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的中组部部长

2015-05-14陈晓萍

中国新闻周刊 2015年23期
关键词:中组部丁玲陈云

陈晓萍

1978年11月10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中央工作会议召开。12日,陈云在东北组发言,提出了六个问题,多是涉及干部冤假错案的重大历史遗留问题。

他旗帜鲜明地提出:应为薄一波等61人的所谓叛徒集团案平反;陶铸、王鹤寿不是叛徒,应予平反;应根据1937年和1941年中组部关于“自首分子”的两个决定、关于“两面政权”(即一些党员在敌伪政权中任职)的规定,为被定为叛徒的其他相关党员平反;彭德怀对党贡献很大,骨灰应该放到八宝山革命公墓;天安门事件是革命行动;康生在“文革”中犯有严重错误,中央应该在适当的会议上给予应有的批评。

关键时刻,陈云一语惊天下。他的发言,改变了中央工作会议原定主要讨论经济工作的进程,拉开了全面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序幕。

陈云能发挥这样的独特作用,跟他文革前曾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当时仍然威信很高有关,此外,一个重要条件是,他在延安时期曾当过多年的中央组织部部长,了解干部,熟悉组织工作。

上任

1937年11月29日,一架载着从苏联回国干部的苏制军用运输机降落在简易的延安东关机场。在机场迎接的毛泽东致欢迎词称:“今天,马克思给我们送来了天兵天将。”

10天之后,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史称十二月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陈云增补为中央书记处书记。会议还决定,陈云接替博古,出任中央组织部部长一职。

1939年,陈云(左)与李富春在延安。

中组部的办公地点,在延安城内西山下的一座小四合院里。院里的小山坡上有七八个土窑洞,第一间窑洞就是陈云的办公室兼住所。房间非常简朴,只有一张办公桌、一把木椅子、一个旧的帆布躺椅、一个旧的木头书架和一个冬天烤木炭的火盆。

东西虽少,但井井有条。办公桌上的文件,哪些放在桌面上,哪些放在抽屉里,都有一定之规。放在桌子上的文件,也是一叠叠分类的——哪些是急办的,哪些是提交部务会议讨论的,都有各自的位置。如果秘书放错了,陈云会马上纠正过来。每次搬家的时候,他都要吩咐秘书,室内的家具照旧摆放,书和文件的位置千万不要搞乱了秩序。

他的严谨,既与性格有关,也与商务印书馆7年的学徒、店员经历有关。

1919年,14岁的陈云小学毕业,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当学徒。他曾回忆道:“我自信也是很用功的一个人,练字,上夜校(商务办的),读英文。当时商务发行所的主任和高级职员认为我是克勤克俭(只穿布鞋布袜)而求上进的一人,在他们心目中我将来在商务很可能被他们看中的一个。”没想到,罢工一起,这个“克勤克俭”的有为青年居然成为罢工执行委员会委员长,走上了职业革命者的道路。但理性、平和、务实的风格,一生未变。

刚一上任的陈云,就因疲劳过度,流鼻血的旧病复发,病倒了。组织上从陕北公学选调了女学员于若木来护理他,两人产生感情,次年3月结婚,从此相携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人生旅程。

陈云的政治生活和个人生活,都翻开了新的一页。

扩容

陈云到任时,中组部人手不多,约十一二名干部。副部长是李富春。

中组部下设三个科:干部科、地方工作科和秘书处。干部科负责干部的了解审查、使用配备、培养训练、干部统计和档案管理等工作,是中组部第一大科。科长是王鹤寿。地方工作科相当于现在的中组部组织局,负责了解指导全国各地方党组织的建立、发展和贯彻执行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负责全国党组织和党员的统计工作。科长先后由刘锡五、王德担任。

陈云、李富春、林伯渠、毛泽东、王稼祥、吴玉章(从右至左)等参加在延安举行的一次群众大会。

中组部实行集体领导制度。每周六上午召开部务会议,讨论部里的重要工作。会议由陈云和李富春主持,参加的人员有秘书长和各科正副科长。各科都被要求严格按分管的范围,照章办事。

