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我国专用汽车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2015-05-16机械科学研究院曾海鹏

专用汽车 2015年5期
关键词:专用汽车国际化产品

机械科学研究院 曾海鹏

探讨我国专用汽车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机械科学研究院 曾海鹏

我国是世界最大汽车生产国与需求国,近年来我国专用汽车企业在产品研发、制造工艺、装备技术、品牌建设方面不断地积累、提升和发展。随着国家强力推动“走出去战略”政策,我国专用汽车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是必然趋势。本文按照影响专用汽车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三个层面,对现有企业国际化发展理论进行整理和归类,分析了各种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用这些理论对我国专用汽车企业国际化发展剖析研究,分析我国专用汽车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为我国专用汽车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一份重要研究资料。

宏观因素分析

1.国际分工深化

国际分工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建立于国内分工基础之上的国际分工不断深化,为中国专用汽车企业从事专业化生产、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了竞争平台。全球价值链理论认为,处于全球价值链上的企业进行着从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营销和售后服务、循环利用等增值活动,许多企业共同完成一种产品或在国际分工中只从事同一产品某些环节的生产,这在理论上为中国专用汽车企业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了可能性。

在上世纪80年代国际产业转移大背景下,欧美制造业大批向亚洲转移,我国推行改革开

本文按照影响我国专用汽车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三个层面,对现有企业国际化发展理论进行整理和归类,分析了各种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用这些理论对我国专用汽车企业国际化发展剖析研究,分析我国专用汽车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影响因素。放政策,推动了我国专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2004年中集车辆(集团)公司的半挂车产品大批量进入欧美市场,此后三一、中联重科、徐工等一批优质企业在产品出口、海外并购建厂等方面发展迅速。

2.政府政策

政府政策将给专用汽车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带来影响。宽松的、积极的政府政策可以促进专用汽车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反之则有可能阻碍专用汽车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哈佛商学院波特教授强调了政府的作用,他认为政府可以努力的方面主要包括:发展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市场力量降低成本、执行严格的产品、质量和环境标准、限制产业竞争者之间的直接合作、鼓励投资、放松管制、推动强有力的国内反垄断政策、反对贸易管制等。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提出,在2010年前使我国成为世界主要汽车制造国,汽车产品满足国内市场大部分需求并批量进入国际市场;2014年商务部颁布实施新修订的《境外投资管理办法》;2013年工信部放宽专用汽车行业准入政策,目前已有近百家新增企业获取准入资质。在此背景下,我国专用汽车企业在产品出口、境外并购建厂、为境外企业代工(OEM生产)、CKD境外组装等业务蓬勃开展起来。

3.国内资源

国内资源状况直接影响国内专用汽车企业国际化发展。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斯密认为,在一个自由市场竞争的社会里,任何国家都具有其他国家所不具有的绝对天然优势,根据优势进行分工生产,并开展国际贸易,可以实现人类福利最大化。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认为,不同国家和地区根据自身所拥有的比较优势原则,来选择生产什么产品和提供什么服务,最后通过双方的经济贸易交往活动,可以使参加交易的双方受益。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认为,商品的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的基础,而商品的价格差异追根溯源是由各国的生产要素差异引起的。

经过近2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公告内企业已近1 000家,分布全国各地,积聚的行业产能已远大于国内需求;在组织结构方面,已有近10家左右的大型企业集团,上百家个性化、专业化工厂,企业组织形式多样,能满足参与国外合资合作各种经济规模形式的需要;在产品结构方面,国内已沉淀5 000余种专用汽车产品,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在产品技术及来源方面,我国大部分专用汽车企业已基本构建自主研发、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研发体系;在配套体系建设方面,专用汽车上装零部件产业发展迅速,除控制性元器件、部分液压阀件等与国外发达国家尚有一定差距外,大部分专用汽车上装零部件具备自主设计和制造能力,部分配件甚至是全球主要出口商。总体而言,国内专用汽车行业资源丰富度较过去有很大提高,基本满足走出去的需要。

4.重大机遇

机遇包括重要发明、重大技术变化、投入成本的剧变、外汇汇率的重要变化、生产要素、供求状况的重大变动以及其他突发事件,如战争等。机遇的重要性在于它可能打断事物的发展过程,使原来处于领先地位企业的竞争优势失效,专用汽车企业如果能顺应局势的变化、利用新机会便可以获得竞争优势。当然,机遇对于竞争优势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同样的机遇可能给不同的企业带来不同的结果,能否利用机遇以及如何利用,还是取决于其他内外部因素。

在未来相当时期内,我国经济将进入整体协同发展新常态,京津冀协同发展、自贸区建设、一带一路等大事件,将使我国专用汽车的需求出现以下变化和机遇:工程类车辆大市场西移,部分市场前置到中亚、东南亚地区,东部地区转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车型;物流类车型在居民消费能力持续增长的环境下,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等行业快速发展,新型环保、节能、高效、轻量化、新材料、新工艺集一身的新型物流车辆将会呈现爆发式增长;城市化、新农村建设,将引导城市服务类专用汽车的多元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可以说中国的改革开放环境是国内专用汽车行业重大的发展机遇期。

产业因素分析

1.产业创新

专用汽车企业国际化发展有寻求资源、开拓市场等多重目的,而产业创新也是影响其国际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国内专用汽车行业在产业创新方面已做过多年的尝试和探索。首先,在产业集群发展策略上,如山东梁山地区形成的半挂车及相关产业集聚区,湖北随州地区的罐式车生产集聚区,这些地区及车型已做到人均生产效率、配套资源成本、生产周期等方面国内较高水平;在工艺创新方面,在新型节能、轻量化、新材料运用等因素推动下,国内工艺创新速度明显加快,部分工艺水平已达到世界先进行列;企业管理水平是制约国内专用汽车行业进步的重大障碍,近年来在专用汽车龙头企业三一重工、中联重科、中集车辆等一批优秀企业的带领下,模仿跟踪效应在不断放大,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2.市场需求

