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钟长鸣

2015-05-14孟宪歧

故事林 2015年4期
关键词:道士鬼子

孟宪歧

1990年10月8日,台湾宜兰县云淡风轻。来自大陆的“夕阳红”旅游团一行18人,正在此地观光。大家都为这里秀丽的风景和淳朴的风土人情所吸引,精心选购着当地的一些土特产品。

家住冀北滦城的赵燕华,年龄七十多岁了,但依旧风姿绰约,气质高雅,看上去也就五十多岁的模样。她跟着大家东瞅西看,突然,一个“滦城旧铺”的招牌吸引了她的视线。她毫不犹豫地走进这家店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柜台前,热情地说:“欢迎您光临!”说的还是一口纯正的滦城话。异地他乡,能看到家乡的名字,还能听到乡音,这让赵燕华心中顿生一股暖意。她朝老人望了一眼,只这一眼,就让赵燕华尘封已久的记忆闸门,瞬间便汪洋恣肆。她哆嗦着嘴唇,惊异地问:“你是苏静?”那老人也盯着她,嘴角抽搐,两眼放光,激动地说:“你是燕华?”老人过来要拥抱她,她赶紧后退两步,愤怒地说:“你居然还活着?你还没有下地狱吗?你害了林岩,你还我林岩的命来!”苏静摩挲着手,喃喃地说:“燕华啊,你听我说,你误解了,我不是你想象的那种人,林岩更不是我派人暗杀的。”

赵燕华泪光闪烁。她没想到,与这个曾经害了她的爱人,在她心中被诅咒了四十多年,死去了四十来年的宿敌苏静,竟然在这里不期而遇!

苏静也潸然泪下:“燕华,四十多年啦,我无时不刻地想念铜钟寺的韩大哥,想林岩兄弟,还想表妹和韩小,可我长上翅膀也飞不回去啊。我拼命挣钱,就是想回家,把铜钟寺修建一下,重铸铜钟,让警钟长鸣,不忘国耻,不忘历史。”

苏静说完,打开一个柜橱,取出一本发黄的书,对赵燕华说:“燕华,我不骗人的。你如果不信,就看这本书,这是大陆1961年出的一本《文史资料》,里面有一篇文章是在东北参加‘剿共,后来被俘的132师师长武仁写的,他把当年滦城枪杀八路军营长林岩的事件写得一清二楚。”

赵燕华狐疑地接过书,仔细看起来。

武仁在回忆录中详细写出了1945年春天发生在滦城国民党132师285团暗杀大屿山八路军营长林岩的经过。

“……1945年春天,我接到285团参谋长向远的密报,团长苏静准备宴请大屿山八路军营长林岩,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我立即派副师长张承连夜率师军法处前去,逮捕苏静、秘密处决林岩。这些年来,苏静多次拒绝执行消灭大屿山八路军的密令,而且跟他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是我们所不能容忍的。向远是我安插在苏静团里的一根钉子,他的任务就是时刻注意大屿山八路军的动向和监视苏静的行动。因为这几年,苏静与八路军走得太近,这不符合我们国军的利益。后来向远密报,行动很顺利,将林岩暗杀,把苏静囚禁。最后把一切责任都推到了苏静身上。张承和向远他们完成任务后,又连夜将285团从滦城撤走,目的是留给滦城一个谜团,嫁祸苏静。苏静被我派人押解送往南京。我于1947年夏天在东北战场上被俘,张承和向远都被解放军打死……”

看完这段文字,苏静和赵燕华两人抱头痛哭,尽释前嫌。历史的一幕幕画面在他们的回忆中鲜活起来……

冀北滦城北面10里,有一座窟窿山。半山腰有一个巨大的窟窿。山上有一座寺庙,叫铜钟寺。寺内有一口铜钟,夜深人静,滦城都能听到悠扬的钟声。据滦城县志记载,寺庙始建于明朝中期,到1939年,历经五百多年风雨后,铜钟寺已面目全非,重2000斤的铜钟被滦城的日本鬼子砸碎运走。

1940年春,铜钟寺来了两个人。壮年男人四十多岁,身材魁梧;男孩十多岁,面黄肌瘦是个哑巴。后来人们才知道,爷俩姓韩,来自山东平原县。父子从此就住在铜钟寺里,每日开荒种地。不久,韩家父子便张罗着重修铜钟寺。不知道韩道士从哪化缘弄来了大洋,不到半年工夫,便把铜钟寺修葺一新,并在铜钟寺正殿铸造了一口重达千斤的大铜钟。铜钟寺又续上了香火。

