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治疗小儿疝气临床效果观察
2015-05-15孙春光河南省濮阳县人民医院河南濮阳457000
孙春光 (河南省濮阳县人民医院,河南 濮阳 457000)
小儿疝气在小儿外科疾病中较为常见,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小儿在剧烈运动或哭闹后腹股沟处出现可复性的肿块,该病多见于男性患儿中,且在早产儿中极易发病[1]。当前,对于小儿疝气的治疗主要是以手术为主,传统手术的创伤较大,出血量较多,不利于患儿的康复[2]。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和完善,小切口微创手术在小儿疝气治疗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观察小切口治疗小儿疝气临床效果,并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我院2013 年6 月~2014 年6 月期间收治的小儿疝气患儿中随机抽取70 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 例。对照组患儿中,男23 例,女12 例;年龄1 ~8 岁,平均(4±1.36)岁;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患儿中,男21 例,女14 例;年龄1 ~9岁,平均(5±1.09)岁;研究组实施小切口手术治疗。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有一定可比性。
1.2 诊断及排除标准:本次所选患儿均参照腹股沟斜疝相关诊断标准进行确诊,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批同意,并与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所选患儿均排除合并肝肾疾病者,排除心肺疾病者,排除合并血液病患儿。
1.3 治疗方法:给予对照组患儿传统手术治疗,取患儿平卧位,全身麻醉后在其腹股沟处行约4 cm 的切口,根据解剖的位置,剥离皮下组织,腹股沟管、腹外斜肌的筋膜,充分暴露疝囊后将其切开分剥游离,采用1 号丝线进行高位结扎,止血后复位患儿睾丸和精索,逐层缝合切口后给予患儿常规预防感染治疗。研究组则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取患儿仰卧位,全身麻醉后在其外环口相对应皮肤行约1 cm 的切口,用两把蚊式钳交替钝性分离皮下组织、精索外筋膜,提取精索并分离提睾肌找到疝囊,将其分剥游离后切开少许疝囊壁,并将疝囊壁钝性分离后横断游离到内环口位置,采用4 号丝线行高位结扎、缝扎,止血后复位精索、睾丸,缝合切口皮下组织并用皮肤粘贴纸将切口粘贴,术后对患儿无需进行抗生素治疗,并嘱其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
1.4 评定标准: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的时间、手术切口的长度、术中的出血量及住院天数等;同时记录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对两组进行为期6 个月的随访,观察两组疾病复发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的检验用χ2,P <0.05 时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各项指标情况比较:治疗后,研究组手术的时间、手术切口的长度、术中的出血量及住院天数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各项指标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手术各项指标情况比较
注:和对照组比较,①P <0.05
组别 例数 手术(m的in时)间手术切(c口m的)长度术中(的m出l)血量 住院(d天)数研究组35 14.35±2.05①1.05±0.25①2.25±1.21①3.31±0.28①对照组35 7.21±2.61 2.51±0.61 3.97±1.03 7.04±1.65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治疗后,研究组出现切口感染1 例,阴囊水肿1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71%;对照组切口感染3 例,阴囊水肿4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
2.3 两组疾病复发情况比较:对两组患儿为期6 个月随访,随访率为100%,随访期间,研究组疝复发1 例,复发率为2.86%,对照组疝复发6 例,复发率为17.1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小儿疝气在临床中较为常见,该病也称腹股沟斜疝,多因患儿腹膜鞘状突尚未闭合,致使患儿机体内腹压急剧上升,其临床表现为腹胀气、便秘、腹痛、机体抵抗力下降等,严重时还会影响到患儿的行走,甚至导致肠坏死,危及患儿生命[3]。临床上,治疗小儿疝气的方法较多,传统手术多是在患儿腹股沟处行4cm 的切口,切口较大,加之患儿生理结构还比较薄弱,对手术的耐受性弱,容易增加术后感染的几率。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比较,小切口手术具有以下优势:①切口不经腹股沟,直接在腹股沟外环口相应皮肤行1 cm 的切口,切口较小,有利于术后患儿的康复;②切口的位置相对较低,解剖部位剥离的距离缩短了,降低了术后机体损伤的几率[4]。本次研究中,实施小切口手术的研究组,其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等,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张兆琪[5]等临床研究结果基本相符。由此表明,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较为确切,不仅能够促进患儿的康复,而且还能进一步改善患儿生活及生存质量,更易被患儿家属接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1] 王建平,房小平.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效果比较[J].吉林医学,2014,35(5):1006.
[2] 杨红文.应用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临床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7):50.
[3] 袁甫军,程小玉.微型腹腔镜与传统手术在治疗小儿疝气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20):4507.
[4] 李先国,陶下煜,代敦林.探讨小切口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13,13(22):85.
[5] 张兆琪.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可行性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19):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