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晓明:业界标杆倒地
2015-05-14
7月12日16时35分,中纪委官网发布消息称,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奚晓明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对于奚晓明被查的原因,流传较广的一个版本是,奚干预了山西前首富张新明的一桩标的额达80多亿元的案子,并接受了对方的利益输送。媒体列举的证据有以下几条:一、该案的判决疑点甚多,2012年最高法对该案作出终审判决后,包括梁慧星在内的民法大家对其提出质疑,梁慧星称其为“糊涂的判决”,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教授谭启平则称其为“几十年来看到的最荒唐的判决。”但在2013年下半年出版、由奚晓明主编的《最高人民法院商事审判指导案例:公司与金融(2012)》一书,依然将该案收入其中;二、张新明在该案的代理律师李飞,是奚晓明在吉林大学的同学;三、该案由最高法民二庭审理,而民二庭属于奚晓明的管辖范围。
很多人喜欢拿奚晓明和2008年落马的黄松有做比较:二人都是法学博士,都是最高法副院长、二级大法官,又都被称为学者型官员。如果奚晓明因同学关系干预审判的传言被坐实,则两人的相似点又会增加一条:都与律师结成利益同盟,并最终栽在这种关系上。
而两人的一个最大区别,是黄松有落马时51岁,奚晓明则已61岁。前者尚处于事业的上升期,而后者已到了退休年龄。年龄差别带来的可能的变化是,后者可能会在仕途终点之时,提高权力出租的主动性。落马前,奚晓明已在最高法副院长的位子上坐了11年。
7年间,两位在中国司法界拥有巨大影响力的最高法副院长落马,让人对这道“公正最后防线”的有效性疑虑重重。而一旦“最后的防线”形同虚设,公正将无处安身。而基于两人落马前在业务上的标杆形象,其对司法系统的潜在影响无法估量。奚晓明落马后,有人已经开始讨论,之前由奚做出的大量司法解释,是否还能继续适用。
如果拿司法系统和行政系统比较,会发现无论在腐败的机会还是监督的有效性上,两者在制度设计上均没有多大区别,即两者均面临大量的腐败诱惑,而相应的监督措施却难以落到实处。
但两个系统腐败的社会成本却有所不同。行政官员腐败时,民众还可以寄望于从司法系统获得补救,所以依然会抱有希望;但若司法腐败,就会动摇民众对最终获得公正对待的信心。而司法机关的高层官员落马,则会打击民众对整个司法系统的信心。
这个逻辑,有点像一旦纪委系统出现腐败,民众就会对反腐的效果存疑一样。作为最后一道防线,法院和纪委除了自身的角色外,还被民众赋予了道德卫士的角色,这两个职业的从业者的瑕疵,会削减民众对整个体制的信心。
而要加强这个“最后的防线”,方法无非是两个:一是自律,二是他律。前者的路径是找到那些将追求正义的价值置于谋取个人私利之上的人,后者则要通过制度的设计,让司法从业人员不得不成为正义的维护者,或者至少不让其走向反面。
你支持养老金入市吗?
7月13日,养老金入市方案结束公开征求意见,养老金离入市更近一步。新规也给养老金入市设定了一条“红线”: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基金资产净值的30%。预计将有约两万多亿元资金“整装待发”进入投资运营。政策具体落地实施可能从2016年才能开始。
如何防范幼儿园教师性侵幼女?
宁夏灵武市秀水梁村,12名4至6岁的幼女在村里的幼儿园被教师黄振辛性侵。黄振辛多次实施性侵行为时,现场还有其他学生。因父母长期在外,一年多时间里,孩子的很多征兆被忽略。报警的家长田超一开始也不相信自己曾经的老师会做出这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