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贸区势不能挡

2015-05-14孙小林

中国新闻周刊 2015年18期

孙小林

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大概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所有经济领域改革的通用路径。自贸区也不例外。

随着这点、线、面的变迁和升华,人们也逐步意识到,自贸区在倒逼改革,非新一轮政策普惠。而这一认知以前是不可能的:自贸区刚获批时,外界普遍将自贸区看作是又一个“优惠”高地,这是一种亟待破除的惯性思维。

两年多以来,随着广东、福建、天津自贸区的获批以及方案的公布,外界终于彻底明白了,这是又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且润物细无声。

仔细分析,起源于自贸区的这场改革倒逼有两个维度:其一是倒逼国内其他地区的改革,这些地区有长期的路径依赖,传统“傻大粗”的发展方式过度依赖粗放投入;其二是政府职能改革,构建新的经济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

当然,准确地讲,自贸区倒逼改革不如说成是开放倒逼改革,因为此轮设置自贸区并推进的改革大部分都是构建符合国际惯例的经济环境。只不过,由于自贸区是此轮开放的核心和主要试验田,所以说成自贸区倒逼改革也不为过。

首先,自贸区倒逼国内其他地区改革。

回顾历史并纵观国内其他地区,地方政府竞争模式曾经是中国奇迹的动力之一,这种地方官员政绩推动下的区域竞争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但是伴随着地方政府日益介入市场,政府本身也越来越像一个公司,通过大投入、大投资来促进发展。事实证明,这种模式在新形势下已经难以为继。

同时,地方政府注重的发展模式伴随着污染、高能耗的生产模式,带来巨大的生态挑战;同时,随着第三产业发展,传统的地方政府管理和服务模式更适合工业化的中国,远远不能顺应第三产业发展的需求。因此,无论从官方到民间都已经意识到,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到改革的时候了。

地方政府依赖过去的发展模式惯性地走下去,这种路径依赖没有动力自变,非外力不可。

所以自贸区的设立和运营对于地方触动将越来越大。地方政府会发现,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积重难返,但自贸区正在进行的体制改革将带来改革红利,不跟随改革红利就会落伍,由此形成了各地竞相申请自贸区的盛况。

即使认为本地区可能申请不上自贸区的省份,目前也正努力复制上海自贸区形成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比如说,尚未有自贸区的山东、安徽等省发出通知,全面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

其次,自贸区倒逼政府职能的转变。

上海自贸区《方案》开宗明义:“试验区肩负着我国在新时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重要使命,是国家战略需要。”

其中的关键词可以总结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这是国家战略需要。

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强调先行审批,而国际通行准则是强调事后监管。这种理念的区别对于企业的影响极大。

而这只是政府职能需要变化的一个方面,旧的经济体制模式已经暴露出诸多问题,中国目前迫切需要构建一种全新的管理规则,而新规则注定只能在核心区域之外的边缘地区诞生,自贸区提供了这样绕开旧体制钳制的可能。

自贸区在政府职能改革上将尽力建立符合国际化和法制化的全新管理机制,实验成功将逐步推广到了全国。

这就是自贸区倒逼改革、开放倒逼改革的战略意义。

但是,这次倒逼改革并非想象中的那般容易,有三个因素必须考虑:一、地方发展模式和路径的惯性不是一下子能够扭转或者中止的,在此轮央地关系正微妙博弈中,只能慢慢调整;二、现在稳增长压力较大,很多时候改革在地方可能会被让位于发展,这点也值得警惕(比如最近大家关心的62号文被暂缓,可以看成是这一方面的体现);三、自贸区改革对于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影响很大,可能会影响到部分部门及其下属的利益,因此存在一些挑战。

以第三点为例,在自贸区内试点的各级工商、质监、税务部门实行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改革,地方对此就有疑惑,很多地方是把工商当作入口的,那以后税务和质检是不是功能被弱化了?这些问题在现实中都将逐渐显露出来。

无论如何,自贸区所代表的开放和改革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对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具有样本意义。因此前进途中的各种障碍都无法延缓自贸区这个先行者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