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贫致富关键是思想先“富”

2015-05-14刘尚高

前线 2015年1期
关键词:信念观念同志

刘尚高

《摆脱贫困》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从1988年至1990年在宁德工作期间的29篇讲话和文章,11万字。全书富有哲理的论述和创新思想,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与对北京发展的指示精神也是一致的,有着一以贯之的理想信念和求实作风。

崇高的信仰、坚定的信念是摆脱思想贫困的首要要求。细读《摆脱贫困》可以看出,很多文章都能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那种对理想信念毫不动摇的坚持,那种面对工作、面对困难必胜的信心。如《弱鸟如何先飞》、《闽东之光》、《困境的突破》等篇目明显感受到他不惧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他强调,“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安贫乐道,‘穷自在,‘等、靠、要,怨天尤人,等等,这些观念全应在扫荡之列。”“对闽东,我是充满信心的,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我们一定可以创造‘弱鸟在许多领域先飞的奇迹。”这种信念是我们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习近平同志极力倡导观念“先飞”、思想先行,他指出“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他还指出,摆脱贫困,很重要的是要提倡振奋精神,增强自信心。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走出“贫困”实现新的更高层次发展,首要的是坚定脱贫致富的信念。

在组织开展摆脱贫困的实际工作中,习近平一针见血地指出,解放思想是摆脱贫困的关键。他一再强调,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当务之急,是我们的党员、我们的干部、我们的群众都要来一个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我们不担心说错什么,只是担心“意识贫困”,没有更加大胆的改革开放的新意;也不担心做错什么,只是担心“思路贫困”,没有更有力度的改革开放的举措。实践证明,解放思想是个“总开关”,发展无止境,解放思想也无止境。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加需要保持思想的活力,坚持问题导向,把解放思想、开动脑子作为一种常态,以新的思路、新的理念来审视、谋划和推动工作,不断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打开新局面。

在与宁德地直机关干部临别赠言中,习近平指出:“学好哲学,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能使我们在错综复杂的革命实践中不迷失方向。此外,还要注意学好经济、历史、文学、法律等各方面的知识,以适应领导工作全方位、多层次的需要。”他还强调要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书中提出的“四下基层”工作制度,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紧紧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的内在机理和方法途径,是我们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遵循。他在书中反复强调,党员干部要把心贴近人民,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特别指出,为群众办实事,要扎扎实实,坚持不懈,久久为功。他把坚持群众路线看作是“干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把它作为化解矛盾、推动发展、促进和谐、改进作风的有效办法。他就发展畲族经济指出:“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走开放的道路,跨出自己的小天地”,“只有处于开放交流中,经常与外界保持经济文化的吐纳关系,才能得到发展,这是历史的规律。”这些重要论述,鲜明指出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方法。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水平通过实践得以体现和检验。习近平在书中提出的“为官一场、造福一方”、“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滴水穿石”精神、“接力棒”精神,等等,充分体现了创先争优推进发展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书中特别提到“行动至上”,习近平同志引用马克思的话说,“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他还说,“我是崇尚行动的”,认识和把握规律,最终也要体现在摆脱贫困和深化改革开放的行动上。习近平同志激励大家要坚持负重前行,提出“人没有压力不行”,倡导敢为天下先、冒一点风险的精神。所有这些,都足以使我们深长思之,体现了有所作为、不辱使命的进取思想,也诠释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真谛。我们学习和弘扬习近平同志艰苦奋斗、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学习和弘扬他“滴水穿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意志,扑下身子,持之以恒,埋头苦干,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以此,促进我们思想和理念的更新,使我们的认识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作者:中共海淀区委党校科研部主任) 责任编辑:高 斌

猜你喜欢

信念观念同志
冠军赛鸽的信念(上)
FOR YOU, O DEMOCRACY
钓鱼的观念
向雷锋同志学习
当观念成为艺术
围墙的信念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信念而非执念
十二星座时间观念排行榜
信念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