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智能冰袋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2015-05-15孙红霞王慧萍
孙红霞,王慧萍
冰袋外敷作为冷疗的物理方法之一,具有降温、止痛、消肿作用,由于冰袋使用简便、副反应小,是高热、创伤护理使用最为频繁的护理用具之一。目前各医院使用的化学冰袋体积大且重,无法固定,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小且配合不佳的患儿,无法达到冷敷满意的效果。冰袋形状多为长方形,规格单一,使用前必须放在冰箱内备用,而且冰冻成备用状态需要12h以上,不利于临床使用,且造成资源浪费。现设计了一种新型冷疗工具四肢智能冰袋,在形状、材质、固定、智能化管理方面均进行改进,方便临床上各种需物理降温病人的使用,提高了治疗功效,避免了冻伤病人不良事件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1 设计
1.1 材料 蓄冷材料,采用的是一种高分子蓄冷材料,为凝胶状,在0℃以下也具有柔软可塑性的特点,在常温下不会融化,可以根据具体部位的需要塑造成各种形状,且可以缓慢释放制冷效应,防止局部冻伤;隔热夹层用芒硝作为干燥剂,可以吸收局部产生的冷凝水;最外层的黏性贴膜层为具有透气性能的黏性贴膜层,生物相容性好,对人体无毒副作用。
1.2 结构 四肢智能冰袋主要部件为囊袋体,其结构为前搭部、中凸部和后撑部组成。将内袋间隔成两部分,可实现两种化学制冷剂的独立包装,外力挤压就可使用,袋内部装有冷敷料,为一种高分子蓄冷材料,呈凝胶状,在0℃以下也具有柔软可塑性的特点,在常温下不会融化,可以根据具体部位的需要塑造成各种形状,且可以缓慢释放制冷效应,防止局部冻伤;在前搭部和后撑部的端侧分别固定一弹性绳或尼龙搭扣的两端,用于固定四肢冰袋;前搭部设有定时器和报警器,可以对病人的冷敷时间精准计时和安全报警,便于护理人员或使用者实时观察与护理,以保证病人安全。见图1。
图1 四肢智能冰袋示意图
2 临床应用
2013年1月—10月收集临床高热病人84例,其中男40例,女44例,病人在意识、肢体活动度、营养状况、温度的感知度方面无明显差异。按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40例,使用传统化学冰袋并用包布包裹;干预组44例,使用新型四肢智能冰袋。采用自制的问卷,包括病人使用冰袋过程中冰袋的固定效果、病人舒适度及护士更换冰袋的及时性,每项得分1分~5分,得分越高,舒适程度越高,更换时间越短,滑脱次数较少。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舒适度、固定效果及更换及时性比较 分
4 讨论
4.1 提高降温效果 传统冰袋体积大,为单一的长方形,不能与腋窝深处的血管良好接触。而四肢智能冰袋形状为符合腋窝解剖特点的半马蹄形,可以放置于腋窝深处,更有利于与血管、皮肤紧密贴合,使发生作用的接触面达到最大化,有利于传导、对流、辐射等散热方式。
4.2 增加病人的依从性 四肢智能冰袋加装了肩带固定,首先可以防止冰袋移位导致周围皮肤冻伤及降温效果下降;其次,也可避免病人因惧怕冰袋移位而有意夹紧上肢造成的肢体与心理负荷增加;最后,传统冰袋由于体积大、形状单一等原因,只能在平卧位时使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病人的活动,导致病人的依从性下降。而智能冰袋由于加装了符合肩关节特点的固定器,提高了病人的依从性。
4.3 智能设计、科学化管理 冰袋降温使用时间同一部位不宜超过30min,因>30min,易造成局部皮肤冻伤,且局部使用冰袋>30min,局部血管痉挛,不利于退热,但护士由于工作负荷、人力资源不足,同时也缺少必要的智能提示,往往不能及时予以更换,造成降温效果不佳、皮肤冻伤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故在冰袋上安置定时传感器且与护士工作站联网,每次使用时,调好时间定时开关,机器会在第一时间内提示更换位置的时间,改变以往口头或书面提醒模式,使信息化护理落到实处,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提高护理安全。
4.4 提升病人舒适度 芒硝10g加清水100mL配制成10%芒硝溶液,可以使芒硝冰袋于第3个小时仍呈霜水状,温度为-5℃,而普通冰袋已呈水状,温度为3℃[1,2],减少反复冰冻造成护士来回更换冰袋增加的护理负荷及能源消耗,且芒硝有吸附作用,能吸收冰袋液化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及冷凝水,保持局部干燥,减少刺激,提升病人舒适度,提高病人满意度。
5 小结
四肢智能冰袋不仅从形状、材质、固定、智能化管理方面弥补了传统冰袋的缺陷,在保证降温效果、保证安全的同时也体现了临床护理的智能化管理,提升护理质量的同时更注重人文关怀。
[1] 李艳玲.芒硝冰袋用于中枢性高热物理降温的临床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8,23(17):6-7.
[2] 柏亚妹,张曦,吴兴彪.芒硝冰袋冷敷减轻创伤肿痛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9):773-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