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醉美诺邓,一半光阴一半歌

2015-05-18颜士州

新青年 2015年4期
关键词:白族白色

颜士州

如果说世界上有一个地方能抵御着时光的流逝,那么不妨到滇西北大山深处的诺邓走一走,它是一个古村落,位于云龙县城西北的山谷中,从唐代至今,两千多年来这个村落一直保持着原貌,有人称它为“千年白族古村”。

距离繁华一刻钟

对诺邓,我并不是冲着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的拍摄地而来,也无心流连久负盛名的古盐井。因为我喜欢一个人抚平心境吮吸着岁月糅合的味道,这里所有的街巷四通八达,石板路因山就势,纵横交错。徜徉在一块块条石堆砌的陡峭台阶上,手不经意地触摸着早已磨平的红墙土砖,数千年来的石阶曾经留下多少代盐商的足迹,见证着诺邓繁华的景象。顺着台阶,我们一路走走停停,原来每走一步都会见到我梦中意想不到的美景,每一个角落里都会邂逅一个动人的故事,这里的每一处所透出的质朴,都如人之初般的纯净而柔美。

诺邓四面环山,村子里条石铺就的石阶弯弯曲曲,石阶两旁都是白族人家。南边的村子地势很凹,住房多为砖木结构的一楼一底式楼房,一般都是“一正两耳”、 “三方一照壁”或“四合五天井”格式,造型匀称和谐,别具一格。主房楼上存放粮食、杂物,楼下住人,正中一间设有火塘及供奉祖先的家堂。沿着石阶往北山坡,那里的房屋鳞次栉比,紧紧相挨,每家每户都是相互穿插在一起的,往往前家后院的门,就是后一家大院的门,无论是楼院,还是台梯都是相连的。往南顺着当年驮盐马匹留下的小径盘旋而上,沿途民居的门窗上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不远处就是一口古老的盐井,一路上当年朝廷留下的衙门旧址,以及万寿宫、贞节牌坊等记载着诺邓历史烟云的繁华昌盛。

诺邓古村为白族居住地,男子多穿白衬衣,套黑领褂,打白包头,系拖须裤带。妇女服饰极具民族特色,多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浅蓝色上衣,外套黑丝绒领褂,右衽结纽处系银“三须”、“五须”饰物,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着蓝色宽裤,足穿绣花“百节鞋”。未婚女子扎一独辫盘于头顶,已婚妇女则挽髻。

自唐代以来,诺邓的村名一直沿用了1300多年,它曾是滇西地区重要的经济重镇,这里的居民长期依靠煮盐为生,通过茶马古道把食盐源源不断地运往滇西各个地方,是的,诺邓如今不出盐了,然而那份与世隔绝的静谧似乎在诉说着它的前世今生。

“崇白”主义的特殊感情

诺邓人崇尚白色,对白色有特殊的情感。他们把自己唱的歌叫“白曲”或“白族调”。这是崇白的表现。白族崇尚白色,还体现在民族服饰上。这里的男子身着白色对襟小褂,女子身着白色右衽上衣,头上海扎着白围巾,在白族人眼里白色代表着纯洁、质朴。

诺邓人崇尚白色,在住房上最突出地体现在明快活跃的建筑艺术形象上及协调自然的环境气氛之中。民居大都以土木结构为主,四面土墙里呈木屋架,屋面覆盖着青瓦,琉璃瓦出檐,院落毗连,错落有致,其典型布局为“一方一廓”,“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有主房、厢房、廓房、照壁、门楼等。一般是坐西朝东、坐北朝南。面向太阳、屋里屋外充满阳光。整个建筑空间显得整洁、明快、清爽、柔和。而且都有养花种菜的传统。家家都有花园,花园里有各种盆景花卉、还有水石假山、各种果木,构成一座座甜美、欢乐的农家乐园。

此外,在许多民俗方面,也体现崇白的思想意识。如:每年三月,诺邓人要到梨花园里,举办“赏梨花”会的活动。三五成群在梨花树下,野炊“泥鳅钻豆腐”。办白事兴“披麻带孝”,写白纸对联,还要坚持三年等。总之,崇尚白色是诺邓人心理的要求和审美观念的一大特征。因此,白族自称“白子”。

