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系舟之人别有怀抱

2015-05-15严蓓蓓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不系韦应物扁舟

摘 要:韦应物《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一诗,读者多以末句“扁舟不系与心同”,而认为此诗有消极的态度,其实是有失公允的。而未领会这是诗人一时解忧之语,诗作背后那些一言难尽的伤心语和诗人的主要思想倾向,更需要我们透过时代背景、诗人身世及诗人预设的艺术情景将其识解出来。

关键词:唐诗;韦应物;《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扁舟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

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唐诗阆苑中,若论诗作写得自然冲淡而有至味者,必举王维和韦应物。然而有别于王维诗作“清新而淡和”的意境,韦应物的诗则是“幽冷而淡远”,一暖一冷。形成这种色调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时代和诗人的生平经历,在诗人的内心造成截然不同的投射。与主要生活在气象升平的盛唐时期的王维不同,历经安史之乱后,气运渐颓的大唐给韦应物的后半生形成了一种“幽冷”的人生基调。那“冷”背后是诗人挥之不去的伤感意绪,是“冲淡”中有“伤感”,是来自安史之乱后,见不清前路的时代乱流在诗人心中的撩拨,是那个时代在诗人心灵的投影。

关于《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一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可推至是在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秋。据傅璇琮先生《唐代诗人丛考》之《韦应物系年考证》,韦应物出任滁州刺史,是在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夏(根据《郡斋感秋寄诸弟》里提到的“首夏辞旧国,穷秋卧滁城”一句),至德宗兴元元年(公元784年)冬末罢任。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写的是秋日之景,舟行洛水到巩县入黄河的即景抒怀之作。此时诗人从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治今安徽滁州市)刺史,离开长安赴任,经洛阳,舟行洛水到巩县入黄河东下,即景赋诗写给他从前任洛阳县丞时的僚友。

诗人生于开天盛世的后期。年十五,因门荫得补三卫,成为玄宗的御前侍卫,陪侍从游宴,享受着盛世的太平富泰。然而他刚进入青年时代就经历了安史之乱,短暂的盛世欢歌旋即被安史之乱的劫难所代替。安史之乱爆发,玄宗逃往四川,韦应物的侍卫生活也随之结束。时代仿佛将诗人从一夜好梦中震醒,对韦应物而言,盛唐的辉煌还只是昨日,安史之乱和继之而来的地方叛乱、藩镇割据、外族入侵等一系列祸患却己将他投入无尽的深渊。

一、“夕阳明灭乱流中”——世积乱离的时代投影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这是秋天的傍晚,诗人顺洛水向东北航行。只见两岸青山苍莽,延绵不绝,与行舟下的流水一道,延至东北。渐渐地,东南方向的高山深谷多起来了,而船在不知不觉中驶入了更加辽阔的黄河。此时,前方一片开阔。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行舟水上,诗人纵目远望黄河景象。萧瑟的秋色笼罩着傍晚的黄河,水天交界的远方,隐约可见稀疏的树木孤寂地站在寒气中。夕阳的余晖虚弱地映照着黄河旋涡中的回流,忽亮忽暗地闪烁不定,影影绰绰。

“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这种清廓荒寂的景象,使诗人想起了几年前在伊水边看到的那个孤零零的村落,历经安史之乱,更是残破不堪、孤苦伶仃。凄怆的回忆使得羁途的孤寂之情更为深重。此时,北风凄怆,直面扑来。苍辽初霁的空中有一只孤雁向南飞去。这雁,从“一”字看,是失群的;从“下”字看,是归巢的。有了这样浓郁饱满的感情积蓄,才轻轻点出自己一如这“孤雁”。雁尚知道归巢,何况人呢?这归巢的鸟尚且有一个温暖的窠巢,而诗人远离亲友。鸟离巢愈近,人去亲愈远。面对着此情此景,诗人又怎能不兴“断肠人在天涯”之叹呢?暮色中所目睹的萧瑟的沿河景象,更增添旅人的空旷孤寂之感。

二、“扁舟不系与心同”——淡远幽冷艺术情景的预设

清吴乔在《围炉诗话》里称道:“景物无自在,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又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里说:“以我观物,则物皆著我之色彩。”此诗中的“景”,恰是诗人“情哀则景哀”的流露。诗人的这种孤寂低沉的“情哀”,是通过“苍山”“寒树”“夕阳”“孤村”“朔风”幽冷的意象来表现出“景哀”的。诗人给诗中的意象赋予了此时孤寂又暗淡忧伤的情感,让意象充满诗人的无奈之情,是“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的表现,诗中处处有“我”,多有悲愁之情。

悉心品味景物,解密诗人在诗中预设的艺术情景,是揭开诗人隐秘内心的面纱、直抵诗人心灵的前提。而词语的选择其实已表明了情景的设定。这首诗勾勒之景,皆有苍凉之感,因为“山”是“苍山”、“树”是“寒树”、“阳”是“夕阳”、“村”是“孤村”、“雁”是“孤雁”。最后在一片茫茫白水中,飘摇着一叶扁舟,这舟同样是“孤舟”。因此,连绵不绝的远山,迷蒙稀疏的寒树,夕阳西下孤雁知还的黄昏,使这一叶扁舟愈显微茫。诗人在这里借鉴了中国画的空白技法,以尽量淡化和简化的意象显示出天地的辽阔与高远,更流露出了人生的不安定与不安全感,更留江天外无限广阔的流水任不系之舟去徜徉,任读者去联想。

