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孩反二胎”说明了什么?
2015-05-15
【编者按】
2013年12月,国家决定启动“单独二孩”政策,符合条件的夫妇可以生育第二胎。尽管当时全国各地出台相应细则的时间尚未确定,但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年轻夫妇跃跃欲试,希望给家里的独生子女“生个伴儿”。对自己马上要升格为哥哥或姐姐,独生子女们感想如何?他们愿意跟弟弟或妹妹友好相处吗?本刊的调查显示,大多数独生子女反对父母生二胎,有的反对得还相当坚决,甚至以死相逼,迫使妈妈堕胎!为什么独生子女反对父母生二胎?“独孩反二胎”说明了什么?对家庭教育又提出了什么要求?专家的解读应该引起家长们的反省。
独生子女太任性
“单独二孩”政策出台后,符合条件的44岁的肖女士和丈夫努力了一年,终于如愿怀上了二胎,但是13岁的女儿雯雯(化名)百般不愿意,相继以逃学、离家出走、跳楼相威胁。在发现女儿用刀片割伤手腕后,怀孕13周零5天的肖女士不得不含泪到医院终止了妊娠。这件事被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成为“独孩反二胎”的标志性事件。但在本刊的采访中,许多被访者说这样的事并不稀罕。
李医生是郑州某医院妇产科的主任医师。她告诉记者:“半年来,怀上二胎后来做终止妊娠手术的孕妇为数不少。由于孕妇普遍年龄较大,手术有一定风险,术后恢复对她们也是一个考验。至于堕胎的理由,有的是因为经济原因,有的是身体原因,有的是因为家人反对,其中,长子长女的反对态度尤其坚决。有一个孕妇流着泪告诉我,她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强烈反对妈妈生二胎,说如果妈妈一意孤行,她就从她家中的12层阳台上跳下去。”
记者对幼儿园的孩子们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小班和中班的孩子对家里多一个弟弟或妹妹态度漠然,不特别欢迎也不特别反对,但73%的大班孩子态度坚决地表示反对,至于反对的理由,他们三缄其口。
今年32岁的智女士是幼儿园的副园长,也在考虑生二胎。她对记者说:“这次调查结果让我震惊!独生子女真是太‘独了,什么都要独占,容不得别人来分享。我儿子已经上小学了,对我生二胎不怎么反对,但我看得出,他心里还是拒绝的。我生二胎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他,怕他一个人太寂寞。如果您去小学调查,反对的孩子一定不会比幼儿园少。”
果然,记者在小学的调查印证了智女士的猜测,74.3%的受访者反对妈妈生二胎,支持者仅为12.6%,其余13.1%的孩子表示无所谓。一名三年级女生对记者说:“我坚决反对妈妈给我生弟弟或妹妹,因为她这样做说明她不爱我,我的命运就会像白雪公主一样悲惨。”一名五年级男生小声告诉记者:“我家没钱,买房子的钱都是借来的,如果有了弟弟或妹妹,我肯定完蛋,上不起学,买不起新玩具,什么都得让位给弟弟或妹妹,那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不如死了好,让爸妈爱新孩子吧!”
该小学教务处主任罗先生接受采访时说:“这样的调查结果让我很失望,说明现在的独生子女太任性了,分享意识淡薄,自私自利,完全不为别人考虑,甚至不顾父母的感受。这是独生子女的通病,对他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会产生重大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支持符合条件的父母生二胎,家里有两个孩子,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学会分享,学会协商和妥协,还能增强责任感。我的意见是,符合条件的父母,二胎该生就生,别顾忌孩子的意见!”
记者在开封某中学采访时,一名初一男生语出惊人:“我家里有一个妹妹,刚刚半岁,啥都不懂,每天只知道吃喝拉撒,烦死人了!她跟我没什么关系,我上完初中就去南方打工,自己养活自己。我知道爸妈存了10万元钱,以前说是给我上大学用,现在没指望了,肯定留给妹妹。我知道,他们生妹妹是因为我学习成绩不好,不能给他们争光,让他们在同事、朋友面前丢人了,妹妹才是他们的全部希望。既然这样,就让妹妹孝敬他们吧,等我能自立了,就和他们断绝关系!”