然而,诺邓人也有“禁白”的古民俗。即在每年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四节令,正是各地稻谷出穗扬花、低熟时期。若在这时,下起冰雹,气候骤冷,则败坏庄稼。古人以为这是玉龙雪山之神在作怪。相传玉龙雪山的神最爱白色,它高居于剑山之巅而能四处远眺。它若看到剑川各地有白色物时,神即令山与之相比。于是雪山骤然现雪,气候突冷,严重影响庄稼收成。故在此时节,必须“禁白”,一称为“压白”。由村寨首人出文告示。在立秋至秋分60天之内,任何人不许入山砍柴、砍竹木、不许穿戴白色服饰。集市上不许出售白色物品。到秋分过后、方能解除“禁白”。

其实“禁白”与“崇白”二者并不矛盾。“禁白”也是为了“崇白”。所谓“禁白”之意,实则为了祈求五谷丰收,是为维护自己的劳动成果。追求美好的生活。它同样体现诺邓人温柔朴实的心理素质,体现“崇白”的美好的心灵。

婚俗,飘荡流转的千年时光

诺邓人的婚礼要是被你碰上,那热闹非凡的场面,那妙趣横生的贺郎、哭嫁、闹房,真是令人难忘。

婚庆这一天,男方家里白天贴喜联、搭喜棚、迎喜神。天黑了,大家在天井里燃烧起篝火。人越来越多,几个拿着锣鼓的人围坐在桌子四周唱大本曲了。只见有人拿起惊堂木,“啪”地拍了一下,然后弹了一段过门,台下的人放下捋着胡须的左手,唱起了“一喜一团圆,二喜双凤圆,三喜三学士,四喜五子登科中状元”的喜歌儿,嗓音雄浑,苍劲有力,赢得了人们的阵阵喝彩声。还有人表演《芦花荡》中的黑张飞。那唱腔在锣鼓声和三弦的伴奏下,显得古朴、清雅。唱到感情激昂时,还打着手势,有时声调粗犷,把一个黑张飞唱得活灵活现。

与黑张飞对阵的周瑜,是另外一个人演唱的,他声音豪壮、低沉,显出儒家风度。他唱的高腔、脆板、平板、阴阳板相互转换,把那对敌人恨之入骨的情感淋漓地表现出来,好像当初的战场就摆在眼前。

越听越有趣,我差点忘了去贺新郎。那彩棚是白天用青柏树枝和花花绿绿的纸、布扎成的,里面地面上用青松叶铺地,周围红烛高照,中间一排八仙桌上放着酒、糖果、瓜子之类食物。大家纷纷向新郎敬酒、干杯。碰杯声、祝贺声、嬉笑声不绝于耳。

傍晚时分小伙子带着满心的喜悦去迎亲了。迎亲队伍中伴郎们、唢呐手、媒人共32人,簇拥着新郎先到堂屋里拜别先祖和父母,然后再去迎亲。女方为了表示不让自己的爱女离去,在迎亲队伍到达时,故意关着大门,迎亲主导人点燃了两串鞭炮,让唢呐手三吹三打后,并再三表示新郎的诚意,女方才开开大门。吃饭时,女方特意不上坐,用独人席来招待新郎,白族称作“小登科”。其余同去的人,八人一桌,盘盘碟碟,摆满了桌面,其中染成红色的猪肉是不可缺少的一碗美餐。

直到红日西下,又经过媒人的再三催请,此时响起了一大片哭叫声。姑娘舍不得离开娘家,父母也舍不得骨肉远离自己,于是以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随着哭声,唢呐手大展身手,鞭炮声声,锣鼓叮咚,展开哭嫁的场面。在嘈杂声音中,同来迎亲的四个姑娘,扶着新娘出来。白族的婚俗是,新娘哭得越凶,越厉害,表示她爱戴父母,人们就称她为一个好姑娘,反之,则会受到非议。

离开诺邓的瞬间,我仿佛做了一个梦,梦里有古韵天成的古村遗迹,有情意绵绵的小调,然而一切都透着诺邓人所具有的质朴与清纯。人世间的每一个美好,都是上天的恩赐,诺邓的美深沉而婉约,这一切的美好将随着我的梦留在我的记忆里……

猜你喜欢

白族白色
白族扎染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白族火把节:一天星斗下人间
白族敬酒歌
56个民族56枝花 白族
白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