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女孩深山有孝:为了一份未牵手的暗恋
2015-05-14布悔禅修
布悔 禅修
一份未牵手的暗恋,走过经年,可以成为什么?很多人会说,会变成美丽的回忆。然而,对于南京女孩肖闻珺来说,暗恋,就是值得让她此后付出了七年的烙印。
2003年5月9日夜里,东南大学医学院读大二的肖闻珺在马路边向学长杜金瑞表白爱意。孰料,一辆桑塔纳却瞬间将杜金瑞撞飞。生命危在旦夕,爱情戛然而止,而因这场爱和心债蔓延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芳心萌动生死倾诉,爱未牵手情成心债
1983年4月出生的肖闻珺是南京市江宁区人,2002年夏天,考入东南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入学第一天,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肖闻珺看见一个照相机镜头正对着自己,她下意识地直起了腰,正视着拍照的人。快门声响后,一个男孩冲她一笑,说道:“我叫杜金瑞,是校摄影协会的。”说完,他指着周围拍照的同学们,说:“今天新生入学,我们会员全体出动,为你们拍照留念。”杜金瑞阳光的笑容,一下击中肖闻珺的芳心,她不禁脸红了。
一个多月后,摄影协会举办“校园·新生”摄影展,肖闻珺想到了杜金瑞,当下,她报名参加了摄影协会。
尽管是因为杜金瑞参加摄影协会,可羞涩的肖闻珺却爱在心头口难开。整个大一期间,她只是不断苦练摄影技术,渴望早日引起杜金瑞的注意。
2003年5月9日是杜金瑞的生日,摄影协会一起去秦淮河拍夜景,接到活动通知的肖闻珺暗自开心,当下决定就在今天将这近一年的暗恋说出来。考虑到杜金瑞家境贫穷,而他又热爱摄影,肖闻珺决定送心爱的人一个定情之物。赶在当晚活动开始之前,她跑到南京珠江路东鼎照材市场买了一部佳能最新出品的EOS10D,随后又写了封情书,折成“心”形,塞在装相机的纸盒里。
当晚九点多,拍完照的同学们一起准备回学校,肖闻珺故意走得慢,她对杜金瑞小声说:“陪我散散步,我……我有话对你说。”杜金瑞迟疑片刻说:“好。”
渐渐地,两人离同学们越来越远,终于变成了单独相处时,肖闻珺紧张得手心直冒汗。走了一会,路过北京东路时,她终于从背包里拿出相机说:“生日快乐!这是我为你挑选的礼物!”杜金瑞一看,诧异慌张地摇着手说:“礼物太贵重了,我不能收。”肖闻珺却坚持让他收下礼物。最后,杜金瑞拗不过肖闻珺,收下礼物,说:“我攒了钱,一定还你!”肖闻珺激动地说:“快打开,看看喜不喜欢?”于是,两人蹲坐在路边,借着路灯光,打开相机盒。突然,一束强烈的灯光照来,肖闻珺只感到自己被杜金瑞一把狠狠推开,接着就看到杜金瑞一下子被撞飞了!
司机和随车的另一个同伴,火速将受轻伤的肖闻珺和昏迷不醒的杜金瑞送到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急救室外,陆陆续续挤满了警察、同学和老师们。经调查,肇事司机是一个刚拿到驾照的中年男人,那晚正请了一个陪驾,在空旷的北京东路练车。肖闻珺和杜金瑞当时蹲坐在路边,司机并没看到。等靠近了,才发现有两个人,却误将刹车当成油门,狠狠撞了过去。十几个小时的抢救后,杜金瑞因颅内分散的淤血块无法清除,昏迷不醒的他被转入重症监护室。守在ICU紧锁的铁门外,肖闻珺的心揪成一团,不停从门缝张望杜金瑞的样子,一次次祈祷老天一定要保佑他平安无事。
5月10日下午,杜金瑞的母亲刘凤荷从安徽祁门县老家赶来,她是被辅导员搀扶着走到医院的。杜金瑞的父亲十年前就去世了,一个女人含辛茹苦抚养儿子长大成才,如今儿子却生命危在旦夕,这已然要了她的命。肖闻珺看到刘凤荷,泣不成声。刘凤荷问:“姑娘,你是金瑞的同学吗?”肖闻珺沉默,她其实多想告诉阿姨,我是您儿子的女友!
