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能力
2015-05-15杜总泽
杜总泽
探究式学习主要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一种科学研究的氛围,使学生自主的选择生活中碰见的各种与研究有关的课题,并在老师的合理指导下,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对自己所要探究的问题进行剖析。在这一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己的创新思维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学习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传统教育方式所造成的学生单向的接受知识的应试学习方法,改变教师的授教方式以及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方式。探究性学习主要是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的能力,不论是在学生动手能力还是在学习能力上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要重视对这一教学方式进行探索并付诸实践。但是对于目前社会对各种人才能力要求的提高,探究式学习还应当得到一定的加强。
一、探究式学习在化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探究式学习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帮助学生发现问题,从而确立研究专题上,主要是通过教师提出一些引起学生质疑和寻求答案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解有关脂类物质代谢的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联系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如糖尿病人为什么较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的现象,这一问题可以在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性掌握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对糖和脂类物质代谢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从而形成一个有意义的探究方向。二是很多老师都已注意到了化学的教学内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式学习能力,对此老师们根据教学内容对自编教材进行了相关的修改,化学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到生活的很多方方面面,比如铁皮的生锈“,酒香四溢”,这些现象我们只能看见表象,却很难在生活中看见“自然之手”,根据学生对此的好奇,很多老师在教学的教程中加入了课堂发现等环节,学生可以将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与教程有关的现象加以提问,然后对学生的提问进行系统的解释和分析,进一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潜能,默化潜移地让学生形成探究式的学习能力。三是通过激励措施提高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能力,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快乐,主动学习更是一种荣耀,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学习氛围。
想象的水平是依一个人所具有的表象的数量及质量为转移的。培养想象力,就必须扩大充实表象的数量,改善已有表象的质量,以扩大已有表象的储备。化学研究的对象中有大量的微观过程,若只通过教师的讲解去想象实际发生在三维空间中的运动和变化是有难度的。在传统的课堂中,由于给学生提供的感性材料受到很大的局限,有时因不能给学生直观的表象而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通过计算机课件的辅助教学可以把微观抽象的内容及某些实验利用二维或三维的图像、动画进行模拟。用图形、图象、动画、文字和声音等方式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特别是可以把从文字材料获得的概念转化成直观的形象,把难于想象的微观世界宏观化,把难以演示的实验形象化,通过直观的视觉来帮助学生理解,大大降低了难度,使学生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使教学难点顺利突破。这样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教学信息丰富,学生获得的记忆表象数量及质量均大幅提高,日积月累想象力自然得到长足发展。如展示分子结构及反应断键部位。
二、探究性教学策略分析
探究性教学策略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基于探究模式的教学策略和以探究为主要过程的学习活动,二者对立存在并相互依存。没有教师的探究性教学策略,学生难以完成探究式学习活动;而学生没有完成探究式学习活动,教师的探究式教学就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二者的区别在于教学策略完成的主体为教师,而探究式学习的主体为学生。在此,探究式教学策略本文提供以下几种参考。
1.注重兴趣的培养,在生活中完成化学现象的观察人最大的主观动力源就是兴趣,通过兴趣的培养可以让学生自发自觉自愿的探索化学科学。如果探究式学习能够完成学生对化学知识和问题的兴趣培养,那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就会对化学现象产生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应当采取合理的策略和技巧,完成学生兴趣的培养。通过对化学现象生动客观的描述方式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体系,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新鲜的课堂教学。
2.引发好奇,让学生在阅读、观察和实践中提出与化学相关的问题培养好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他们就会在生活中观察各种化学现象,在好奇心理的驱动下,就会有提问的冲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核心工作就是催化学生疑问的产生并提问。在学生的阅读化学材料中伴随着好奇心理,在资料里发现问题,让学生保持观察和实践过程的主观能动性,研究新事物。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对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要求较高。只有将实验贯穿于化学教学中,通过化学现象的展示,引导学生对条件和原因的思考。
3.组织学生互相交流、互相评价,在互动中完成探究的互通问题是仅仅探究性学习的第一步,要锻炼问题的提出和表述能力,则需要进一步的教学指导工作。在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后,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和评价。让学生在倾听、讨论中提高提出和表述问题的能力。化学教学的探究活动中,探究的问题的产生应当尽量以学生提问为主体。但这在现实教学中很难实现,并且学生发挥主动性而提出的问题不一定适合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由于提问具有的盲目和发散的主要特征,对教学课程的时间控制有着不利的影响。
三、探究式化学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方法
在化学教学中,符合实际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对问题情境进行规划设计,在引导中完成对学生问题的优化和集中,保证课题具有后续的探究作用和明确的目标及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对具有研究意义的问题筛选、完成问题的效果确认,与提问的成功有效性同样重要。通过教学环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对化学问题的探究欲,以科学观察、化学实验、历史资料和相关资料的介绍等多种教学方式完成探究式教学中的背景建设。以真实的化学问题作为研究任务,引发学生提问。通过对学生的看法和观点的分析讨论,研究深层次无法说明的现象产生和结果,从而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要充分考虑接触事物的具体性质,通过确定的事物去探究隐藏在现象背后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能够与探究的积极性联系起来。良好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生进一步思维和思考的热情和动力。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和动力,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选择知识点中的难点或重点,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在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探究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