国际市场需求增长,有利于扩大产品出口,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则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服务水平,也有利于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波特认为,一个国家本国需求条件是一个行业一个产品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企业的投资、生产和营销首先考虑本国需求,国内市场是企业“市场导向”的真正含义。企业从本国需求出发建立起来的生产方式、组织结构和营销管理是否有利于进行国际竞争,是企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未来10年,我国经济增长有望维持7%左右。专用汽车行业服务于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与国民经济增长高度正相关,保证了我国专用汽车市场需求的高基数。

3.市场结构

外部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是专用汽车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巴克利和卡森在企业市场内部化理论中提出,因外部市场存在广泛的不完全竞争,引发企业市场内部化的出现。不完全的外部市场存在着种种不确定的因素,使得公司间的交易成本增大,导致利润率降低。于是,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建立海外子公司、分公司或避税地公司,建立起公司内部市场并取代部分外部市场,使资源和产品在公司内部得到合理的配置和充分的利用,并通过内部的转移价格,达到公司获取总利润的最大化。

虽然我国专用汽车产业基础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但与东南亚、中东、非洲、中亚等地区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2010前,这些地区的专用汽车(包括二手车)大量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进口。因此,东南亚、中东、非洲、中亚等地区是我国专用汽车企业巨大的市场机会。

4.边际产业

边际产业是指本国已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1978年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运用比较优势原理,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该理论认为一国应该从已经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开始对外直接投资,并依次进行,其结果对投资国与被投资国都有利。我国工程类和运输类专用汽车年产量约占国内专用汽车年总产量的60%以上,且产能过剩,处于恶性竞争状态。按国际产业转移规律,这类产品应向东南亚、中东、非洲、中亚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转移,就如过去大量制造业由欧美向亚洲、向中国转移规律一样。针对我国人口红利透支、土地成本、融资成本、管理成本等过高的情况下,这些产品转移出口的条件已基本成熟,是国内专用汽车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有利时机。

企业自身因素分析

1. 企业产品

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产品生命周期。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产品生命周期密切相关。在产品成长期,主要进行出口贸易,一般不对外进行直接投资;在产品成熟期,可在经济技术水平相近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在产品衰退期间,可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直接投资。

2.企业素质

毫无疑问,专用汽车企业的产品开发、制造工艺、企业战略、企业文化等企业素质,在国际化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它制约着企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能使企业获得降低生产成本的竞争优势。在追求规模经济的过程中,企业必须向海外市场扩张。英国国际投资经济学家邓宁认为,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主要表现在市场开拓能力强,生产费用节省,容易由国内生产国外销售向国外生产国外销售转型,绕过贸易壁垒能力强等。

我国汽车起重机、混凝土泵车、混凝土搅拌车、半挂车、自卸车等专用汽车产品已基本形成规模经济,也已形成一批较有实力的企业,如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中集等,产品和企业已具备向海外市场扩张的条件。

4.融资能力

我国专用汽车企业迫切需要扩大规模,增加投资。然而专用汽车企业始终面临着各种融资约束,严重制约了我国专用汽车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国内专用汽车企业在融资能力方面处于两极分化状况,大量民营企业在国家金融政策管控下,融资困难,但多数国有企业融资较为容易,部分民营大型企业拥有自己的融资平台,总体上说,目前国内只有部分企业融资能力较强。本届政府通过金融体制改革、自贸区的建设,释放了积极的金融政策信号,为未来国内专用汽车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国内融资和运用国际资本的路径和条件将会更加成熟和多元化。

5.国际化方式

国际化方式是指企业的产品技术、技能、管理诀窍或其他资源能够进入他国的系统安排、统筹管理。从经营管理角度看,专用汽车企业有多种方式进入国外市场,这包括出口方式: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契约方式:许可贸易、特许经营、技术转让、合同制造、交钥匙工程等;投资方式:合资经营和独资经营。专用汽车企业的优势差异使得企业在国际化发展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邓宁指出,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出口贸易只需具备前两种优势,单纯的技术转让只需具备所有权优势。因此,专用汽车企业选择不同的国际化方式,会带来投入成本、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的不同,这会影响到企业优势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影响专用汽车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已形成诸多国际化方式,如产品出口、OEM、CKD方式、收购海外企业、海外建厂等,在深化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上,上述国际化方式将会放大和扩展。已形成的上述方式是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在国际化发展中积累的宝贵财富,也将对国内下一步国际化进程提供更多的经验和借鉴。

结语

通过对影响专用汽车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宏观因素、产业因素和企业自身因素三个层面的整理、归类以及剖析分析,本文提出了我国专用汽车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专用汽车企业有多种机遇、多种方式面向国际发展,选择不同的国际化方式,会带来不同的投入成本、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

1 汪少华,周景春,浙江小企业与大市场对接及其绩效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7.

2 冯正强,陈立龙,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市场进入方式选择,国际贸易,2010.

3 史晋川,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经济科学,2012.

4 Lawrence S.Welch,Reijo K.Luostatinen.Inward-outward Connection in Internationalization[J].Journal ofInternational Marketing,2011.

猜你喜欢

专用汽车国际化产品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中国个体防护产业国际化展望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推广新能源专用汽车 任重道远
回顾美国中部卡车展上的专用汽车产品
新能源专用汽车该如何撬动市场?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专用汽车新品百花齐放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