5月13日,杜金瑞终于醒来,转入特护病房,但他只能睁眼靠鼻饲和打营养针保命,非常虚弱。肖闻珺和刘凤荷相约轮流照顾杜金瑞。
学校的老师和同学每天都会到医院照顾杜金瑞。看到肖闻珺疲倦的样子,同学们都劝她回去休息,表示会照顾好杜金瑞。可肖闻珺说什么都不走,她说要守护到他康复出院。见同学们还不同意,肖闻珺放下少女的全部羞涩,坦荡地说:“我喜欢杜金瑞,求你们让我日夜守护在他身边。”终于,同学和老师不再阻拦。回到病房,午后的阳光,穿过玻璃落在杜金瑞的脸庞上,他眼神平静,却透露出无限对生命的留恋。肖闻珺忍不住伸手抚摸着那英俊的五官说:“我爱你,那天晚上,我就是想向你表白的。你喜欢我吗?”“你早点醒来,我们不是还约好去泰山拍照吗?”“金瑞,你看这是我今早拍的栀子花,美吗?”每一天,肖闻珺守护着杜金瑞,给他分享每天的事情,可惜杜金瑞只是静静看着她,不哭也不笑。
一个月后,2003年6月4日中午,杜金瑞因脏器衰竭离世,刘凤荷因伤心过度已经晕厥,肖闻珺也是躲在墙角抱头痛哭。在整理杜金瑞的遗物时,肖闻珺在他的日记本里,竟然发现了很多关于自己的内容,还有一张新生迎接会上,他给自己抓拍的那张照片。他原来也喜欢着她,肖闻珺只感到肝肠寸断。
如果不是那场车祸,他们是不是也可以像其他恋人那样牵手、拥抱、接吻……这个如果,像最锋利的刀,每天一遍遍挖着肖闻珺的心,让她除了流泪忘记了一切。最终,肇事司机因交通肇事罪倾家荡产,赔付了刘凤荷21万元,学校也给刘凤荷捐助了10万元。善良的刘凤荷同情肇事司机的处境,最终没有起诉他。6月15日,心灰意冷的刘凤荷抱着儿子的骨灰回到老家。而此后,这一切成了肖闻珺心中挥之不去的心头烙印。
人有牵挂心海难静,作别父母深山尽孝
2006年,肖闻珺在痛苦中大学即将毕业,准备考研。这几年里,肖闻珺几乎每个月都会给刘凤荷写信,经常买些好吃的和衣服寄给刘凤荷,然而,起初刘凤荷还回信,渐渐地,她不再回复了。
2007年春,肖闻珺偶遇了杜金瑞的同村老乡——在南京长江委员会工作的冯根培,终于打听到刘凤荷的近况。冯根培告诉肖闻珺:刘凤荷回老家后,走不出晚年丧子悲痛,并因风湿性关节炎恶化,这两年瘫痪了。刘凤荷的近况,让肖闻珺难以平静,她决定在第二次考研之前去探望一下她。
2007年7月9日下午,肖闻珺来到安徽省祁门县六石村刘凤荷的家。这是三间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房子,墙壁被雨水侵蚀出一道道沟壑,窗台长着青苔,两块破损的窗玻璃被塑料布遮挡。一进屋,臭味扑面而来,屋内的餐桌、茶几上散落着未洗的碗筷。再看卧在床上的刘凤荷,头发凌乱,眼窝深陷,面色枯萎。
肖闻珺一阵心痛,走到床前说:“阿姨,还记得我吗?”刘凤荷愣了片刻,喊了声小肖便哭了。
当晚,从周围的亲戚和邻居那里,肖闻珺得知:原来,刘凤荷从南京回来后,因遭遇丧子厄运,便坚持认为是自家的风水不好,不停找一些“先生”来家中看风水,不停花钱改运。之后,刘凤荷的风湿病发作,她不去看病,而是花更多钱去求神拜佛,希望自己早日康复……两年多时间,便把三十多万的赔付和赡养费花得精光,而自己的风湿病因为长期不治疗,已经病入膏肓导致瘫痪了。
