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鲜肉”养成记

2015-05-14万佳欢刘禹彤

中国新闻周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小鲜肉鹿晗鲜肉

万佳欢 刘禹彤

林更新。摄影/CT

演员林更新第一次听说“小鲜肉”这个词是2014年下半年:在一些粉丝和媒体眼里,他自己就是一块“小鲜肉”。

他有点不好意思。“我都27周岁了……”林更新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如果是三四年前刚出道,这个词用我身上还比较合适。”

林更新1米86,简单穿一件T恤,干干净净,比镜头前显得更瘦。虽然已经是个“年纪偏大”的85后,但他仍然符合很多粉丝对“小鲜肉”的想象:瘦、白、高,年轻、稚嫩、健康,颜值高,有活力。

这个互联网新名词的字面意思是青春、男色和欲望,即使带有这样的歧义,它几乎也已成为一个社会审美的风向标,代表了当下年轻人——尤其是姑娘们——对男性形象的主流想象。

两年来,“小鲜肉”和一批符合它指涉的男星以惊人的速度在内地娱乐圈集体走红。2013年,“小鲜肉”开始出现在电影《小时代》、选秀节目《快乐男声》和于正的电视剧里;2014年,《古剑奇谭》捧红了李易峰、陈伟霆,两位前韩国偶像组合成员鹿晗和吴亦凡从互联网大数据中异军突起,本土正太组合TFBOYS则成为姐姐和怪阿姨们的追捧对象。在今年首次登上福布斯中国名人榜的15位名人里,竟然有9个“小鲜肉”。与他们背后的互联网和粉丝时代一起,这拨新偶像正在成为一个现象级话题。

偶像脸,穿越剧和青春片

在同一批鲜肉少年中,四年前走红的林更新算得上“资深鲜肉”。

2011年9月,他参与演出的电视剧《步步惊心》在湖南卫视播出。那一晚,他的微博粉丝一下子涨了50万。

《步步惊心》是由网络穿越小说改编的古装电视剧,林更新在里面饰演康熙皇帝众皇子中最年轻的十四阿哥。对于一个普通东北男孩的生活而言,这个角色带来的变化是惊人的。此前拍《轩辕剑》时,他从兰州飞上海,“一个人提着三个大箱子坐经济舱”;《步步惊心》播出后,他前往录制《快乐大本营》或者别的节目,清一色坐头等舱、住五星酒店;酒店房间不是标间,而是套房。

不久后,他第一次受邀参加一个商业活动。一辆跑车把他接到活动现场,他刚整理好西装下车,媒体就围上来问这问那。透过一群保护他的保镖,他发现竟然有那么多相机在拍自己。“那时候,我头一次感受到我红了。”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拍摄《步步惊心》之前,林更新还是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学生。跟很多同学一样,他必须自己花一两个小时搭地铁、倒公交,跑剧组、投简历。但幸运的是,林更新天生一张偶像脸——很多网友评论,他的长相是“胡歌和何润东的混合体”。2009年,青春文学作家饶雪漫曾挑中他给自己的小说《左耳》当“书模”;时尚杂志业内人士评价,他是“比模特还容易造型的艺人”。大学期间,上海唐人影视公司来学校找苗子,虽然当时他们想要女生,但看到林更新之后,还是留下他的电话,跟他签约。

唐人影视凭借制作古装偶像类电视剧起家,拍过业内首次改编自网络游戏的电视剧《仙剑奇侠传》。他们明确地将主要收视群体定位于年轻观众,旗下艺人包括胡歌、刘诗诗等偶像明星。签约后,林更新很兴奋,“有很多同学羡慕,”他说,“在上海我们接触不到北京那么多影视公司。我觉得唐人是个大公司,拍过很多古装片。”

《步步惊心》是唐人影视给他的第二部戏——第一部戏是另一个古装片里一个重要角色,可只拍了一周就黄了,遭遇换角。这件事对他刺激很大, “自己是不是没有天赋演戏?” 他想过不干了。

得到“十四阿哥”一角后,林更新压力更大了。开机后第一天拍摄,他只有一场戏,但拍前三四天他就开始睡不好,每晚拿着那一小段台词不断重复,生怕自己把握不住这个机会,再被换掉。

“《步步惊心》是我最用心、付出努力最多的一部戏。”他说,“我每一天都绞尽脑汁在琢磨戏。”对于“成为怎样的明星”这个问题,他根本没想过,“就想把戏拍完”。

当时,内地穿越剧正处于最火爆的时期——在高收视和高人气的《宫》播出后,仅2010年宣布开拍的穿越剧就达16部之多。林更新幸运地赶上了这波穿越剧热潮,一炮而红。

之后,中国电影市场一年比一年好,他很快得到了向大银幕进军的机会。《步步惊心》播出没多久,徐克要找一批年轻演员拍《狄仁杰》,最后看中了林更新,“我估计当时徐克导演没看过我演的作品。”林更新说,“他当时应该就是想选合适的新人。”