已妊娠8周的徐女士得意地对记者说:“我怀二胎,儿子特别欢迎,每天摸着我的肚子问:‘小弟弟什么时候出来呀,我快等不及了!儿子今年3岁。他这么懂事,我当然开心。想当初,他也是个任性的孩子,反对得特别激烈,害怕自己失宠。我就对他说,妈妈给你生一个活玩具好不好?你想给他穿什么衣服就给他穿什么衣服,你还可以教他说话,教他走路,指挥他干活儿,他什么都听你的。我还向他保证,以后好吃的好玩的都优先给他,他吃剩下的玩剩下的才给弟弟。他的态度马上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天天盼着弟弟出生。当然,也可能是妹妹。”徐女士一再对记者说,她的“哄骗大法”效果极佳,值得推广。
正在给儿子张罗百天宴的张先生表情复杂地告诉记者:“我祖上人丁兴旺,到我这一代只有我一个男孩,可我第一个孩子是女儿,今年已经12岁了。过去老人逼我,可我总不能跟基本国策对着干吧?如今‘单独二孩政策出台,对我家是好消息,我如愿得了一个儿子,张家终于有后了!可我的烦恼也跟着来了:女儿住在姥姥家,死活不肯回来。我哄过,骂过,吓唬过,都没用,那丫头干脆改口管姥姥叫妈妈。为了让她出席明天弟弟的百日宴,我妻子给女儿写下一纸保证书,说绝不减少对她的爱,还许诺给她买苹果手机,可那倔丫头当场把保证书给撕得粉碎。听岳母说,孩子是怪我们怀二胎前没有跟她商量。您听听,这算什么?小小孩子就想当父母的家,真的要造反了!我妻子说得好,这哪是生二胎呀,简直是生了个麻烦!”
生存焦虑有根源
为什么第一个孩子普遍反对父母生二胎?珠海心理咨询师雷云燕女士对记者解析道:“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这是因为幼儿对其他孩子有本能的敌意。英国儿童行为心理学家的研究显示:即便1岁的孩子,也会对家里出现的其他孩子产生敌意。美国心理学专家曾对100名6个月大的婴儿进行研究,发现他们在母亲关注其他婴儿或佯装给洋娃娃喂奶时,都会表现出愤怒、不安等情绪。为何会如此呢?弗洛伊德的解释是:婴儿出生,从母体中分离,是人类所体验到的最大的焦虑,这是一种生存的焦虑。人在出生时毫无防备能力,他的安全依赖于母亲或相应的人,如果失去了爱,感到了威胁,就会产生焦虑。原来的独生子女得知妈妈怀上二胎后的焦虑,就是这种生存焦虑。”
但是,仍有一些孩子支持妈妈生二胎,又如何解释呢?雷云燕女士说:“这是家庭气氛和家庭教育不同造成的。生活比较独立的孩子,对妈妈生二胎会比较容易接受,而过分依赖父母的孩子会感到自己的生活面临重大威胁。心理学将儿童对父母的依恋类型,分为安全型依恋和非安全型依恋。其中,对父母有安全型依恋的孩子比较独立,自我认同价值高,并认为他人值得信赖,在人际交往中较为自信。对父母非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就是过分依赖父母的孩子,因其过于依赖,怕失去,潜意识里对父母之爱的持久性不信任。研究者还发现,非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父母更多关注弟弟或妹妹时往往会表现出更多的嫉妒,并很少在父母离开时关照弟弟或妹妹。”
为什么反对妈妈生二胎态度最坚决的是十来岁的孩子?这个年龄的孩子本应具备了起码的独立能力,为什么还那么不懂事呢?成都心理学博士万利民先生接受采访时说:“那是因为这些孩子的心理成长存在缺陷,即错过了第一反抗期的成长机会。”他进一步解释,“孩子的独立欲求,一般在两三岁之间萌芽,到三四岁达到高峰。其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比如,孩子在学习走路的过程中,‘自我从能控制自己的肢体动作中得到了初步认证,‘生理自我即发展起来。这个阶段的孩子,行为特征是要求自己吃饭,尝试自己跑着玩,样样事情都争着自己来,不愿接受父母的帮助。孩子这样做,就是通过‘自我来认知世界,并获得最自然的成长力量。如果此时父母仍沿用照顾婴儿的方法,孩子说‘我要做,父母说‘我替你做,就产生了强烈的矛盾,而孩子会在和家长对着干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得‘自我的真实存在。‘心理自我在玩耍中自发地成长,但是,如果父母过分地保护孩子,比如怕孩子吃不饱,不让他自己吃,老是喂;比如孩子要玩泥巴,父母怕脏不让他玩等,就会让孩子迷失自我。而一个缺少自我存在感的孩子,往往会形成非安全型依赖性人格,丧失心理安全感。”
“另一方面,”北京儿童心理学教授马忠国补充道,“幼儿的自主意识具有两面性,既可以发展成独立、自主、自尊、自信等良好的心理品质,若引导不当,也可能使孩子自我意识膨胀,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形成任性、霸道等不良心理品质。十来岁的孩子反对妈妈生二胎,态度之坚决、行为之激烈,还与孩子进入第二反抗期有关。如果孩子在第一反抗期被父母溺爱,其反抗的张力受到抵制,没有成长为安全型依恋的独立的孩子,那么会在第二反抗期表现得格外嚣张。这个阶段的孩子,生理发育速度很快,使其有了强烈的成人感,而成人感的形成,让他们要求具有和大人相当的社会地位和决策权力,不满在家里的从属地位,更反对家长权威式的干涉。父母再生孩子这样的大事如果事先不与第一个孩子商量,足以令其气愤。而且,处于第二反抗期的孩子,由于生理快速发展而造成的对身心发展现状的不适应和不平衡,常常会让他们处在焦虑的情绪中,遇到不满和不平之事,容易出现突发式的情绪失控。而这时反抗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态度强硬的硬抵抗。”
