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啶对术后复苏患者的呼吸系统影响
2015-05-15黄鹏健广东省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广东深圳518116
黄鹏健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广东 深圳 518116)
右美托咪啶在临床中的应用广泛,是一种高效的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体现出镇静镇痛效果明显的作用,对患者的呼吸抑制作用小,是一种有效的镇静药物[1]。为了充分了解到右美托咪啶对患者呼吸系统的影响,本文将展开深入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 年7 月~2011 年12 月收治的100 例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行同意的情况下对其使用不同的镇静药成分,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 例患者。观察组中男28 例,女22 例,年龄为30 ~65 岁,平均(45±1.2)岁;对照组中男30 例,女20 例,年龄为35 ~70 岁,平均(50±1.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镇静方法:两组患者在手术之前均静脉滴注10 ml/kg 的复方乳酸钠,并让患者保持侧卧的姿势实行2%的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麻醉后对两组患者提供不同的镇静药物。对照组:将200 的芬太尼用生理盐水稀释到20 ml,对患者采取静脉注射的方式推注2 ml,并以0.2 ml/(kg·h)的剂量维持;观察组:对观察组患者静脉注射0.5/kg 的右美托咪啶,10 min 内推注完毕,并以0.5 ml/(kg·h)的剂量维持。两组的镇静评分为3 分。
1.2.2 处置方法:选用爱尔兰TOF-Watch SX 肌松监测仪作肌力监测,观察使用不同的镇静药物后,是否对肌松药有协同作用,是否延长肌力恢复时间,如果延长,是否会对呼吸造成影响。同时监测两组患者的心率、动脉收缩/舒张压以及呼吸频率等指标。当患者出现呼吸抑制情况后要对其使用氧气面罩来辅助呼吸;心率过缓的患者应采用一定量的阿托品进行纠正。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呼吸抑制情况以及镇静效果。采取Ramasy 镇静评分标准,其中共有6 项指标:1 分:不安静;2分:能有效合作、安静;3 分:能听从指令,嗜睡;4 分:睡眠状态,可唤醒,唤醒后能听从指令;5 分:唤醒后反应迟钝;6 分:深睡,无法唤醒。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使用(%)表示,以P <0.05 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进行Ramsay 镇静评分检验,对两组患者的镇静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观察组中Ramsay 镇静评分为1分的人数2 人,占总人数的4.0%,3 分的有22 人,占总人数的44.0%,4 分的有25 人,占总人数的50.0%,5 分的有1 人,占总人数的2.0%。其镇静效果优于对照组的1 分的人数5 人,占总人数的10.0%,3 分的有21 人,占总人数的42.0%,4 分的有20 人,占总人数的40.0%,5 分的有4 人,占总人数的8.0%,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镇静效果比较[例(%)]
3 讨论
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由于在手术中会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因此对其可以适量采用镇静剂来辅助治疗[2]。但是使用镇静剂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抑制的情况,如果未能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的话,将有可能造成患者的呼吸暂停,严重威胁其生命健康质量[3]。
在患者的术后复苏期间对其镇静评分进行监测,能有效避免出现呼吸抑制的现象。右美托咪啶是临床中广泛应用的镇静药物,为了更直观了解到右美托咪啶的镇静效果,本文选取我院100 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应用右美托咪啶和芬太尼的镇静药物。在镇静效果的研究结果中,观察组中Ramsay镇静评分为1 分的人数2 例,占4.0%,3 分的有22 例,占44.0%,4 分的有25 例,占50.0%,5 分的有1 例,占2.0%;而对照组的1 分的人数5 例,占10.0%,3 分的有21 例,占42.0%,4分的有20 例,占40.0%,5 分的有4 例,占8.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右美托咪啶的镇静效果更好,并能有效避免呼吸抑制的产生。
与此同时,本文还利用肌松监测仪作肌力监测,观察使用右美托咪定后,是否对肌松药有协同作用,是否延长肌力恢复时间。结果表明,由于改变了药代学,减少了肌松药的药量,也因此减少了肌松药的残余作用。
综上所述,右美托咪啶对术后复苏患者的呼吸抑制程度较轻,避免出现并发症情况,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卓 帅,郑剑桥,刘 斌.右美托咪啶和丙泊酚对术后ICU 患者镇静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6(12):686.
[2] 潘应锋.右美托咪啶和芬太尼术中对患者呼吸系统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12,1(16):17.
[3] 王海莺.右美托咪啶对胃肠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麻醉效果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1,10(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