一年后,中组部逐渐扩容,增设了审计科、交通科等,达到13个部门,人员最多的时候有五六十人。

中组部的办公地点,也几次搬迁。

1938年,敌机三次轰炸延安。其中一次,几颗炸弹落在了中组部的后山上,把中组部的窑洞埋了半截。陈云的窑洞也被土封住了门窗,他被封在了里面。幸好抢险及时,没有人员伤亡。中组部连夜搬家,转移到延安北门外原中央党校后山的两排窑洞办公。

1941年秋天,中共中央提出精兵简政的指示。中组部率先实行大精简,五六十人的机构减少到只留下13名干部,仅剩干部科和代管的中央党务委员会。地方干部科被撤销,工作并入中央党务研究室。部机关的行政事务先后就近与中央办公厅和中央党校合并。

精简后的中组部机关再度搬家,搬到了杨家岭,和中央办公厅、中宣部一起办公。1943年,中组部又搬回中央党校后山。

作家刘白羽曾回忆杨家岭时期的陈云。组织部在高山悬崖上,前面是延河一望无际的旷野,陈云常常在窑洞前一条平坦的山石路上轻轻缓缓地散步。去汇报工作时碰到他,“他脸上总是那么和气,那么微笑,每次见面也说上两三句”。

“抢知识分子”

根据抗日战争的新形势,1938年3月,陈云组织起草了中央《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1937年,中共党员只有4万,1938年,猛增为50多万。1939年12月,他又组织起草了中央《关于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

陈云非常重视吸纳知识分子,许多人对他当年提出的要“抢知识分子”的口号记忆犹新。他说:“现在各方面都在抢知识分子,国民党在抢,抢得慢就没有了。”“如果把广大知识分子都争取到我们这边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那么,我们虽不能说天下完全是我们的,但是至少也有三分之一是我们的了。”

陈云将干部政策即“用人之道”总结为12个字:了解人、气量大、用得好、爱护人。他的小女儿陈伟兰曾回忆,因为经常跟人谈话,他有一种很善于识别人的眼光。“他只要跟这个人谈三分钟,就大概知道他是哪种类型的人,适合搞什么工作。”

干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审查干部。陈云在中组部部长任上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建立了完整的干部审查制度。

中组部规定,审查干部由各级组织部门、政治部门所属的干部科负责,严格禁止其他部门介入或干预。1940年7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审查干部问题的指示》,在华北、华中各区党委、陕甘宁边区党委设立了干部科,以更好地考察和配备干部。

8月,陈云又亲自起草了中组部《关于审查干部经验的初步总结》。《总结》指出,审查干部有两个目的,一是为发现干部的长处与缺点,二是为发现混在党内的异己分子,并将之清洗出党。审查干部的材料主要根据本人报告,又要在每个重要环节上有旁证,并判断旁证是否可靠。审查要严格,“但实事求是的审查才是真正的严格”。结论应与本人见面(内奸除外),对本人的申诉必须给予确切答复。“审查切忌悬案不决,以使干部安心,使主管机关易于分配工作。”

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爱国青年从全国各地涌入延安。这些进入延安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都需要由中组部进行审查并分配工作。不少在白区工作的党员因种种原因丢失了组织关系,到延安后,也要找中组部解决党籍问题。因此,中组部的接待任务十分繁忙。

有段时间,中组部的办公室在山上,传达室却设在山下,除了陈云和李富春两人的窑洞外,其他窑洞也没有电话。山上山下的联络,通过一条铁丝来进行。

据陈云的秘书刘家栋回忆,来访者要见谁,就填写一张会客单,夹在铁丝上,往上一拉。待夹子被拉上来后,上边的通讯员就取下条子,交给会客者,会客者签字后,通讯员往下一放,来访者就可以拿着条子上山。就像当时商店里柜台和收银台之间的票据和钱款交换方式一样。

从国统区到延安的著名作家丁玲一直顶着历史问题的压力。1933年5月,她被国民党特务绑架,拘禁在南京。有人怀疑,她是“自首”后被释放的。康生就曾表示,丁玲自首过,她没有资格到党校来。对此,丁玲压力很大。她找到陈云,哭诉着请求组织调查。陈云安慰她:“不要激动,不要着急,组织出面调查。”

