而言则是知识获得、能力锻炼、个性培养、品质形成的捷径。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