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智慧校园的优质资源建设与研究

2015-05-15黄国峰黄峰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8期
关键词:智慧校园资源

黄国峰 黄峰

摘要: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该文在云平台基础上重点研究智慧校园体系的建设,以优质资源为基础,充分发挥微课、移动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便捷高效的学习平台。

关键词:智慧校园;资源;学习中心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8-0018-02

1 概述

智慧校园是以高校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为基础,围绕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开展的研究。它将学校的学生管理、教学常规管理、优质资源管理等信息通过校园网络、智能监控等技术实现可视化的管理。随着对智慧校园的深入研究,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生活的管理和服务模式正逐渐发生变化,特别是云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力推进高校管理和教育机制的优化,推动智慧校园不断进步和发展,帮助高校学生真正享受到智慧校园所带来的高效与便捷。

2 搭建安全稳定高效的基础平台

智能化校园管理系统与高校管理信息系统整合,实现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基本信息个人查询、教育教学资源管理应用等功能,全面提升高等学校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智能化校园管理系统基于云管理平台。构建全院统一门户和统一身份认证体系,如图1所示。高校信息门户用于整合高校已有信息站点、信息服务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实现内外网信息分离。统一门户提供个性化页面服务,整合论坛、个性化收藏夹、公共信息服务等功能,满足高校各类实际应用。统一身份认证是高校门户的安全认证体系,用户只需通过输入一次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登录门户中所有的应用子系统。

3 搭建开放、自主、移动的学习中心

基于智慧校园的优质资源建设以学习平台建设为基础、以资源为支撑、以课程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优质资源建设和信息应用系统建设为核心。集成网络教学、智慧教学、移动教学、师生交流互动、答疑和管理等功能,包括以课程为主线,高度整合校内、校外的所有资源;以课程为中心,展开作业、考试、答疑、讨论、评价等互动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平台在教与学活动中的作用,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与学校战略发展目标保持高度一致。以支撑学校快速发展为目标,以切实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为学校战略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3.1 建立优质资源体系

从专业人才培养、企业员工的职业发展需要和终身学习的需求出发,集行业标准和企业技术标准、岗位技能标准与相关教学资源于一体,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系统构建教学资源库,为全国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及社会有关人员提供共享资源。

设计基于智慧校园的优质资源建设架构,可构造每个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专业资源、课程资源、培训资源、职业信息资源、素材资源和学术资源,利用系统管理平台实现资源上传、整合等,生成用户可视化资源界面,实现三个层次的建设功能:资源层、功能层、服务层。建设内容含专业教学资源平台用户界面、各专业教学资源库等。资源平台建设架构如表1所示。

3.2 优质资源管理平台

构建专业资源、课程资源、培训资源、职业信息资源、素材资源和学术资源基础子库,并对每一子库进行细化,按高校资源建设的要求进行分类,建立高校资源架构模型,实现资源架构基本信息的维护与管理,以保证资源的分类存储。同时,此模型可根据用户的需要,随时进行更改,以适应社会对资源管理要求的发展和变化。具体设计要求思想如下:

1)在资源的存储设计中,要求系统支持分布式的资源存储,可以设定一个或多个存储系统。一个存储系统可以供一个或多个专业使用。存储方案包含的如下的元素:存储服务器的地址、上传的用户名、端口、资源存放的实际物理地址。每一组存储方案代表一个分布式的存储地点。资源的下载则支持多种协议,包括FTP、HTTP、MMS、RTSP等。

2)在资源类型的管理方面,要求后缀名绑定存储类型,能够实现资源类型与后缀名绑定的添加、修改、删除功能。

3)业务流程。基于智慧校园的优质资源平台业务流程由三类人员维护和使用,分别是管理员,审核员和用户,业务流程如图2。

4)整体统计。提供对于系统每个存储空间使用情况的统计,包括以上传资源数、资源总大小等。同时对每个专业库上传资源的数量与大小提供统计图。

5)网络学习空间设计。管理个人上传资源,维护资源基本信息,删除过期资源;通过链接方式融入资源库体系中。

6)资源的权限处理主要资源的浏览、上传和下载等。资源上传管理设计要求支持单个文件和批量上传。提供专门的资源抓取工具帮助完成资源的收集。当进行大批量、大容量文件上传的时候,要求平台采用“异步”资源入库模式,在资源上传的等待期,用户可以在系统中进行其他的操作。同时,要求支持断点继传的功能。

