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2015-05-14徐涛
徐涛
不管人们愿不愿意,互联网正在重塑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20多年前,矗立在北京中关村的一块广告牌上曾写道:“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而如今,搭上这条“高速路”,只需一部智能手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总数已经达到6.49亿,其中手机网民达到5.57亿。“羊”年新春,当你捧着手机向微信好友送出语音祝福时,当你通过淘宝、京东购置年货时,当你争夺互联网巨头发放的电子“红包”时,你有没有意识到,互联网已经深深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随之发生巨变的还有人们的思维方式。互联网思维,这一在产业变革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新型理念和思维模式,正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有网友撰文指出:“如果说现在有个词像‘春运一样火,那便是‘互联网思维了。”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它会流行起来?互联网思维下领导干部应该着重强化哪些意识?本文试图通过对当前各种平台上汗牛充栋的讨论进行梳理,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互联网思维的起源和嬗变
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互联网思维是指在互联网时代基于互联网的特征,对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并由此拓展到对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重新思考。
互联网思维最早起源于互联网业界,指用互联网时代的新型理念来改造传统产业。2007年,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率先提出:“以一个互联网人的角度去看传统产业,会发现太多的事情可以做。”他预言,“未来不会再有专门的互联网公司,所有的公司都要用互联网做生意”。2011年他正式提出“互联网思维”概念,明确其含义为“基于互联网特征来思考问题”。2012年起,小米科技董事长兼CEO雷军、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等互联网产业巨头陆续提及“互联网思维”。2013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题为“互联网思维带来什么”的专题报道,使这一概念逐渐进入公众视野。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兴盛,人们越来越发现这种适应“互联网时代特点”的新型思维模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展中的巨大应用价值,从而使这一概念逐步从一种产业思潮演变为自下而上的共识。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组第四次会议时,提出要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其中强调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将互联网思维的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互聯网思维的几大特征
李彦宏在一次企业家座谈中说:“可能你做的事情并不是互联网,但是要按照互联网的方式去想问题。”
怎样才算按照“互联网的方式”思考问题?众所周知,互联网是一个没有层级的网状结构,可以延伸到每一个参与者。在这一背景下形成的互联网思维,具有几大鲜明特点:
一是强调创新,敢于颠覆。互联网不问出身。无数的创业者起初都不过是小小的“草根”,最终实现强弱逆转,依靠的正是大胆“创意”。阿里巴巴仅用了十多年,便由一家十几人的小公司成长为世界最大的电商企业,有媒体将马云的成功之路归结为“7个颠覆性创新”。互联网时代,创意是制胜法宝。敢于创新,重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路创新,要站在未来看现在,而不是用今天的思维想象未来;二是理念创新,将互联网定位为发展和创新的驱动力,用数字化重构实现转变;三是手段创新,从2G、3G到4G,从台式计算机到智能可穿戴电子设备,网络技术的变革速度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掌握新的技术平台很可能就赢得下一轮竞争中致胜的制高点。
二是重视用户,发动用户。互联网时代,用户的地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立于2010年的小米公司,用了仅仅5年时间便成为“国产手机5巨头”之一。创始人雷军将公司的成功归结为互联网思维,他说:“互联网思维就像我党的群众路线,用互联网方式聚集大量的人,让人们来参与;要相信群众,依赖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他认为,传统厂商与用户之间是简单的买卖关系,但如小米之类的互联网公司则增加了情感因素与互动关系。“我们不是做产品,我们是做用户,做社交网络。近年来在网络上兴起的“众筹”、“众包”概念,更是看重用户、发动用户的表现,“把精英可能都做不好的事情交给‘草根去做”,最大限度聚集“人气”。
三是追求效率,提倡优化。有观点认为,互联网的一切优势,最终都是效率优势。这是因为互联网的最大影响是消除距离、消灭信息不对称,而当信息最终有一天接近完美对称的时候,一切低效率的商业模式都会被取代。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说:“互联网时代,不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执行必须要讲效率,基于新的零售模式,以提升运转效率为目标,探索并规划新的制度流程,建立新的开放型管理体系。”他认为,对于企业来说,不存在什么完美的制度,企业的转型也是内部管理制度不断升级变革的过程。而衡量制度变革优化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提高效率,这不仅包括实践效率,而且也包括资源利用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思维概念的走红,一些人存在将这一概念“功利化”、“神秘化”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公众对这一概念的正确理解。互联网思维不仅代表了业界对于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总结和展望,也反映了社会各界对于传统社会思维方式的反思。我们不仅要冷静、客观、全面地看待互联网思维的内涵和应用价值,同时,还应认识到它是一个动态概念,其内涵和外延都在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