这个机会来得比他的前辈们快了许多——邓超演了四五年电视剧,才得到机会出演第一个有影响力的电影作品《集结号》;而1998年出道的黄晓明,直到2006年才出现在大制作电影《夜宴》里。

第一次拍大导演的电影,林更新有顾虑:这么厉害的一个团队,自己会不会拖后腿?他很认真地问徐克,“我需不需练武术?”后者回答:“不用了,你的角色不会打。”

《狄仁杰》上映后获得6亿票房,“没我什么功劳,我只是沾光了。”林更新说。后来,他以片中的沙陀忠一角获得第3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人奖提名。

而与此同时,林更新又赶上了另一波电影热潮:青春片。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致青春》和《小时代》系列之后,华语青春电影屡屡取得票房佳绩,同一题材的电影受到资方热捧,而林更新这样的“小鲜肉”无疑是出演这类影片的合适人选。2013年,他在电影《同桌的你》中第一次担任男主角,这部主打青春、怀旧、爱情的小成本影片上映3天就票房破亿,最终票房是4亿6千万,这个数字连他自己都吓了一大跳。

2014年年末,人们发现,林更新参与演出的电影一共有四部,总票房超过13.5亿,在演员中仅排在黄渤和徐峥之后。他总结,“这是非常完美的一年。”

相比一些成熟演员,李易峰这样的“小鲜肉”人气偶像越来越得到电影的青睐,原因就在于他们身后庞大的年轻粉丝群体。根据4月19日中国电影家协会编撰发布的《2015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2014年,约4000万中国80后和90后(16至35岁的年轻人)以32%的人口占比贡献了超过77%的电影票房——高达230亿元;而核心观众群又以女性观众为主,在年龄上偏向90后的年轻群体。这一年龄段的大部分观众有着十分明确的观影目的:粉明星、找共鸣。

为了保证票房,文艺片《失孤》找来了26岁的井柏然,跟刘德华一起给票房上“双保险”;《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有25岁的吴亦凡;《左耳》找了23岁的欧豪、24岁的杨洋;张艺谋3D新片《长城》的演员则包括彭于晏、郑恺、陈学冬、林更新、鹿晗、黄轩、王俊凯,组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小鲜肉”群。

互联网造就“小鲜肉”

对“小鲜肉”们而言,网络社交平台是累积粉丝的重要渠道。

虽然一些人评价综艺节目里的林更新有一些拘束,但他在微博上的表现却十分符合当下大众对新时代明星的要求:装傻、卖萌、犯二、扮丑、自黑。宣传《同桌的你》时,他甚至曝出自己在大学时代的外号是“林狗”,于是现在所有人都称他为“林狗”。

他觉得“好玩”,因为“发出来别人也觉得好玩”。“我不刻意耍帅。”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维护偶像的形象很累。你出门丑到一点点都不行,连烟都不能抽。我不在乎别人知道我抽烟。”

此外,他在微博上跟王思聪频频互动,双方都赢得大量粉丝——有人说,他们在微博上做了“捆绑营销”。

在微博上,粉丝们能得到自己偶像的一手信息,更能产生亲近感。李易峰就常常会在微博上看粉丝留言,“很多时候一些好的或者不好的,他们的讨论都是第一时间的,我会(在网络上)看到他们的想法和意见。”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很多粉丝给我取名叫‘网瘾少年,哈哈。”

“新偶像们都比较接地气。”“软肚皮兔叽”总结说。她也认为自己的偶像陈伟霆是个“微博狂人”,“天天在微博上点赞回复评论我们。”

除了人数最多的微博,粉丝们的沟通平台还包括贴吧、QQ群、B站(弹幕视频网站bilibili)或者天涯、Lofter等等。“十月F5”是林更新吧吧务,她每天都得负责进行吧内日常维护,搬运新闻,管理贴吧的微博,上传跟林更新相关的新闻和图片等等。没事时,她整天都会泡在贴吧、微博和QQ群里。

林更新现在的微博粉丝已经超过2600万。“他们(粉丝)没有过多地影响过我,左右不了我太多。”林更新说,“我不会因为他们说你要拍什么样的戏,我就拍什么样的戏。”

但是,粉丝数量和网络人气如今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衡量明星商业价值的标尺。一些“小鲜肉”甚至是在没有著名娱乐作品的前提下,活生生被粉丝们从网络上捧了出来。

