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圣地亚哥治霾进行时

2015-05-14刘禹彤

中国新闻周刊 2015年25期
关键词:环境部圣地亚哥智利

刘禹彤

6月21日,在智利圣地亚哥进行的巴西对阵委内瑞拉队的美洲杯C组最后一轮比赛中,雾霾笼罩着整个比赛场地。从看台一侧望向百余米外的另一侧,都不是十分清晰。现场观战的罗纳尔多和巴西足协官员不得已只能戴上了医用口罩。

热情的智利球迷一边吃着烤肉,一边为球队加油。只是,这一习惯会使恶劣的空气状况雪上加霜。政府不得不敦促球迷暂停烧烤,以避免污染持续恶化。

美洲杯此时激战正酣,而举办国智利的空气质量显然已经影响了这届赛事的顺利进行。圣地亚哥大学教授路易斯·迪亚斯表示,雾霾天气将影响球员表现,污染水平已经对人体非常有害,应当停止户外运动。

圣地亚哥的空气雾霾PM2.5浓度指数已经达到500,属于重度污染。在此期间,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大区政府宣布全市进入“环境紧急状态”,这是1999年制定环境污染法案后的头一遭。

这次共有七场美洲杯球赛在圣地亚哥进行。虽然还没遇到球队投诉,但圣地亚哥大区区长克劳迪奥·奥雷戈无奈地表示:“如果这周还不下雨,圣地亚哥将面临40多年来最干旱的6月。就算采取了紧急措施,也达不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为确保圣地亚哥市居民的健康,首都大区政府宣布,在6月22日对大区内的汽车实行尾号限行,届时尾号1至4的汽车从7时30分至21时禁止上路行驶。包括工厂和锅炉在内的上千个污染源也将关闭。

环境紧急状态是智利空气污染预警的最高响应级别。据了解,圣地亚哥市的空气质量已经大大超标,达到了最严重的六级污染程度。克劳迪奥·奥雷戈表示,“糟糕的空气质量已经危及了儿童和老人的健康。圣地亚哥的空气是有史以来最差的。”

减排新方案

6月23日早上7时30分,圣地亚哥城区交通状况与往常相比出奇地顺畅:高峰期交通远不如平时拥堵,地铁上却比平时多了大约3.5万人。圣地亚哥的公交车在这个时段搭载了多达20万名乘客;到了中午11时左右,公交车依然客满,而平时在这个时间段乘公车的人寥寥无几。智利政府内政部长也因为限行,骑单车上班。

这个罕有的情况之所以发生,是由于空气预警发布之后50万辆机动车被限制出行——这个数字占到圣地亚哥汽车保有量的27%。但也有司机反其道而行之。警方共查处了307例违规出行的车辆,违章车主需缴纳65000比索的罚款,约合人民币650元。

交通限行只是圣地亚哥政府在明年新政出台之前的应急措施之一。当前,新的治理方案已在酝酿之中。

在连续两日遭遇空气质量预警之后,智利环境部表示正在加快制定新的治理雾霾的计划,预计将在2016年实施。新的减少污染的计划将聚焦在三个方面:交通、木材取暖以及工业排放。计划起草工作将在今年11月完成,最终将在2016年内实施。

智利环境部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司相关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将是一个着重减少高污染排放的计划。计划制定前,政府首先明确了PM 2.5的排放污染源头来自三个方面:其中车辆尾气造成的污染占到41%,家庭木材炭火取暖带来的污染占到36%,而工业排放只占到11%。

新计划将着手整治污染最严重的方面——汽车尾气排放。圣地亚哥大区将限制卡车通行,强制安装尾气过滤装置。市区将划出一些只供通行公共交通车辆的区域。同时,相关部门还将严格审查私家车是否有绿色环保标志,所有问题车辆必须送到汽修厂检修。

其次,针对家庭燃烧木材取暖这一污染源的处理问题,政府有可能将出台措施,永久禁止使用木材取暖。目前,只有在政府发布空气污染预警时,人们才停用炭火取暖。由于监管不力,间歇性的禁用政策并无立竿见影的效果。

