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诺如山
2015-05-14葛闪
葛闪
1975年,国家研究决定,准备花10年的时间编纂多达160种语言的中外语文词典。三年后,在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工作的车洪才接受了这个重任。彼时,他郑重地说:“这是国家给我的任务,我一生所学就是为了这天。”
任务刚接到手时,车洪才满怀壮志,要打造出国内首本质量上乘的中外语文词典。车洪才的工作没有任何经费,就连参考资料也少得可怜。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个国家任务,车洪才和助手们找来了普什图语俄语、波斯语、波斯语英语、乌尔都语等多种版本的词典,进行反复的比较和研究,以确定一个又一个艰难晦涩的词汇。
然而,就当他们的工作进展越来越顺利的时候,麻烦来了。1979年,中阿关系恶化,车洪才担心政策会有变化,但又不忍心放慢工作的速度,只好在一半坚定一半担心的心境下继续工作。日子过了一段时间,他渐渐感觉到,关注这项工作的人越来越少,别说亲自过问,就是连打个电话过来都已经很少了。活生生的社会现实让编纂组里的很多人知难而退,唯有车洪才带着剩下的几个助手还在忙碌着。
1981年,车洪才和助手将整理出的10万张词汇卡片塞进文件柜,足足装了有30多箱。也就在这时,院里领导派他去做某项调研,车洪才只好把那些卡片锁在办公室。谁知道,这一锁,就锁了20多年。
之后,车洪才院里的调研工作越来越忙碌:开设广播函授班,被借调去巴基斯坦大使馆,学术调研……接踵而来的各项新任务,让车洪才忙碌至极。
利用零星的时间,车洪才继续战斗,且一战斗就又是二十多年。2008年,72岁的车洪才叫上同学张敏,作为共同的主编来完成这部巨作。彼时,车洪才还不知道,他的这项工作其实已经被许多人所淡忘,只是他自己还蒙在鼓里,兀自奋斗不止。
4年之后,也就是2012年4月,《普什图语汉语词典》书稿完成,车洪才带着书稿怀着无比郑重的心情走进了商务印书馆。那天,阳光像是一朵朵迎春花绽放在春季里,也绽放在车洪才的脸庞上。当他进入商务印书馆时,突然像个孩子似的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他蓦然想起,时间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自己现在竟然都不知道该找谁了。
他向一脸狐疑的门卫道出来意,门卫告诉他应该去找外文室。车洪才找到外文室,是一个小姑娘接待了他。当车洪才再次说明来意时,小姑娘一愣,根本就没弄明白什么叫做《普什图语汉语词典》,更别说知道还有这么一项国家任务。车洪才一急,忙解释说,这是一部他伏案四十多年创作出的含有5万个词条、250万字的词典。小姑娘一惊,连忙将此事报告给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亲自接待了车洪才,并通过史料查证,1975年,国家确实有过这么一项任务。看着眼前厚厚的书稿,所有人都惊呆了:没曾想到,车洪才居然用了46年的光阴,打造出了这部空前巨著。
46年的光阴,46年的伏案耕耘,不为功名,不为利禄,只是为了46年前的承诺,更是为了做人处事的诚信如金。诺许下了,就是诚信立下了,就是重如山岳,就是道义和责任,任光阴更迭,岁月轮回,都不会有半分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