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研究
2015-05-15廖华英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四川自贡643000
廖华英 (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四川 自贡 643000)
近年来,脑出血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中等量脑出血临床多采用微创手术治疗,但部分患者因出血使运动中枢受损导致术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给术后康复及良好预后造成影响。我院对47 例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给予康复治疗及针对性护理干预,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 年1 月~2014 年3 月期间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4 例脑出血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行颅脑CT 检查确诊,均在我院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术后均并发偏瘫;②取得患者本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发病至送入医院时间少于90 min。排除意识模糊、精神障碍及语言沟通障碍及因其他原因不能正常配合本次调查研究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两组,研究组47 例包括男28 例,女19 例,年龄39 ~75 岁,平均(54.0±5.3)岁,平均出血量(43.2±11.9)ml;对照组47 例包括男27 例,女20 例,年龄40~75 岁,平均(53.5±6.9)岁,平均出血量(43.5±10.6)。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构成、出血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康复治疗:均于术后48 h 内开始进行康复训练,急性期主要进行保持卧床姿势的体位及关节活动,如翻身、左右侧卧等体位变换及肢体关节伸、屈及内外旋被动活动,每天训练5 ~10 次,每次15 min;恢复期可进行仰卧-坐起、床到轮椅、坐位-站立位的转移训练及桥式运动;每天训练5 ~10 次;功能锻炼期主要进行步行、上下楼梯、肢体负重及洗漱、穿衣、如厕等日常活动训练,3 ~5 次/d。医护人员教会家属在各个阶段辅助患者进行训练的正确方法,以减少因训练不当导致再次受伤。两组患者均治疗28 d 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3 个疗程。
1.2.2 护理干预:①心理干预:心理干预应深入到整个护理过程,向患者及家属做好病情及治疗措施宣教,消除焦虑、畏难等不良情绪,调动患者积极性,诱导其正确面对疾病,积极参加康复训练,争取早日回归社会。②针对性护理:听力:每天定时给患者播放其喜欢的音乐或故事,护理人员及家属应多与患者进行语言交流,刺激其听力康复;视力:弱电筒灯光照射患者双眼,每次3 ~5 min,并观察患者视力状况;发声: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单字发声训练,然后逐渐到词、句、段;吞咽、摄食:压舌板轻轻碰触软腭及舌咽后壁,至患者自觉出现吞咽动作为止,每日不定时刺激1 ~3 次,进食过程患者体位最好为坐位或躯干抬高的仰卧位,使食物易于进入胃内,预防误吸。③加强翻身、拍背、切口换药、清洁被褥等基础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
1.3 观察指标:基本痊愈:意识清楚,能够正常应付日常事务,肢体肌力评测≥Ⅲ级;显效:患者意识清晰,但肢体肌力评测<Ⅲ级以下;进步:患者意识仍有模糊,不能应付日常事务;无效:意识完全模糊或死亡[1]。使用简化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量表来对患者患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价,满分100 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肢运动功能越好[2]。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 进行数据统计,组内计量资料比较用配对t 检验,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样本t 检验,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P <0.05 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3 个疗程后进行观察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6%,对照组72.3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研究组患者FMA 评分较对照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表2 两组FMA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FMA 评分比较分)
注:组内治疗前后比较:t研究组=17.096,P <0.05;t对照组=11.175,P <0.05;同一时期两组间比较:t入院时=0.480,P >0.05;t治疗后=6.199,P <0.05
组别 例数 入院时 治疗后研究组47 21.1±5.0 54.6±11.7对照组47 21.6±5.1 40.8±9.8
3 讨论
临床实践证实,脑出血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多有神经及运动功能障碍表现,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医护措施挽救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已成为当前神经外科及康复科医护人员的重要研究课题。许和风[3]等对30 例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在术后2 周内施行早期康复训练干预8 周,患者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 指数、FMA 运动功能积分两项指标评分明显提高,本研究对47 例脑出血术后患者给予康复治疗,并与同期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47 例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康复治疗组患者术后疗效及FMA 评分明显优于给予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说明在脑出血术后给予正规的康复训练可对受损运动神经元的重塑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笔者通过总结临床工作经验发现,脑出血患者因神经损伤,易产生不良心理情绪,不能良好的配合医护人员[4],因此,本研究在康复治疗基础上再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使患者能够克服心理障碍,提高患者回归社会的欲望,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康复治疗。
综上所述,对脑出血术后患者施行康复治疗及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巩固药物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唐 云,凌 峰.110 例脑出血偏瘫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后运动功能恢复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6):139.
[2] 周海晏,叶迎芳,张争艳.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0,31(9):1108.
[3] 许和风,胡勤秀.早期康复训练在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0,3(31):129.
[4] 吴英报,李 斌.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作用及康复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2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