在中国传统诗歌中,与“不系舟”意义相关的还有“虚舟”一词,是源于《庄子·山木》里所提及的“虚舟”一词:“吾愿去君之累,除君之忧,而独与道游于大莫之国。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有一人在其上,则呼张歙之,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于是三呼邪,则必以恶声随之。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虚而今也实。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这段话本意是论人生在世如何去除忧患,以两船相触作为比喻,虚舟来触,即使心地最褊狭的人也不会发怒;船上如果有人,则恶声相向,原因在虚与实的差别,由此引申出人如何能处世无心,听任外物,自由自在地游于广漠太虚之境,那么即使被外物所触忤,也没有伤害了。《庄子·列御寇》又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意为有智慧且有技巧只能使人劳累和忧虑,而无能者无所求,饱食终日,自在遨游,就像没有被绳索系住的船一样。

后来“虚舟”和“不系舟”在后世诗文中常被广泛使用,由于这两个词语本身就具包含玄理,所以更多的诗文中这两个意象包含着多层的意蕴。在韦应物这首诗中,面对着眼前苍茫淡远的景象,诗人发出了“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的感慨。韦应物是很善用不系舟的意象的,在他的诗里多次出现这一意象。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寒山独过雁,暮雨晚来舟”(《淮上遇洛阳李主簿》),“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皆寓己身飘零之意。

三、“为报洛桥游宦侣”——不系舟之人别有怀抱的隐秘心迹

一般人多以“扁舟”一句有庄子思想的影子,即认为诗人思想情感消极。但我们解读诗歌,不能只看一两句似在表露片刻心迹的话,而应当重视对诗人创作此诗以前完整的心路历程加以仔细爬梳。上文经已对“扁舟”这个意象的营造及其所透露作者的片刻思绪作出了一番解读,一是告诫同僚们面对当下应该持有的态度,侧重强调的是心不受羁绊。白居易有一诗句可以作为韦应物此番意图的注脚:“宦途似风水,君心如虚舟。泛然而不有,进退得自由。”说的是以虚舟的态度应对宦海风波,可以进退自由,不致覆没。二是引申出自己漂泊无定的命运的慨叹,感叹人生在世如同过客,转眼即逝,如虚舟般不知所往。未尝不可以说,这是作者在面对家国气运日衰时所作出的一种积极的调适,侧重以一种禅宗之虚空自由,在表达触物时如何应对以自求保全。这和历代恪守“达则兼济”、“穷则独善”者始终还是多以兼济为主导思想一样,“扁舟不系与心同”不过是一种无可奈何之下努力作出的一种心理平衡机制罢了,其心境往往是忧思甚于恬淡的。所以说,这样的一种禅宗式的处世之道并非作者思想的全部,更不是其主要的思想倾向。

经过对韦应物的人生经历作一番梳理,则会知道,诗人内心是一直徘徊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之中。在写作此诗之前,诗人已历经了两次辞官、两居寺庙,可见诗人的生活道路是在“出仕”和“闲居”间徘徊不定,那他的心路历程也必然随着这种变化而波动起伏。他最终没有离开官场,而是用亦官亦隐的“吏隐”方式,调解着他想建功立业却无法解决百姓之苦、社会之乱的困惑,以及思乡和疾病的痛苦。在其平和淡然的笔墨之下,诗人忧时致用的思想时常扰乱其内心的平静,一如其诗《始建射侯》云:“昔曾邹鲁学,亦陪鸳鹭翔。一朝愿投笔,世难结中肠。”则其情可略见矣。在赴任滁州之前的建中二年,他被任为尚书比部员外郎。接到任命,他立即“摄衣辞田里”,那“华簪耀颓颜”(《答崔都水》)一语,于感慨之中溢露欣喜之色,便是其依旧心系仕宦的明证。那一段“投迹在田中,日出照茅屋”、“时伐南涧竹,夜还沣水东”的闲居岁月,他并非特别难以割舍的。纵使他一方面说“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但他更呼吁“相敦在勤事,海内方劳师”(《寄大梁诸友》)。只是他意识到“勤事”非易,仕途坎坷,自己并不乐观,也决不贪恋州守这一宦位。韦应物有别于旧时代许多官吏,他不诿过于人,也不漠然心安,对于民众的疾苦,他更能主动承担责任。他一再自责,“政拙愧斯人”(《答王郎中》)、“邑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应该说这才是韦应物思想的主流,他还是希望自己能在仕途能有所作为,为生民立命。所以孤立地评此诗“扁舟”句为“意极消极”者,是与诗人的生命意志相不符,实在有失公允。

中国古典诗歌的世界是微妙又幽深的,诗人总是习惯将自己的感情藏在轻纱帷幕后面,触之不能及,味之又宛在。却又总是向那些别有会心的来访者敞开门扉,有心的访客一旦进入,则会洞见一个生机盈盈、丰富立体的生命。“颂诗知人论世”的古老诗学原理是层层递进而拓展的,只有全面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遭际,并探析其心路历程及艺术情景的预设,方能接近那个真实鲜活的生命,方能真正深入地揭示古典诗歌的秘密。

参考文献:

[1][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2][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3]傅璇琮著.唐代诗人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4]俞平伯等撰写.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

作者简介:严蓓蓓(1990—),女,民族:汉,籍贯:广东,学历:硕士,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不系韦应物扁舟
雨中华山
夕次盱眙县
明朝散发弄扁舟——“渔父”形象解读
《韦应物 淮上即事》
垂钓
录唐·韦应物诗《滁州西涧》(草书)
寄李儋元锡
点绛唇 次韵晓雨《答苏友岚烟》
溪居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