本刊认为,“独孩反二胎”是在计划生育政策放宽后暴露出来的家庭教育新问题,说明家里的第一个孩子在父母的溺爱下没有发展出健康的独立人格。这样的缺陷既可能表现在反对父母生二胎这件事上,也可能表现在与同伴的人际关系不良上,甚至可能导致以后的婚姻关系不佳,应该引起父母的足够警觉。此外,妈妈因第一个孩子的反对而堕胎,很可能给第一个孩子造成心理伤害,也应引起父母的重视。等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反省自己当年的幼稚断送了弟弟或妹妹的性命,孩子会非常不安,甚至有罪恶感。该罪恶感无从弥补,很可能成为孩子一生的噩梦。
稳定情绪是关键
如果第一个孩子坚决反对,父母是否应该打消生二胎的念头?浙江教育专家申琴女士表示:“计划生育政策不仅改变了孩子,也改变了父母。在一些家庭大事上,听取孩子意见是对的,但如何听取却是一门艺术,如何形成共识更是一门艺术。有一些父母只要听到了孩子说‘不,马上惊慌起来,既不想也不知道如何深入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甚至根据孩子的意见做出无奈的选择。这样做,看似尊重孩子,其实尊重的是孩子的‘孩子气,并不是理性的选择。”她强调,“独孩反二胎”现象,问题看似发生在孩子身上,其实是父母的问题,解决之道是改进家庭教育,着力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社会化人格。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化人格?沈阳教育学硕士周黎明先生认为,游戏是幼儿社会化的主要方式。他说:“从3岁起,幼儿就进入了社会化人格发展的关键期。这时的幼儿喜欢和伙伴一起玩。在游戏中,幼儿能产生相互体贴、尊重,互帮互助的责任感及社会交往能力,有利于幼儿自我概念的形成。但是,现在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没有伙伴,没有兄弟姐妹,又是单元房居住,缺少和邻居、街道小朋友交往的机会。所以,父母应允许、引导孩子多与同龄孩子交往,警惕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对孩子游戏时间的无情占有。”
对打算生二胎的父母来说,如何说服第一个孩子是一道难题,该如何破解呢?上海心理咨询师宋晓林博士认为,说服孩子要采取先情绪后情感的策略。她说:“孩子反对妈妈生二胎,是出于本能的恐惧,是情绪化的,不是理性的选择,所以,父母要做的首先是稳定孩子的情绪。处于焦虑状态的孩子思维通道狭窄,什么都听不进去,此时再耐心的说服教育都不会奏效,只有先稳定孩子的情绪,然后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孩子才可能买账。”
宋博士告诫年轻的父母,生育二胎虽然是成人的事,但绝不能忽视第一个孩子的心理变化,应事先征求孩子的意见。“毕竟第一个孩子也是家庭成员,有权知道接下来家里要发生什么。”如果孩子不配合,对妈妈生二胎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宋博士建议父母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制订相应的说服策略。
对学龄前的幼儿,父母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比如以直观、形象、能理解的方式,用洋娃娃做道具,传递家中多一位家庭成员的信息。同时也要说明“分享不意味着你的利益受损”,“爸爸妈妈对你的爱不会少”,“你的小床、玩具还是你的”,等等。
读小学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社会接触体验,因而理解能力更强,父母在上述策略的基础上,还可以给孩子讲解“分享是快乐的”等道理。除了口头说服,父母不妨带孩子到已生育二胎的家庭里做客,看看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这期间,孩子自然而然能领会到“两个人一起玩更开心”“两个人做伴不孤单”等父母想向孩子传递的信息。这样做,往往比父母单纯的说教更容易让孩子理解,这时再问“你想不想也要一个”,效果更好。
孩子到了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开始经历剧烈的变化,本来就焦虑不安,逆反行为强烈,脾气暴躁,很容易做出偏激的事,还可能与父母形成长时间的僵持。此时,父母要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先稳定孩子的情绪,然后引导他的分享意识和分担意识。“家里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快乐。”“等爸妈老了,有病了,是你一个人请假照顾我们,还是你和弟弟或妹妹一起分担好呢?”“无论是弟弟还是妹妹,你永远是我们的长子(长女),没人能取代你的地位。”当孩子接受了这三个道理,会欣然接受父母生二胎的计划。
本刊认为,“独孩反二胎”既是一个问题,也是一个机会。家长应理性地认识到家庭教育的欠缺,及时调整教育策略,从加固孩子心理安全感入手,着力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独立意识和责任感,促进孩子社会化人格的形成。否则,即便父母如愿生下二胎宝宝,家里也会麻烦不断,往日的和谐、宁静从此被两个孩子无休无止的争斗所取代,家庭教育更无从谈起。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