日均经济损失超过800万美元

圣地亚哥实施环境应急预警之后,大部分工业固定排放源被叫停。而这些措施无疑使智利6月份的经济指标受到拖累。

经济学家托马斯·弗洛雷斯指出,受减排措施影响,6月的经济增长指标将会达到1.8%,而非原先预测的2% 。而这仅考虑到目前已记录在案的关停措施,如果再叠加上未来几周内可能出现的其他紧急事件,经济的负面影响还会进一步加深。

智利工业生产促进会主席埃尔南埃尔南估算,由于首都圣地亚哥的工业生产几乎占全国总量的一半,而圣地亚哥大区的工业日均产值大约有5500万美元。如将关停的污染源的数量与日产量直接挂钩,测算出的日均经济损失将超过800万美元。

智利钢铁及金属工业协会主席胡安·卡洛斯指出,因节能减排导致停产的工业企业中,45%是智利钢铁及金属工业协会成员。该数据还不包括关联的服务公司或贸易商。

智利华商联合总会常务副秘书长、智利华人作家包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对智利这样一个非工业化国家,治理污染的举措对工商业的影响并不像中国这样以工业和制造行业为主的国家那么大。但是,预计在明年推出的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将对原本并不发达的智利造成一定影响。

不过,智利政府及社会都十分清楚,不能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包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智利,基本上不存在如何平衡环境改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如果两者之间产生矛盾,政府及民众的态度很明确:不能为经济增长牺牲环境。

“国家机构不会为利益受损企业买单。”前述智利环境部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智利这样一个完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如果企业需要政府扶持,可以提出要求,但是政府在这方面能做的十分有限。”

盆地里的焦虑

环境紧急状态是智利空气污染预警最高响应级别,意味着空气质量指数达到500这一危险的重度污染水平。

圣地亚哥上一次进入环境紧急状态还是在1999年。这一“最高警戒”将持续24小时,如果环保部门认为空气质量没有改善,可以延长。

包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从1999年至今,智利政府一直致力于对具体的污染源的专项治理。比如,1999年6月,智利政府针对国家铜矿公司萨尔瓦多矿区及附近地区的污染推出专项治理条例;2000年1月国家成立环境部,取代一直以来履行环保职能的国家环境委员会,并于同年推出针对首都地区空气污染治理条例;2001年10月,国家环境部颁布针对智利国家铜矿公司所辖矿区——世界上最大的露天铜矿丘基卡马塔矿区及周边地区的污染的专项治理方案;2007年首都政府推出圣地亚哥新交通计划,废除尾气排放超标的老式公交车,改用新型公交车。

这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包括圣地亚哥在内的智利所有城市的空气质量。但是,随着最近十年经济发展,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工业发展也突飞猛进,加上全球气候异常,圣地亚哥冬季降雨逐年减少,空气污染问题一直未得到根本解决。

圣地亚哥空气污染的最根本原因,是该市地处四面环山的盆地,其地理环境很像中国的兰州市。对于世界上任何国家来讲,治理四面环山且是海拔三四千米的城市污染都是“老大难”问题。加之圣地亚哥冬季无风,降雨每年只有360毫米;而夏季虽然少雨,但是会刮风。通常,首都圣地亚哥春夏秋三季空气质量相对较好,而冬季污染最严重,在缺云少雨的情况下,可吸入细颗粒物累积,最终把圣地亚哥罩在了浓得化不开的雾霾里。

而其他几个小城市的污染,主要是市民冬季使用木材取暖造成的。包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因为这种污染只有到了冬季才会连续发生,无论是时间的持续长度还是对市民的伤害,其实并没有达到像中国北京那么严重的程度。

车辆限行一直以来都是减少空气污染最主要的举措。当2016年新计划实施之后,限行仍将是主要措施。

“圣地亚哥拥有比较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这会把市民出行不便减少到可以接受的程度。此前,圣地亚哥的空气预警以及限行从未连续超过三天。这次雾霾之所以引起大家重视,就是因为政府连续三天发布了空气污染预警。”包容说。

6月22日,雾霾笼罩的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摄影/Ueslei Marcelino 图片编辑/陈俊丹

猜你喜欢

环境部圣地亚哥智利
《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人物性格研究
欢迎回家
老顽童
韩媒:追加部署“萨德”或在本周
卡斯特罗骨灰循“进军哈瓦那”相反路线行进 落葬圣地亚哥
孩子成胖墩,父母遭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