互联网思维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认为,互联网最大的成就不仅仅在于产业本身的发展,还在于为中国创造了一种大众创新的全新历史经验。“回顾中国互联网发展的20个年头,就像是一个以梦想实现为主题的故事,这个故事用历史告诉未来:大众创新如何带来国家繁荣。”
互联网思维正在改变中国企业的经营组织模式。它让企业变得鼻子更灵、反应更快,更为主动迅速地捕捉市场异动,并快速作出反应。海尔集团CEO张瑞敏说:“没有互联网思维,企业活不了。”自2013年开始,这家传统的家电集团开始进入网络化战略阶段,积极向互联网转型,目标是打造平台型企业,同时推动员工转型扶持创业者创办小微企业。海尔把这种内部创业的员工称为“创客”。张瑞敏认为,“人人创客”是实现引爆价值、引领发展的前提,“海尔将成为资本投资者,对小微企业进行服务。海尔还会与市场的投资者结合起来,希望未来为‘创客们付薪的,不是企业,而直接是用户。”
互联网思维正在拉动中国新经济增长点的形成。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中国信息消费整体规模达到1.34万亿元,同比增长20%,网购规模1.1万亿元,用户规模3.32亿。如果说上述数字是互联网产业发展直接带来的繁荣,那么当前中国经济发生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互联网逐渐作为发动机,隐藏到整个经济的背后,成为中坚驱动力量。腾讯CEO马化腾指出,“互联网+”是一个趋势,加的是传统的各行各业。“当互联网加上零售后,产生电子商务,对实体商业影响很大;加上金融后,产生了互联网金融,这段时间正运行的风生水起。”对此,姜奇平总结道:“从2014年到2015年,中国互联网经济正从量变走向质变。互联网像一只小鸡,正在冲破自己的躯壳,融入到周围的实体世界中。互联网实现自己的方式,就是消失在各行各业之中,成为驱动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思维正在刺激中国“草根”创新的热情。对中国未来而言,互联网只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到“草根”创新是如何创造就业、应对挑战、制造变局的。
互联网思维下领导干部应该强化的几种意识
随着网络社会的日益成熟,合理运用互联网思维对破解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难题,以及创新社会治理、提高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互联网时代特征下,领导干部尤其要强化以下五种意识。
一是创新意识。敢闯新路才能开创新局,解放思想才能解放生产力。所谓领导,就是引领、导向之意,就是要敢为人先、率之以行。当前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深水区,面临很多历史积攒遗留下来的难题,领导干部尤其要摆脱思维定势,跳出传统的路径依赖,在原则框架内大胆创新,用新的理念和方法去破解改革发展中的难题。
二是群众意识。网络讨论中那些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态度通常会成为众矢之的。同样,领导干部在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时,也应具备群众思维。一方面,要像在普通网民之间交流那样“素面朝天”,不靠职位示威、不以派头压人,用平和的心态和平等的姿态去赢得群众的尊重。另一方面,要善于吸纳群众意见、运用群众智慧。国家行政学院领导科学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雷强说,领导干部不仅要自己出主意,还要学会让群众出主意,從中“选”主意、“合”主意,形成比较完善的决策方案。
三是互动意识。及时互动,不仅能够增强政府决策的透明度,也可以在“你来我往”中密切党群关系。这些年来,很多政府机构都建立了官方微博、微信账号,在与群众互动中发挥了显著作用。以“@潍坊交警”官方微博为例,2014年12月,某肇事车撞伤女生和交警后逃逸,潍坊交警当天即发布征集线索微博,利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双线跟进,最终获得百余条线索,并成功抓捕嫌疑人。破案后,潍坊交警又第一时间通过微博进行信息公开、并对参与网民表示感谢。这就是互联网思维的成功实践。
四是效率意识。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所所长谭天认为,在现代社会管理中,“鸵鸟政策”失效了,缺乏互联网管理思维的领导在决策时常常显得反应迟钝、惊慌失措。尤其是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稍有迟缓,就会陷入被动。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学会抢占“第一时间落点”,及时公布事件进展,缓解公众的“真相焦虑”,用事实说话、真诚说话,以开诚布公的态度避免刺激公众情绪。与此同时,对于群众日常反映的问题、急需办理的事项,也应该及时解决和反馈。
五是诚信意识。互联网时代,有抱负的商家都十分重视“口碑”,而是否诚信是决定口碑好坏的重要因素。如今,社会环境更加透明,官员诚信问题不仅备受关注,甚至会被放大为群体性问题,一旦失信,就会留下永远的污点。因此,领导干部要自觉讲诚信,切实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脚踏实地做事,老老实实做人,不仅在政务活动中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还要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言行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