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肺康复治疗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影响的评价
2015-05-15林贻照
林贻照
·康复医疗·
综合性肺康复治疗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影响的评价
林贻照
目的 探讨针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 观察选择综合性肺康复治疗后对肺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106例稳定期COPD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3例。对照组选择门诊取药治疗的方法;观察组选择综合性肺康复治疗的方法。对比两组COPD患者在肺功能以及血气分析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 两组稳定期COPD患者完成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 在肺功能以及血气分析两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稳定期COPD患者, 临床选择综合性肺康复治疗的方法, 能够将患者的肺功能以及患者的血气分析进行有效改善, 进而将稳定期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提高。
综合性肺康复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
当前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者例数表现为逐渐增加的趋势, 并且此种疾病的死亡率也表现为一定程度的上升。当前针对此类患者, 临床尚未研究有效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1]。为了总结对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治疗最佳疗法, 本文主要针对本院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 临床选择综合性肺康复治疗方法完成干预后, 最终患者的肺功能获得显著改善, 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106例稳定期COPD患者, 均满足COPD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3例。观察组中男33例, 女20例;年龄59~71岁, 平均年龄(61.2±4.9)岁;对照组中男36例, 女17例;年龄55~75岁, 平均年龄(63.2±5.1)岁。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治疗方法 针对患者首先要求其进行体能锻炼、进行呼吸肌锻炼、对患者实施氧疗以及对患者给予营养支持等。用药疗程为6~8周。
1.2.1.1 对患者实施上肢锻炼 要求患者做两上肢绕圈动作, 30圈/min, 1次/d, 5 min/次开始进行锻炼。之后将锻炼时间增加至20 min/次, 观察患者是否表现出气短以及肌肉疲劳的情况, 如果表现出需要禁止对患者增加负荷[2]。
1.2.1.2 对患者实施下肢锻炼 每天要求患者步行, 起初时间为10 min/d, 之后每周增加5 min的步行时间。最终为20 min/d。观察患者是否表现出气短以及肌肉疲劳的情况,如果表现出需要禁止对患者增加负荷[3]。
1.2.1.3 对患者实施呼吸肌锻炼 要求患者选择舒适体位,将全身肌肉有效放松, 一手置于腹部, 一手置于胸部, 闭嘴用鼻吸气, 此时因为吸气使得腹部手抬起, 之后要求患者将嘴唇缩起, 保持吹口哨形状, 此时口部缓慢呼气, 因为呼气使得腹部手凹下。胸部手未表现出动作。起初次数为2次,为了避免患者表现出不适感, 之后需要将次数增加, 最终为3~4次/d, 3~10 min/次。
1.2.1.4 对患者实施心理辅导以及行为辅导 COPD患者因为内心表现出焦虑抑郁状态, 从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对此针对患者在实施呼吸肌康复治疗的过程中, 需要配合实施心理护理以及实施行为护理, 要求患者树立疾病治疗的信心。
1.2.1.5 对患者实施氧疗 针对氧分压<60 mm Hg(1 mm Hg =0.133 kPa)的患者, 需要每天进行氧疗, 控制吸氧时间为12~15 h/d, 控制氧流量为0.5~2.5 L/min。
1.2.2 对照组治疗方法 针对患者主要选择门诊取药治疗的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稳定期COPD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进行比较, 在肺功能以及血气分析两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发现,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2。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变化的临床对比 ()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变化的临床对比 ()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1秒钟用力呼吸量:FEV1;1秒钟用力呼吸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
组别 例数 时间 FEV1(L) FEV1/FVC(%)观察组 53 治疗前 1.11±0.21 52.41±6.69治疗后 1.47±0.28ab 58.41±7.46ab对照组 53 治疗前 1.12±0.22 51.66±6.06治疗后 1.23±0.25a 53.65±6.26a
表2 两组患者血气分析的临床对比 (, %)
表2 两组患者血气分析的临床对比 (, %)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
组别 例数 时间 PaCO2 PaO2观察组 53 治疗前 7.09±1.50 9.08±1.30治疗后 6.93±1.46ab 9.05±1.12ab对照组 53 治疗前 7.82±1.49 9.20±1.30治疗后 5.92±1.42a 11.06±1.96a
3 小结
针对稳定期COPD患者, 其自身肺功能表现为显著下降,患者临床表现出呼吸困难的症状, 患者的生存质量表现为一定程度的降低。针对稳定期治疗过程中将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中, 通过对患者给予综合性肺康复治疗干预,获得显著效果。通过对患者实施呼吸肌锻炼, 使患者的气道内压表现为显著的升高, 将患者的气体交换进行有效改善;通过体内锻炼将患者的呼吸肌功能进行有效改善, 将患者的肺换气功能以及肺通气功能进行有效改善;对患者给予心理行为干预, 能够将患者的治疗信心有效提高, 从而将患者的肺功能有效改善。
综上所述, 针对稳定期COPD患者, 临床治疗方法选择综合性肺康复治疗, 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以及血气分析, 最终显著提高稳定期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
[1] 郭瑞斌, 温励志.综合性肺康复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的疗效观察.临床肺科杂志, 2013, 13(9):1192-1193.
[2] 陶萍, 盛爱萍, 应延风, 等.肺康复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和六分钟步行距离的影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14(6):80-83.
[3] 张英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病人的康复治疗.临床肺科杂志, 2011, 16(7):1112-111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8.201
2015-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