经过调查,1941年1月,中组部作出《审查丁玲同志被捕被禁经过的结论》,指出:“党内有些同志传说丁玲同志在被禁于南京的三年中曾经自首,但中组部直到今天未见到任何同志提出丁玲同志曾经自首的具体证明,也未见过丁玲同志发表过自首文字和屈服于国民党的文字,因此认为这种传说无从凭信。”

结论由中组部盖章,陈云、李富春签字,陈云在亲自作出批示后,将结论送丁玲。批示说:“这是中组部几次审查后对你的结论。请你保存一份。”

学哲学

1941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检讨党的历史上特别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的政治路线问题。会议标志着延安整风运动的到来。

1942年元旦,中共中央在杨家岭举办新年团拜会。陈云发言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已二十多年,经历了各种严峻考验,有成功,有失败。现在看来,最大的成绩就是我们党培养出了一个领袖,我们选择了这个领袖,他就是毛泽东同志。”邓力群后来回忆说:“陈云同志这么说,给我的印象特别新鲜,因为在以前没有听到过这样单独地提领袖毛泽东。”

从莫斯科回来之后,陈云曾经三次向毛泽东请教:过去自己也犯过错误,犯错误的原因是否因为经验少?毛泽东说,不是经验少,是思想方法不对头,要学哲学。

按照毛泽东的指点,陈云花了很多时间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著作。他还要求中组部的干部也组成学习小组,并经常检查大家的学习笔记。在这个过程中,他形成了影响其一生的15字工作方法: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

离开中组部

1942年6月2日,中共中央总学习委员会正式成立,毛泽东任主任,康生任副主任,陈云是委员之一。

1943年3月,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决定,因身体原因,陈云暂时休假3个月。结果,休假持续了将近1年。期间,发生了“抢救运动”。

本来,按组织程序,干部的档案资料由组织部门掌握,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接受党组织的审查,如发现敌特嫌疑,再移交社会部等保卫部门进行查证和处理。但中央社会部部长康生提出,“整风必然转入审干”“审干必然转入肃反”。

1942年,康生制造了三起特务案——张克勤案、吴南山案和王实味案,利用这三个尤其是后两个案件,攻击组织部门的审干工作。吴南山案牵扯出戴笠训练一批青年潜入陕甘宁边区从事特务活动的事件,康生因此宣称延安“特务如麻”。王实味案也是他越过中组部直接制造的。

这期间,他当上了党与非党干部审查委员会主任,名正言顺地获得了审干权。他指责中组部:“坏人那么多,你们组织部是怎么搞的?”称中组部在审查干部问题上“右了,太宽了,使得特务钻到了我们党内”。根据他关于“各地党政军民学机关中已被打入了大批的内奸分子”的报告,中央随后成立了反内奸斗争专门委员会。延安整风运动发展成“抢救失足者运动”。

解放后,曾做过陈云秘书的李锐调任湖南省委宣传部长,看到了被当地公安系统缴获的唐纵(戴笠的二把手)日记。唐1942年8月23日的日记写着:“现在延安的情况很乱……可惜我们没有一个内线。”曾在抢救运动中被关押一年多的李锐大吃一惊,才知道 “特务如麻”之说完全是无稽之谈。

陈云休假结束后,并没有回到中组部。

1944年3月,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中央政治局决定调他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西北财经办事处副主任兼政治部主任。

从此,陈云由组织工作转向了财经工作。他全力投入新的工作,从操持陕甘宁的“小摊摊”开始,逐渐成为中共的头号经济专家。新中国成立前夕,他出任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统一领导全国的财经工作。

猜你喜欢

中组部丁玲陈云
基于大数据分析与审计的关系研究
丁玲的幸福婚姻
中组部在汉首次成为独立机构
My plan for new term
中组部划拨1.808亿元慰问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
丁玲的主要作品
丁玲噩梦一场
她同时与两个男人同居,一生经历四个男人,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TransitivityandCharacterization:AnalysisonDickinTenderisTheNight
陈云令人起敬的“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