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洞穴”

2015-05-14徐迅雷

杂文选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洞穴

徐迅雷

2014年12月3日是中国当代思想家、经济学家、会记学家、历史学家顾准辞世四十周年纪念日。顾准先生是中国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第一人,著有《希腊城邦制度》、《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顾准文集》、《顾准日记》、《顾准自述》等,对革命胜利后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地思考和探索。先生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他的著作和思想,更重要的是,他为我们留下了一种卓尔不群、独立思考的精神。(《联谊报》)

顾准是被上帝吻过大脑的人。“地上不可能建立天国,天国是彻底的幻想;矛盾永远存在,所以,没有什么终极目的,有的,只是进步。”在那个黑暗的年代,仅此一语,就能惊天地泣鬼神。“今天当人们以烈士的名义,把革命的理想主义转变成保守的反动的专制主义的时候,我坚决走上彻底经验主义、多元主义的立场,要为反对这种专制主义而奋斗到底!”如今我们都已知道专制独裁是人类最大的反文明,而顾准在1973年就发出了铿锵之语。在更早的1957年,他发表了《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提出“由企业根据市场价格的自发涨落来作出决策”,比一般人的认知早了三十多年,他是真正的“市场经济第一人”。

顾准曾经“顾不准”。他是自觉走上革命道路的,在那条路道上,他都是以“失败”而告终的。失败的原因,有其个人性格的内因,也有体制环境的外因。然则,革命队伍中的最终“失败”——在“三反”运动中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开启了他的反思之路。赫鲁晓夫秘密报告所产生的“幻灭”感,反右运动中被划为右派的政治定论,最终使顾准把理论的反思和探索,看成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只可惜,思想者的“安身”注定是“安不了身”。

看看顾准“逢5”的年份,历史的投影浓厚而清晰:1915年7月1日,在上海出生;1925年,十岁时小学毕业;1935年,二十岁的他参加了“一二·九运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5年,三十而立的他在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55年,四十不惑的他又入中央党校学习;1965年,半百之岁,他被第二次划为“右派”,下放到北京郊区周口店监督劳动,没人知道他会不会变成北京猿人;1975年,六十岁,他已经不在世上了,在前一年的12月3日,他因肺癌晚期病逝于当时的反帝医院(协和医院)。

2014年,即顾准辞世四十周年;而当年艰难出版的《顾准文集》,迄今也已二十年。顾准以一己之力,承载了一个时代的思想分量。

古希腊哲人柏拉图的“洞穴”比喻,简直就是顾准那个时代的现实:有一个很深的洞穴,洞口一条路斜向洞中,洞里有人被捆绑在洞穴底部,背向洞口,头不能转动,眼睛只能看着洞壁,壁上的投影影影绰绰。只有那个走出洞穴的自由囚徒,看到了以前自己所处的洞穴状态……智者才能感觉到自己处于黑暗的“洞穴”,唯有走出“洞穴”才有光明的可见光。然而,当他走出一个“洞穴”后,又会发现自己处在另一个更大的“洞穴”中!勇敢的智者,又开始走出“洞穴”新征程——走出“洞穴”,摆脱“洞穴”困境,是唯一的选择。

顾准,在著名学者、经济学家、会计学家、历史学家等一系列头衔之上,“思想家”是其最准确的称谓。蒋贤斌在《出走:顾准思想研究》一书中,以“出走”为核心意象,称顾准的一生为“出走的人生”。顾准有两次人生选择,一是走上革命道路,二是走上反思探索之路,这构成了他两次“出走”的人生。以“出走”摆脱“洞穴”困境,但与之相伴的则是磨难和孤独。尤其是第二次“出走”,他遭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苦难。为了度过苦厄、图谋生存,他曾卑躬屈膝、唾面自干,亦曾坦白交代、努力新生……因此,顾准的反思和探索,是在地狱般更大的“洞穴”里进行的。

在匪夷所思、难以想象的逆境中,顾准孜孜矻矻,以独立之思想从事学术研究;终其一生,顾准只顾真理,除此别无所求。顾准是用生命敲击真理大门的人。他宁愿承受苦难,也要解决当下社会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言人所未言。他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对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哲学的探索,真正做到了“究天人之际、明内外之势、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就叫里程碑。

人类还没有真正走出“洞穴”。有形的墙推倒了,无形的墙还屹立着;有形的洞穴覆没了,无形的洞穴还张着大口。这,正是我们纪念顾准辞世四十周年的意义所在。

【原载2014年12月4日《联谊报·读书》】

题图   劫后亦能重生   丰子恺

猜你喜欢

洞穴
住洞穴的中华狼蛛
在黑暗洞穴“潜行”的生物
洞穴传奇
洞穴
动物知识猜猜猜
动人的“心”(环球360°)
鬼斧神工!世界各地迷人洞穴大盘点
就当那是一阵风
溶洞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世界最深的洞穴 深度超过2197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