一天夜里,寺门轻轻响了几下,韩道士打开门,一个满脸鲜血的人站在门口气喘吁吁地说:“我是大屿山的八路军,叫林岩,进滦城侦察,被鬼子发现了,请大师救我。”韩道士忙嘘了一声说:“不要说话,快进来。”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韩道士就拿起扫帚,仔细沿途打扫着林岩昨晚留下的血迹,一直扫到三岔路口。

林岩被藏在寺内的地下室养伤,韩道士用草药为他精心治疗,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一个月后林岩伤口痊愈。临分手时,韩道士说:“兄弟,以后有啥事,就来我这里。八路军打鬼子,好样的。还有,滦城的鬼子一有啥动静,我就以敲钟为号,向你报警。”林岩问:“寺里就你父子二人,咋能了解城里鬼子的情况?”韩道士答:“别看这孩子是个哑巴,可他聪明着呐,能日行百里,你放心,你们为抗日连死都不怕,我为抗日做点事也是应该的。”

此后,就经常见小哑巴行色匆匆来往于滦城。而韩道士夜深人静时,总站在窟窿山,向滦城瞭望,他使用的是一种德国产的高倍军事望远镜。

林岩回到大屿山后,经常听到从铜钟寺传来的钟声,鬼子派人几次偷袭大屿山都无功而返,连八路军的影子都没见到。

铜钟寺的钟声,成了他们的顺风耳和千里眼。

1941年春,国军一个团悄悄驻在滦城北面的一条古木参天的大峡谷里,距铜钟寺仅一山之隔。滦城的鬼子在大佐米泽五郎的带领下,趁夜色进山围剿。鬼子的突袭行动被小哑巴得知,他抄近路赶回铜钟寺,韩道士敲响了铜钟,给大屿山八路军报了警。可隐藏在峡谷的国军根本不晓得钟声的秘密。韩道士对小哑巴说:“你拿上我的信,马上进山。”小哑巴吃个干粮喝瓢水,就又翻山越岭给国军报信。

半夜十分,峡谷里枪声大作。后半夜,小哑巴回来了,韩道士悬着的心才落下来。第二天,韩道士来到滦城,听人说,昨夜鬼子偷袭国军,吃了大亏,米泽五郎差点被国军给打死,损失了一百多号人。听到这个消息,韩道士心里感到一丝欣慰。

这天,韩道士正打扫庭院,一个穿灰衣服的男人走进寺来问:“您是韩大师吗?”韩道士答:“在下韩子玉。你是?”来人立即紧握韩道士的双手说:“谢谢大师深夜送信,救了我团,大恩大德必将后报。”韩道士惊讶地问:“你是山那边的国军?”来人答:“我是团长苏静。”韩道士立即拉着苏静的手说:“走,屋里说话。”

苏静告诉韩道士,他是张学良的部下的连长,西安事变后随部队到达安徽蚌埠。后来参加了台儿庄战役,一人击毙日军38名而被破格提拔为副团长,一年后擢升团长。滦城是他老家,家人都被鬼子杀死。韩道士听了苏静的话,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仰天长叹:“可惜我不能像你一样,驰骋疆场,杀敌报国了。”韩道士也告诉苏静,他父亲是北伐军的营长,牺牲了。那时他不满18岁,母亲把他送到太原读书。毕业后他参加了国军。他从一般士兵,当上了副师长。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消极抗日,让他寒心。他所在部队互相倾轧,让他更觉前途渺茫。师长为排除异己,嫁祸于人,准备秘密枪决他。后来在一位老乡的帮助下,他得以逃脱,毅然退出仕途,云游四方。他平生最爱两样东西,一个望远镜,一支勃朗宁手枪。望远镜是蒋介石亲自送他的,他视若珍宝;手枪是他作战时缴获的,用来防身。到滦城后,发现铜钟寺是个好去处,便把几十年的积蓄拿出来,为铜钟寺续上了香火。但他的家仇国恨未报,心有不甘,便寻找一切机会做一些为抗日出力的事。铜钟寺,就成了他跟抗日队伍秘密接头的交通站。

在韩道士的安排下,林岩和苏静在铜钟寺见面了。

此时,林岩已经成为大屿山八路军的营长。苏静对林岩很客气,完全没有国军那种盛气凌人的架势,林岩更是彬彬有礼。两人拜韩道士为老兄,苏静年长林岩5岁,三人以兄弟相称。苏静和林岩商定,两军要密切配合,选择时机,干掉滦城的鬼子。

