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平畴沃野报春晖
2015-05-14李伟杰朱笑纯
李伟杰+朱笑纯
一场春雨过后,“豫南粮仓”西平县二郎乡高标准粮田建设示范区内,绿油油的麦苗迎风挺立,长势喜人。
4月10日上午,记者随同河南农业大学负责科技推广工作的地方合作处副处长胡彦民、吴永林等专家,到西平县高产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区,详细了解示范区建设、春季麦田管理、气象为农服务、农业信息化等情况。
西平县农业局局长蔡新亭告诉记者,在原有农技推广体系的基础上,他们根据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的实际需求,重点建设农技推广区域站,完善服务手段,提升服务质量,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以区域站为载体,西平农业信息化推进速度大为加快。“我们以气象为农作切入点,把土壤墒情、病虫害形势、指导措施与气象信息连接起来,在区域站的农情信息查询机上集中提供给农民。”蔡新亭说。
记者看到,二郎区域站西边一路之隔的气象科技示范园区内,县气象局配套安装了先进的多要素自动站、土壤水分监测站、户外LED显示屏等,既提升了区域站的综合服务功能,也使气象科技更接地气。
看到专家,正在麦田里打药的张尧村村民格外兴奋。“农田装上‘千里眼,这在以前连想都不敢想啊!今年风调雨顺,出苗整齐,比往年好,如果后期老天爷再帮忙,今年亩产突破600公斤没啥问题!”谈起今年小麦丰收前景,村民们信心满满。
大学毕业后从农技推广员干起的县农业局副书记李万祥感慨地说:“我们县科技对农业贡献率一直走在全省前列。西平地处河南优质小麦粮食核心产区,西平农业人唯麦是命,对小麦情有独钟。县里从2000年开始主推优质强筋小麦,10年后,亩产就从300多公斤增加到500多公斤,实现由中产到高产的跨越,示范引领带动了周边乃至全省优质小麦生产。去年,102.8万亩小麦平均亩产569.2公斤;项目区小麦平均亩产654.3公斤,比区外高100公斤以上。”
吴永林教授说,他们要在西平开展小麦良种繁育、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推广、远程教育培训、农情智能监测等,发挥农业院校优势,助力西平打造“田间平整肥沃、排灌设施完善、农机装备齐全、技术集成到位、优质高产高效、绿色生态安全”的高标准粮田。
位于二郎乡小王庄村的河南未来新星农牧公司农村废弃物处理工程及规模化农业项目工地上,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这家公司推进整村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循环农业、农作物种植,打造新型农业生态园的努力,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西平县农产品质检站站长商海峰介绍说,近年来,他们大力引进、转化和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县农业局的农艺师被多家合作社聘为技术顾问。在他们的帮助下,盆尧镇大自然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拱棚蔬菜,焦庄乡高庙村沃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无公害草莓、中药材,专探乡赵寺村金田地家庭农场的优质葡萄等,如今都成了西平特色农业崭新的名片。
西平渔业生产近年来也发展迅猛,主要得益于科学养殖技术的推广和现代渔业项目的实施。“我们创新了技术推广模式,把水产培训课堂前移至塘边,技术人员进村入户,为每个养殖鱼塘、养殖场提供养殖种苗信息,推广良种良法,手把手、面对面指导,使生态高效水产养殖理念深入人心。”对于科技推广的效果,西平县水产站站长徐伟民深有体会。
不行春风,难得秋雨。今日的西平,春风细雨润泽丰腴大地,科技创新助推农业增产,加上党的强农富民惠农政策阳光普照,乘着现代农业发展的东风,全县上下正共同发力,相信西平农业的明天一定会春晖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