3.3 智慧学习中心

通过智慧学习中心高校可以在线创建课程、设置课程的学分考核机制、设置课程展示模板等,以及学生在线听课、在线阅读、在线提问、在线作业、在线考试、在线互动讨论、学分审核 、获得学分等。

1)优质共享课程 开放自主学习

以优质的资源为基础,如图3所示,引入慕课、微课等先进理念,以项目和知识点为重点,开发优质的共享课程。实现多种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将课程直接发放给学生进行学习;也可以将课程在教师设定的时间发放给学生进行学习;同时还设计学习闯关模式发放方式,教师在编辑课程时对视频,作业,测试等设置了任务点,学生只有在完成这些任务点之后才能进行后续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实体课堂进行,教师可以利用学习中心平台上传教学所需的资料,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在线与同学们进行讨论答疑等活动,从而达到辅助教学的作用。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在网络上进行。使学生可以跨时间,跨地域灵活自主的进行

学习。纯网络教学也突破了传统课堂人数的限制,使教学资源达到最大的利用。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了教学的瓶颈,突破了地域,师资的限制,促进了教育的公平发展。在线教学中加入学习流程管理,监控学生学习过程,设置各项学习指标的权重,统计学习成绩,使学生在课程学习合格后可以顺利拿到所通过课程相应的学分。

2)智能灵活的学习管理中心

学习中心基于知识单元的学习流程管理,高度整合校内、校外的所有资源;以课程为主线,以课程为中心,展开作业、考试、答疑、讨论、评价等互动教学活动。学生在登录后便可以查看自己的学习进度,在线做作业,提交作业,进行后续的课程学习等。老师可以通过平台直接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安排课程考试等。

①作业管理。学习中心可实现线上作业和线下作业,并且学生可以对任意作业进行收藏,将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点集中到一起当作之后学习的要点。老师可以通过平台直接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学生可以通过平台在线做作业,提交作业。

②考试管理。教师可通过题库进行选题或者在线编辑试题,然后设置各类题型的数量和分值创建试卷,发起测验,学生就可以接收到该试卷进行测验。同时,系统能根据题的使用频率和学生回答的正确率进行自适应的调整难度系数,力求难度系数符合真实情况,提高参考价值。

③学习讨论。学习中心为学生提供在线提问功能。师生可以就课程学习进行讨论,答疑,增强师生的互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在线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可通过系统消息或手机、邮件等及时反馈给学生。教师可以对答疑库中的问题进行管理,如建立精品答疑库,将问题分类,便于系统自动为学生精准地推送问题,提高疑问的解决效率。

④互动课堂。教师可以利用平台的互动课堂的功能与学生进行在线的实时视频直播,讨论互动与答疑。学生可以方便地跟教师、其他同学进行互动交流,让学习成果事半功倍。老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的调整授课方式与内容,使互动课堂的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

⑤学习统计。为了让老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统计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统计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完成的作业、参加的考试与考试得分、提出的问题、参加过的讨论、读过的书、看过的视频等数据汇总,并可以按汇总的数据对学生进行排名。

4 展望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老师和学生受到课堂规范的约束,很难做到寓教于乐,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吸收效率不高。基于智慧校园的优质资源平台的建设,完美打破了传统课堂教育的局限。学生和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教和学的关系,而是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沟通、互动、交友、娱乐、自主、灵活等移动式、多元化、智能化的学习氛围。智慧校园体系多元化教学模式和优质的专业教育教学资源,可以让学校的教育成果最大化,让更多的普通学子通过智慧学习中心的应用来丰富知识储备、锻炼社交能力、养成主动思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更多实用性技巧和经验。

参考文献:

[1] 宗平, 朱洪波, 黄刚, 等. 智慧校园设计方法的研究[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0(4).

[2] 丁玲. 基于云计算的信息服务研究[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3(17).

[3] 周彤, 刘文. 智慧校园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 信息与电脑: 理论版, 2011(10).

猜你喜欢

智慧校园资源
让有限的“资源”更有效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