那天,苏静和林岩乔装打扮潜入滦城。

苏静说:“今天我做东,请你吃滦城的驴肉包子。”

林岩说:“哪天,咱赶跑了小日本,我好好请你吃一顿我们平泉羊杂碎汤。”

苏静说:“我有一表妹,叫赵燕华,就住在滦城,可惜啦,人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啊。”

林岩听后没有多说什么。在一家饭馆,苏静跟林岩说:“你在这等着,我去找表妹,两年没见面了,邀她一起吃顿饭。”

林岩想说什么,苏静笑着说:“我办事有分寸,不会误事。”

时间不长,苏静领着一位漂亮的女人走进来。

林岩一看,眼睛立即亮起来。这女人好生面熟啊。

苏静对林岩说:“这是我表妹赵燕华,这是林先生。”

女人见了林岩,嫣然一笑说:“林先生好!”林岩连忙回答:“赵太太好!”

赵燕华又是一笑说:“自上次送林先生出城,有两个年头了吧?”

林岩微笑着答:“两年零两个月。”苏静坐在一旁疑惑地问:“怎么?你们认识?”

赵燕华绯红着脸答:“岂止认识?还差一点要了我的命呢。”

林岩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两年前,滦城商会会长肖大凯要召开各商户大会,捐资支持日本鬼子大东亚圣战。肖大凯是铁杆汉奸,上级决定除掉他,把任务交给了林岩,林岩决定借肖大凯开会之机行事。

那天林岩混进滦城来到会场。肖大凯刚登上主席台,林岩的枪声就响了,准确地击中了肖大凯的头部,看肖大凯倒地的瞬间,林岩才冲出了会场。

滦城内秩序大乱,全城戒严。

林岩左突右冲不得脱身,情急之下,他纵身攀上一处高墙,钻进了一户人家。这是一处十分讲究的四合院,一看就是有钱的主儿,有一个年轻的少妇正在门口东张西望呢。

林岩用手枪顶在女人的后背说:“不许说话,跟我进屋!”

女人头也没回,颤抖着领林岩进了屋。

林岩说:“只要你听我的,我不杀你。”

女人这才回过头来,战战兢兢地说:“我听你的,你可不能杀我。你要是杀了我,你就走不了了。”

林岩问:“这是谁家?”

女人答:“肖大凯家。”

林岩大惊:“你是肖大凯啥人?”

女人答:“我是肖大凯的女人。”

林岩暗想,真是冤家路窄啊!

林岩心里惊慌却不露声色,严厉地对女人说:“肖大凯是大汉奸,早晚他会被八路军除掉的。”

谁知女人说的话让林岩摸不着头脑。女人说:“除掉他才好呢,我也好有个出头之日。”

后来女人告诉他,她叫赵燕华,18岁那年在滦城中学读书,被肖大凯看上了,但她誓死不从。肖大凯是滦城黑社会的头子,派一些地痞往她家扔手榴弹,让她家不得安宁。父母无奈只好领她远走他乡。不料,肖大凯买通土匪半路将她抢到山上。肖大凯假惺惺到山上求情,放了她父母,把她弄回家里强行奸污。几年来,她在肖大凯的淫威下,为父母安危,不得不强装笑颜,把一肚子的苦水和委屈咽下去。

林岩对赵燕华顿生怜悯之心。从她那双哀愁的眸子里,林岩看出了她的善良和纯真,知道了赵燕华说的是真心话,便说:“我是八路军,肖大凯刚才已经被我打死了。现在鬼子正在到处搜查我。”

赵燕华立刻说:“你放心吧,我家里绝对安全。来,你跟我走。”

赵燕华领着林岩进了卧室。让林岩躺在那张大床上,蒙上被子说:“他们是不会来搜索的。有人问,你就说是我家的亲戚。”

果然,鬼子巡逻队进了赵燕华家,往院子瞧瞧,就走了。

林岩在赵燕华家里呆了两天。等到第三天,肖大凯出殡时,林岩混在人群里,才随大家出了城。

一晃就是两年。此时此刻的赵燕华,粉面桃腮,与两年前满含凄苦的赵燕华相比判若两人,越发美丽动人。苏静说:“那我就不说了,今天我请客。”赵燕华说:“不,表哥,还是我来做东吧,今天又和林先生见面了,是缘分。再说,既然林先生是表哥的朋友,也就是我的朋友了。”三个人吃饭时,苏静见赵燕华总给林岩夹菜,便故意说:“表妹,也得给我夹点呀?”赵燕华说:“你自己夹,又不是外人,我才不管呢。”苏静逗笑说:“表妹你真是偏心眼儿。”赵燕华立刻绯红了脸说:“人家林岩是客人嘛。”

后来,苏静问林岩:“你家里有媳妇了吗?”

