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奇葩建筑休矣

2015-05-14齐世明

前线 2015年1期
关键词:绰号外号艺术展

齐世明

倘若鲁班老先生有空儿巡视凡间,一定会惊诧莫名:怎么会凸现恁多稀奇古怪的建筑?或萌状,或囧态,这厢似拆迁现场,那边又像公开展示情事。哎呀呀,丑死了!……

确乎,如雨后毒蘑菇一般,今朝华夏林林总总、争奇斗怪的奇葩建筑确实不少。于此,有乐于也敢于杜撰新词者称之为建筑中的“行为艺术展”。

行为艺术,尽管披“后现代范儿”与“艺术范儿”于一身,但国人并不觉得陌生。其光怪陆离甚至惊世骇俗之为不但令众人咂舌,网民们也频频吐槽。是故,这些建筑中的“行为艺术”,便有了一个个“约定俗成”的外号。

外号雅称绰号,古已有之,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外号”一词出现于民国初年。如果说,常人特别是官员的绰号似乎一个谜面,需要你探究一番方晓其中之蹊跷;那么,因奇葩建筑外形而生的外号则如同一帖大标语,生动而鲜明地表达着百姓的调侃与嘲弄,更多的是不满乃至贬斥。

更多涌现的奇特造型,与随之问世的戏谑外号,不断“洗白”与表达着人们对建筑的新认识,从裤衩到秋裤再到超短裙、比基尼,还有什么马靴、酒瓶、铜钱……没有最奇葩,只有更奇葩!如此“行为”,岂有“艺术”哉?

中国建筑在以新设计一新人们耳目的同时,为何要用这么多奇葩建筑搞“行为艺术展”?

这就不能不说,这些年风起云涌的打造城市新地标与房地产开发。其实,有些地方的领导可不懂什么行为艺术不艺术,他们谋的是“GDP主义”,要的是注意力经济,吸引眼球,背后树着大大的政绩。因此,这些建筑“行为”与艺术何涉?与某些领导的乌纱帽倒似乎大有干系。又因此,这些“行为”建筑纯属“胡为”建筑。设计与承建者弃置职业与行业的操守,臣服于权力,投身于“胡为”,可悲复可叹矣!

尤需注意的是,上述奇葩建筑多为国际名家设计,费用高昂不说,我们反而成了他们设计思想的试验场。如今虽说地球成“村”,但正像咱的脑袋不能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一样,中国城市也不应成为国外建筑师的试验田哪!

如果为了“行为艺术”,追求视觉冲击力啦、回头率啦,不惜牺牲城市之容貌、建筑之美感,争奇斗怪,标新立异,说一句重话:如何面对子孙后代的目光?

要知道,好的建筑,是设计师留给世界与未来的纪念碑;坏建筑呢,那还用说?耻辱柱嘛!

责任编辑:魏晔玲

猜你喜欢

绰号外号艺术展
妈妈有个外号
与绰号握手言和
给自己起外号
调皮的小河虾
“起绰号”比赛
你想要个绰号吗
绰号等
我的外号谁做主
国际现代艺术展在釜山
艺术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