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学园教育研究综述

2015-05-15董少青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1期

董少青

摘 要:本文通过搜集与巴学园教育相关的一系列文献,再对文献进行罗列式的分析。据此在资料中归纳出了学者们对巴学园教育的若干观点,并整理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观点,如尊重学生、倡导回归自然的教育方式、开展幸福教育和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等, 文章就是对以上几点进行的梳理和分析,并在最后提出了自己关于我国中学教育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巴学园;巴学园教育;小林宗作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在《窗边的小豆豆》里提到了一所令她改变了一生命运的巴学园,从她的描述里世人看到了一所别具魅力的新式学校。在此之后,许多学者都对巴学园的办学模式以及办学理念进行了讨论和研究,但至今没有文献综述类的文章。在此我将前人的研究成果做了分类归纳,希望能为他人研究巴学园教育的相关问题提供帮助。

一、对巴学园教育内容的解读

1.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宋芸芸和张勇都在他们的文章中提到了这点:首先是对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巴学园注重培养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养成教师乐观、积极的处世态度。正是有了这些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够培养出巴学园心理健康的学生。其次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巴学园关注并满足了孩子们对于爱和价值感的需要、对于安全感的需要和对于新的学习经验的需要。

2.引导真善美的平等观的形成那。

龙阳和王鑫在他们的文章中提到了真善美这一观点。小林先生创办的巴学园中,给了孩子们营造的一个真善美的平等的氛围。那里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肯定、宽容和鼓励。

3.重视培养孩子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

张海景和李进都说到在他的文章里认为巴学园的教育遵循了儿童的感性思维特征,而这一教育主要体现在巴学园里多姿多彩的生活和大自然中。他们用“寓教于乐的生活教育”很好地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以及对生活的关心和热爱,让他们直接从生动的大自然的造化能力吸取养分以滋养其精神生命。

二、对巴学园教学模式的解读

1.巴学园的课堂教育

巴学园的上课方式是自由的,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这里可以按照孩子们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上什么内容。课堂教学模式是迎合学生好奇心理的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孩子们,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去寻找答案。所以如正龙阳所说,巴学园采取的教育模式是没有模式,却是最适合孩子的模式。

2.巴学园的课外教育

张勇认为,“快乐是学习生活的应然”,提倡一种要让学生在课外得到快乐的教育模式。快乐是儿童的天性,巴学园将快乐的元素注入了校园生活,打造出把那些活动和校园环境都都能成为教科书的教育模式。让孩子们在快乐的玩耍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思考。

三、对巴学园教育理念的解读

1.尊重、平等与爱

高建忠在他的文章里强调,教育的意义在于教育者要尊重孩子,让他们能正视自己的不足,看到自身的希望;要平等地对待孩子,让他们彼此欣赏,互相关爱。顾阳则在他的文章中明确表示,尊重、平等、爱是巴学园里教育学理念的核心构成

2.幸福教育

林丽花指出,巴学园正是通过幸福教育,即让学生体验和感知幸福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达到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尊重人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的目的。

3.原生态的教育

李伟提出巴学园的教育是原生态的教育这一观点。他认为,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带领下,做到了对孩子们本能的尊重,对孩子们自卑的消弭,润物细无声春风化雨还有对孩子们回归自然的教育,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四、对巴学园校园管理的解读

杨国斌对巴学园的办学自主权进行了深刻思考。刘祥认为,巴学园之所以能成为巴学园,与它的管理体系分不开。首先是外部管理,巴学园有一个宽松的外部教育大环境,它有着充分的社会认可和接受。校长无需考虑外来指标,不担忧学校的等级划分,更不必应付检查考核。其次便是内部管理,由于外部环境的宽松,内部管理便只剩下了自然的单纯的教育内在规则,任由其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五、结语

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关于巴学园的研究还是比较多的,研究者们或从巴学园出发或从小林宗作校长出发,都发表了自己对于巴学园教育方面内容的见解。但是我经过对这些文献资料的整理发现如下几点缺陷。其一是这些资料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以作者自身感悟出发而写的文章,并不是规范的研究资料。这导致了文章中会出现大量《窗边的小豆豆》的原文或概述,而减少了对巴学园教育体系的深入探究和阐述。其二是现在又的文献资料很少将研究巴学园的教育模式和理念与现在的中国教育情况的联系起来,有的仅仅是联系了自己学校的实际。如此便缺少了这类文献资料的对当今中国教育针对性。最后是这方面文献缺少创新性。由于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关于巴学园教育的研究话题重复繁冗现象十分多见,一个同样的观点出现在不同文章的次数太多,研究者们并不在意观点的新旧而只是一味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写作。这就使得这方面文献资料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大大降低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针对巴学园教育的研究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一是将以前的研究成果分类综述或总体综述,总结前人成果。二是将其成果与现在我国教育现状充分联系,作出新的研究思路。三是深入探究巴学园的教育体系,希望从中获得新的见解和启示。

参考文献:

[1] 顾阳. 教育学实践:生活中的教育学[J]. 基础教育研究,2012,(21):14-16.

[2] 宋芸芸. 童年的发现者与捍卫者---浅析小林宗作的心理健康教育[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 (01):65-66.

[3] 李进.基于《窗边的小豆豆》谈教育要关注儿童的心理发展[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3,(02):176-180.

[4] 张海景. 浅论《窗边的小豆豆》与儿童成长主题[J]. 文学教育,2011,(04):23-24 .

[5] 王鑫. 尊重受教育者个性,还生命以真、善、美——读《窗边的小豆豆》[J]. 思想理论教育,2007,(02):84-89.

[6] 龙阳. “真是一个好孩子! ”——浅析小林宗作的教育方式[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01):17.

[7] 杨国斌.“窗边的小豆豆”何以步入大雅之堂[J].华人时刊(校长),2012,(10):44-45.

[8] 徐金奎.教师要珍爱孩子—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J].内蒙古教育,2010,(09):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