林岩摇摇头:“这兵荒马乱的年头,还说啥媳妇呀!”

苏静说:“我这表妹也够可怜的,她对你有意呢。”

林岩挠挠脑袋说:“我可配不上人家。”

苏静笑着说:“你要是有心思,我帮忙。”

苏静还真把这话跟赵燕华说了,赵燕华娇羞地说:“全凭表哥做主。”

后来,林岩又和赵燕华见过几次面,也就把关系确定下来了,两人约定,等赶走了小日本就结婚。赵燕华卖掉了家中许多值钱的东西,资助林岩。在赵燕华的资助下,林岩这个营的装备逐渐好起来,枪支和弹药都比较充足,战斗力也大大增强。

米泽五郎偷袭国军惨败,总想找机会报复。他经常身穿便衣,乔装打扮,领人到处搜集情报。

这天,他刚从滦城溜出来,就被在城门口观察动静的小哑巴发现了,小哑巴火速回铜钟寺报信。韩道士立刻向苏静和林岩的部队发出了信号。米泽五郎过去在滦城里,也听过这钟声,认为就是寺庙里正常的敲钟罢了。现在出了城,这钟声就分外刺耳。他突然决定要去铜钟寺瞧瞧。来到铜钟寺门口,刚要敲门,一回头发现了寺庙南面的窟窿山,很稀奇,就到了窟窿山的窟窿口,向西南一望,整个滦城就清晰地展现在他的眼前。他接过手下递过来的望远镜,朝滦城瞭望,看了半天,脸色阴沉起来。他喊了声:“八嘎!”就气冲冲地又回到铜钟寺前,用皮靴猛地朝寺庙大门踹去。

韩道士正在打扫院子,突然响起的踹门声令韩道士心里一沉,他忙开门,米泽五郎飞起一脚就踢在韩道士的心口窝,韩道士猝不及防,仰面倒在地上。

米泽五郎道:“给我仔细搜,这座寺庙坏啦坏啦的!”

韩道士捂住胸口,站起来怒视着鬼子在寺里乱翻。他悄悄对站在他身边的小哑巴小声说:“他们来者不善,你快去找苏团长。”小哑巴使劲拉住韩道士的衣衫不撒手。韩道士在小哑巴的头顶使劲儿拍了一下。小哑巴转身要走,米泽五郎拦住:“干什么?”韩道士说:“他是哑巴。”米泽五郎见他长相丑陋,呀呀呀地直叫唤,也就没有管他。

小哑巴出了寺庙,见后面没有人跟踪,便撒开腿朝山下跑去。

当鬼子翻出那个望远镜时,韩道士狠狠地捶了一下自己的头,心想:这回完了。咋把这东西放在了外面了?果然,米泽五郎狞笑着对韩道士说:“你的,什么的干活?这东西是地道的德国产马赛牌高级望远镜,只有部队高级军官才配使用。”韩道士答:“这是我朋友送的。”米泽五郎吼一声:“八嘎!带走!”

韩道士突然掏出枪来对准米泽五郎就开了火,可惜,一个鬼子挡住了米泽五郎,鬼子被韩道士打死。米泽五郎恼羞成怒,对着韩道士的胸口开了几枪,韩道士倒地身亡。

米泽五郎叫人在铜钟寺放起了大火。

当苏静率领部队赶到铜钟寺时,大火烧尽,韩道士的尸体被鬼子扔进大火里烧得面目全非。小哑巴突然跪倒在苏静面前说话了:“苏叔叔,我其实不哑,我叫韩小,我爸也不是我亲爸,我是他捡来的,可他待我比亲爸还亲,我爸说这世道险恶,最好是装聋作哑,我就装了哑巴。我爸嘱咐我,让我找您,这寺里还藏着一些珠宝和大洋,都给你们拿去打鬼子。”

苏静一把抱住泪流满面的韩小说:“孩子,以后你就跟着我吧,我就是你的亲人。”

苏静和后来赶到的林岩在铜钟寺埋葬了韩道士,他们共同发誓:“替韩道士报仇!重修铜钟寺,让铜钟寺的钟声永远响下去。”

小哑巴领着苏静在铜钟寺的地下室里,取出了大洋和珠宝。

苏静对林岩说:“这些钱物,都归你吧,把队伍好好装备装备,以后还会有很多硬仗要打,小鬼子一天不消灭,我们就战斗到底。我是国军,枪炮弹药有政府管呢。”

林岩推辞不过,只好说:“这样吧,大洋我就留下,这些珠宝就让韩小保管着,将来重建铜钟寺会用得着。我代表大屿山的八路军谢谢苏团长,更谢谢韩大哥,这些大洋就算我暂时借用吧,等抗战胜利后,我会加倍奉还的。那时候,咱们还要一起还韩大哥一座漂漂亮亮的铜钟寺!一口大大的铜钟!”

