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君伟:用一生履行对桑塔格的承诺
2023-10-19
姚君伟,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姚君伟教授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高访学者,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美比较文化研究分会副会长,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科研成果丰硕。《桑塔格传:人生与作品》是他独立译出的第十本桑塔格作品或传记。4月22日,这本书荣获十一届春风悦读榜的金翻译家奖。
今年是苏珊·桑塔格诞辰90周年,同时也是桑塔格第一次到访中国50周年。
作为20世纪美国文化的象征,桑塔格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她的一生与美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发展息息相关。
在很多文学研究者看来,桑塔格是一位很难用标签去界定的人,名气很大,身份很多元,以至于大众对她人生的兴趣,超过了她的作品。这位美国作家、艺术评论家,著作主要有《反对阐释》《激进意志的风格》《论摄影》等。
因为她名气大,有争议,写她的传记的人自然也多。生前就有人为其立传,去世后也出现了好几个版本的传记,但无论是传主及亲属的认可度,还是内容的涵盖度和事件的还原度,都无法与这部最新的传记相比。
这本书的英文作者本杰明·莫泽,是桑塔格之子戴维·里夫亲自选定的传记作家,他不负重托,历时七年,最终完成了这部厚达800多页的皇皇巨著。
而经过资深翻译家姚君伟的翻译,这本传记才有了中文版。这应该是桑塔格乐于见到的。
桑塔格的父母曾经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天津经商,桑塔格认为自己生命的起点就在中国这片神秘而博大的土地上,甚至在幼时还以此为资本,炫耀她异于同龄人的孕育之地。
1973年1月,桑塔格受邀访问中国,成行之前就激动地写下了《中国旅行计划》,并把“学习汉语”列为她有生之年要实现的三件事之一。
莫泽认为中国是桑塔格“这位最具世界主义情怀的美国作家第一个念念不忘的地方”,因此,把自己一生的点点滴滴和思想成果以中文的形式呈现给中国读者,应该符合桑塔格的心意。
有评论说,《桑塔格传:人生与作品》可以说是传主的个人魅力、作者和译者的才华三方交相辉映的绚丽之作。
他眼中的桑塔格
姚君伟为什么会翻译这本传记?
其实,他从2003年起就开始向国内读者译介桑塔格的作品了,可以说是桑塔格资深研究专家和翻译家。
近20年来,他共翻译了10部桑塔格的原作和相关著作。
作为桑塔格家乃至其亲友最为信赖的中文翻译专家,《桑塔格传:人生与作品》的中文翻译任务,也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姚君伟的肩上。
在翻译过程中,姚君伟与作者保持了密切联系,前前后后就200多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核校文本、反复修改,力求在中文世界呈现出这本书的最佳样貌。
“这是一部厚重的桑塔格传记,使得我们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桑塔格的生活和创作,特别是它们之间的关联,并因而更好地继承她留下的精神遗产,特别是她那勇于探索、不断重塑自我的精神。”姚君伟这样说。
“看着校对、润色时打印出来的50多万字的稿子……很难想象自己是怎么译出来,又是如何校对、润色好的”,他感叹这部传记实际上当称《桑塔格大传》。
那么,在姚君伟看来,桑塔格是什么样的人?
首先她是一位“学霸 ”。她从六七岁开始写作,16岁进入大学学习;在素以严格著称的芝加哥大学,用两年时间完成了原本四年的课程。19岁生下孩子后,先后求学于康涅狄格大学、牛津大学与哈佛大学。享受了一段时间法国文化宽松的环境后,她回到美国,成为当时纽约知识分子圈内地位最高的两大杂志之一——《评论》杂志的编辑。除文学外,在电影、绘画、舞蹈、歌剧等其他艺术门类,桑塔格都发表了精彩的艺术评论。
从文化研究的角度看,桑塔格又是一位极具批判性的作家和评论家。她在《反对阐释》一文中以革命性的姿态提出 “新感受力”的概念,倡导一种更加直接的、不加伪装地看待事物的方式,并主张在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以直接的感觉代替理论的分析。在名著《伊甸园之门——六十年代美国文化》里,作者将桑塔格视为美国“ 现有的目光最敏锐的文论家 ”之一,足以看出桑塔格在美国文化史上的影响。
让姚君伟更为钦佩的是,桑塔格是一位走出书斋的作家和学者,深具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她曾因參加美国 “反越战 ”游行被捕,也曾 11 次前往被围困的萨拉热窝,在炸弹的袭击中排练《等待戈多》,以声援这座炮火中的城市,身体力行地捍卫了文学与艺术的尊严。
愿用一生翻译她的作品
基于深厚的语言功底和学术涵养,姚君伟的第一部译作《恩主》便精准把握了桑塔格的文风特色,出版后给桑塔格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打动了其子戴维。
2004年,姚君伟在美国访学期间,受桑塔格的邀请,前往其家中做客。桑塔格表达了对他翻译工作的感谢,希望通过他的翻译,可以让更多中国读者了解她的著作和思想。
那年,她已经71岁,但仍充满风度和气场。姚君伟说,偶尔有人在街头上碰到桑塔纳,向她表示尊敬和喜爱,但没有读过她的作品时,桑塔格也会非常恼火,“作者写《桑塔格传》的初衷也是希望读者通过了解她的人生故事,哪怕是八卦,能够走向桑塔格的作品”。
当时,桑塔格表示希望他能够将更多自己的作品译介到中国,姚君伟当即答应了桑塔格。
因为这份承诺,也出于对桑塔格文风的喜爱,只要有出版社约稿,姚君伟便欣然答应,陆续翻译了桑塔格的长篇小说、评论集、日记以及桑塔格之子戴维的关于母亲的回忆录。
桑塔格在世时,姚君伟还曾通过邮件向她本人请教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一直与其子戴维保持着联系。
2009年,戴维还专程来南京探望姚君伟及家人,不为别的,特意感谢他多年来精心翻译他母亲的作品。对这些,姚君伟均视为一种嘱托,也是一种缘分。
这次,这本传记荣获春风悦读榜金翻译家奖,在获奖感言里,姚君伟这样说:“我深知翻译是一门令人遗憾的艺术,无法百分百地译出原作的原汁原味、字里行间的意蕴,让所有人满意,但因为桑塔格的信任和托付,我花了20年的时间来履行自己当初的承诺……也许,我要用一生的时间来继续履行这一承诺,但我无怨无悔。”
(选自《钱江晚报》,2023-04-25,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