2012年到13年,来自重庆的12岁男孩王俊凯和11岁男孩王源先后翻唱了《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洋葱》《安静》等流行歌曲放上网络,前两首经过原唱范玮琪和五月天阿信转发后迅速走红。粉丝们发现,两个男孩是北京时代峰峻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的练习生——这家公司借鉴了日韩的“养成系”造星模式:“培养偶像从娃娃抓起”。公司除了希望从小培养艺人,还希望培养一群陪伴艺人长大的粉丝。

而王俊凯和王源在网上的突然蹿红让公司也感到意外。他们提前了自己的“T F家族计划”,再加入另一个出生于2000年、擅长舞蹈的易烊千玺,在2013年暑假正式推出了TFBOYS组合。

这个组合在没有通过大众传媒推介的情况下大获成功。虽然三个小男生颜值高、学习好、又萌又乖,但业内普遍认为,他们的走红原因在于经纪公司的互联网思维和讨巧的营销方案。粉丝对三个小男生的狂热令人吃惊:一条冲刺中考的微博被转60万次,他们《魔法城堡》MV上线时,一举超越《最炫民族风》保持多年的MV点击纪录。根据新浪娱乐的调查,他们的大部分粉丝是25岁以下的年轻女性。

另一个极致案例是1990年出生的男艺人鹿晗。这个北京男孩在韩国留学期间被韩国SM娱乐公司星探发掘,成为EXO组合成员。之后,一些组合的演唱视频使他出其不意地在网上走红。粉丝们认为他“长得帅、唱歌好、跳舞赏心悦目”“有着孩子的纯真”“不管任何事都全力以赴”“漂亮,可爱和童颜”。一位网友这样描述自己喜欢鹿晗的原因:“他拥有着美丽的脸庞,如同外星球来的一般。他的身体很纤细,但是非常柔和。”

随后,粉丝的热情急速增长——在与韩国方提出解约并回国发展后,鹿晗的国内首场品牌活动黄牛票价格竟然被炒到每张一万元;而最终因为粉丝来得太多,活动临时取消见面环节。从2012年4月到现在,他的个人社交平台上一共只有60余条微博,而单条评论数动辄数十万条;2012年9月,他转发了一条曼联足球队的视频,虽然微博本身的内容看起来跟娱乐、时尚或八卦毫不搭界,但其评论数现在已经达到惊人的4222万条,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就算是微博女王姚晨最火的微博,评论数也不过40多万条——这个数字现在仍在不断上涨,因为“鹿饭(鹿晗粉丝)”们每天都会习惯性地去那条微博下向鹿晗问安,甚至互相聊天。

在没有知名作品的前提下得到超高人气,这是传统造星模式所不可想象的。目前,鹿晗除了参演电影《重返20岁》和《长城》,还成为广告商热捧的对象,这样从社交媒体实现粉丝聚集,再到大众媒体关注、参演影视产品的模式,已经颠覆了以往惯常的偶像明星造星路径。

对此,财经作家吴晓波评论,“这是一个正在发生的、非常有趣的事情:一种新的互联网造星模式开始冲击中国的娱乐经济。”

这些由粉丝带热的新艺人对业内资源的依赖并不太高,因为粉丝才是他们的生命线。但现在许多人已经在探讨,“小鲜肉”如何“保鲜”?作为娱乐偶像,他们能红多久?

现在,林更新已经想摆脱观众对自己的“偶像”定义。他对“小鲜肉”并不排斥。他这样理解,“鲜肉就是‘新鲜的面孔,不是说这个人有多年轻。” 但现在,有人在他上台前说“现在有请‘小鲜肉登场”时,他还是会调侃,“这块肉已经被水煮过了,过几年就牙碜了。”

“我享受走到哪里‘大人们能认出我来,记得我演过哪个戏。我喜欢观众说‘你演过的那个戏特别棒。我喜欢男性观众喜欢我。”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如果转型,‘掉粉是肯定的。刚出道那会儿,我可能还会担心自己出席活动时形象是不是光鲜,但后来我觉得,戴着偶像的帽子不是一个长久的生存方式。”

林更新希望通过不同的作品和角色实现转型,他表示,自己不在意“造型是不是时髦、漂亮”。但他认为,现阶段还是得“累积一些商业片”。目前,他已经被张艺谋选入史诗新片《长城》剧组,另外,还接下一档2016年的开年大戏《武神赵子龙》。并且,在2015年3月,林更新工作室建立,计划涉足艺人经纪和影视制作领域。“你得有资本了再去玩艺术。”他打了个比方,“没钱玩艺术会把自己玩死。只有有钱人才能去享受艺术。”

猜你喜欢

小鲜肉鹿晗鲜肉
“钉”义自己
港台不感冒“小鲜肉”
进击鲜肉
快问鹿晗
鲜肉长得对还不如穿得对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