苏静觉得林岩说得对,就让韩小把珠宝时刻带在身边。韩小从此给苏静当了勤务兵。苏静把韩小当亲儿子一样。

后来,滦城里的鬼子再次来到铜钟寺,把那口千斤重的大铜钟运到滦城熔化后送回国内的兵工厂制造枪炮子弹去了。

1945年春,苏静让参谋长向远给龙城的132师师长武仁发电请命,要和大屿山的八路军共同向滦城的鬼子发动进攻,一举解放滦城。

向远拿着武师长发来的电文说:“师座来电,要我们原地待命,不可轻举妄动。”苏静见电文写道:“查大屿山共党林岩部积极扩充势力,必成党国后患,望你团密切注意其动向,适时剿灭之。”

苏静眉头紧皱,冷冷地说:“真反共,假抗日啊!”

向远问:“团长,你说滦城还打不打?”

苏静斩钉截铁:“打!坚决打!”

向远忧心忡忡地说:“可师长有令,不好违抗呀。”

苏静咬牙切齿地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你和我马上去大屿山,与林岩商讨攻打滦城之事。”

向远沉吟片刻说:“团长,这事是不是再请示一下?尤其是同八路军联合行动。”苏静大声说:“国共合作,共同抗日,这是蒋总统的命令!”向远便不再说什么,随苏静策马奔向大屿山。

攻打滦城是在凌晨发起的。大屿山八路军林岩一个营的兵力负责从滦城东门进攻,苏静的一个团从滦城西门发起攻击。守城的鬼子和伪军大约有一千多人,在两边的猛烈火力下,很快便丧失了战斗力。整个攻城时间持续不到三个小时,便全歼了滦城守敌。米泽五郎也在指挥部剖腹自杀了。

滦城宣告解放。

赵燕华率领滦城一些爱国人士列队欢迎进城的国军和八路军。苏静兴奋地跟林岩和赵燕华说:“这次,我一定要大宴宾客,欢庆我们的胜利,同时,也要把你们的佳期定下来,我给你们当红娘,送你们进洞房!”

林岩和赵燕华都被苏静说得不好意思了,满含深情地互相瞅了一眼,都低下了头。

苏静对参谋长向远吩咐说:“明天我要在滦城最好的酒楼大观园宴请林营长和表妹,你负责给我张罗着,不要怕花钱。”

向远点头说:“放心吧,团长,我一定会让你和客人满意的。”

因为滦城有国军驻守,林岩就让部队撤出了滦城。

第二天中午,大家准时来到大观园酒楼,苏静和向远陪着。菜很丰盛,酒也香醇,气氛热烈,其乐融融。苏静高兴,一连和林岩干了三大杯,喝急了,有些上头。这时,参谋长向远连忙站起扶着苏静走了出去。屋里的林岩和赵燕华跟苏静的部下应酬着,你来我往,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一段时间。

大家正推杯换盏喝得热闹时,突然,楼下响起了几声枪响,林岩一看情况不对,刚要掏枪时,被埋伏在酒楼里的国军给按倒在地。赵燕华大声斥责:“你们干什么?不得无礼!快叫苏静出来说话!”

这时,参谋长向远握枪进了屋,指着赵燕华:“赵太太,今天没你的事,识时务的话,立即走人,否则就不客气了!实话告诉你,团座设下‘鸿门宴,你们本不该来,可你们来了,那就怨不得我们啦。接上峰密令,查大屿山八路军林岩部,多年破坏国共合作,现就地正法!”

赵燕华刚要喊,立刻被人堵嘴架了出去。赵燕华听见一声清脆的枪响后,一着急,就昏了过去。

等赵燕华醒来时,韩小守候在她身边。

韩小哭着说:“林营长被他们给杀了,苏团长走了,我连苏团长的面都没见着。听说大屿山的八路军来救林岩,被苏团长的部队给消灭了。”

赵燕华听后,痛不欲生。她恨死了苏静这个人面兽心的畜生,猪狗不如!她发誓,她再见到苏静时定要跟他拼个你死我活,要他还我林岩命来!

尽管赵燕华四处打探苏静部队的消息,可从此苏静就像在人间蒸发了一样杳无音信。赵燕华和韩小把林岩和韩道士埋在了一起。

赵燕华劝韩小一起跟她去滦城。

韩小痛哭说:“我就守在我爸和林大哥身边,陪他们说说话,要不他们太孤单了。”

赵燕华劝不动韩小,就找人在铜钟寺盖了两间房子给韩小住。逢年过节赵燕华都要来铜钟寺给韩道士和林岩祭奠。

抗战刚胜利,国军便向共军发起了进攻。滦城驻扎着18军的一个师,赵燕华向一个副师长打听苏静的去向,副师长告诉赵燕华,苏静的132师,被调往东北“剿共”去了。

赵燕华暗想:他苏静不被共军给打死,也得当俘虏。

可全国解放以后,苏静是死是活,依旧没有音信。

赵燕华当选为滦城政协主席。在她主持下,滦城县重建铜钟寺。韩小捐献了保存下来的珠宝,全部用在了铜钟寺的修建上,也算了却了林岩和韩道士的一桩心愿。

韩小住在寺院里,每日孤灯相伴,晨迎朝阳洒扫庭院,晚送夕阳落山诵经打禅,偶尔有烧香的人来寺内祈求什么,韩小都会以礼相待。

铜钟寺的钟声又响了起来。

十年动乱,赵燕华成了“反党分子”,下放东北农村“改造”,铜钟寺被滦城的“红卫兵”破坏得面目全非,韩小被当作“牛鬼蛇神”被他们从铜钟寺赶了出去。

但韩小三天两头逃回寺内。滦城“红卫兵”忙着搞“打砸抢”,也顾不上管他了,韩小住在寺内。前来烧香的人没有了,但韩道士和林岩的墓前,却总少不了纷飞的纸灰和缭绕的香烟。

旅游团的行程就要结束了,在赵燕华临行前的晚上,苏静作为东道主,宴请了旅游团所有人员。听说赵燕华他乡遇故知,是人生的一大喜事,大家纷纷向她和苏静敬酒。晚饭后,苏静来到赵燕华住处,告诉赵燕华,当年被囚禁后,他被送到南京,等待军事法庭的审讯。后来,一个在南京任职的老乡多方打点,他才免于军法处置,被送往台湾。后来他就经营这家商铺,日子还算可以。但心里总是放不下滦城的事,他对不起林岩,对不起表妹,他想,有朝一日,要回去当面忏悔道歉!还要重新修建铜钟寺,在那里与韩大哥、林兄弟终日为伴。赵燕华也对苏静说,1979年平反昭雪,她又回到了滦城颐养天年,经常和韩小相聚。

赵燕华临上车时,苏静拉着她的手说:“燕华,你等着,过几天我处理完这里的家产,就回滦城跟韩大哥和林岩做伴去!”

赵燕华哽咽着说:“我和韩大哥、林岩还有韩小在滦城等着你!”

半月后,苏静在赵燕华和韩小的陪伴下,来到了铜钟寺韩大哥和林岩的坟墓前,扑通一下扑倒在地号啕大哭。苏静忧伤地说:“燕华,我欠了你的,更欠了林岩的。现在没法还清了,等下辈子,我再还。”

苏静接着说:“燕华,你看看现在铜钟寺又有些破败了,当年林岩说,等赶走了日本鬼子,一定还韩大哥一个漂漂亮亮的铜钟寺。林岩虽然不在了,可你我还在,韩小还在。我要替林岩把这个欠债还给韩大哥。”

赵燕华也说:“林岩的承诺,我赵燕华有责任也有义务来完成。他是我一生真爱的人,他做不到的,我来做!”

时间不长,铜钟寺经过大规模的整修后,焕然一新,琉璃瓦顶金碧辉煌,雕梁画栋古色古香,那口硕大的铜钟金光闪烁。

苏静拉着赵燕华和韩小,站在铜钟前,三个人一同撞起了铜钟。霎时,当当当的钟声响起来,传向四面八方,向人们预报着祥和与平安……

(责编:小川图:张永海)

猜你喜欢

道士鬼子
A New Way of Dao
种梨
多谢兄长
王婆酿酒
亡羊补牢
胜在谋略
鬼子们的敬礼
亡羊补牢
漫画与幽默
合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