肖闻珺陪伴了刘凤荷几天,便因怕父母担心回南京了。然而,回到南京后,刘凤荷的凄惨状态,让她怎么都无法忘记。她始终难忘,要不是自己当年任性地拽着杜金瑞在路边表白,也不会发生车祸,刘凤荷也不会失去儿子,更不会有如此凄凉的生活。怜意揪心,愧疚缠绕,肖闻珺竟然决定放弃考研,去安徽六石村陪伴刘凤荷,带她看病,直到她康复后再回南京考研。7月13日晚,当肖闻珺将这个决定告诉父母时,父母暴怒。
肖闻珺的父亲肖海谦和母亲吴佳秀是线路器材经营商,在南京莫愁路有一家门店,夫妻俩早就为女儿规划好了未来之路——考研、出国、移民。可如今女儿竟然要跑到穷山村里照顾一个和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老太太。肖海谦严厉地说:“你休想!”母亲吴佳秀也反对说:“你一个姑娘,跑到山里,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们怎么办?”在父母追问下,肖闻珺终于含泪讲出了她和杜金瑞那晚的全部经过,之前因怕父母责怪,她从未说那晚自己是主动约杜金瑞在马路边表白,才让他遇到车祸……肖闻珺带泪倾诉,父母沉默不语。良久,肖海谦说:“你要觉得愧疚,把她接到南京吧,我们给她治病。”父亲的话,让肖闻珺觉得很有道理,不管是从生活质量还是医疗条件来说,南京都是远远高于安徽六石村的。
2007年7月17日中午,肖闻珺再次来到刘凤荷家。听说要接自己到南京去看病,不管肖闻珺怎么劝,刘凤荷就是拒绝。万般无奈,肖闻珺说:“阿姨,我说了,你千万别怪我。”接着她鼓足勇气,含泪讲述了当年自己对杜金瑞的爱恋,及他车祸致死的内幕。明白了肖闻珺这些年的心债痛苦,刘凤荷终于答应了去南京治病的邀请,她懂得让一个人平静的最好方法,便是让她感到不欠。
7月29日上午,肖闻珺带刘凤荷来到江苏省人民医院全面体检。检查结果让肖闻珺吃惊不已,刘凤荷不仅患有严重的类风湿,而且还患有慢性胆囊炎,以及轻度抑郁症。拿着报告单,肖闻珺父母紧锁眉头,私下对肖闻珺说:“这一身病,要花多少钱啊?”肖闻珺哀求说:“给她治吧,就当我现在找你们借的。”肖闻珺的父亲一声叹息,为了女儿了却心债,他交了住院费。
2007年8月1日,刘凤荷住进了江苏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病房。一个多月后,刘凤荷的胆囊炎好了不少。可以出院。看着报告单,肖闻珺快乐地说:“阿姨,今后你一定要听我的话,我一定要把你的类风湿病治好,让你能走路。”刘凤荷心疼地说:“你真是个善良的女孩。”肖闻珺说:“阿姨,以后我就做你的女儿吧,再不要对我说谢谢了,母女之间做什么都是应该的。”
出院之后,刘凤荷住进了肖闻珺的家中,为了让刘凤荷有个舒畅的安卧环境,肖闻珺让刘凤荷住进了自己的卧室,她自己则睡在客厅的沙发上。
相对于胆囊炎、胃炎等疾病的治疗来说,类风湿导致的半瘫痪异常难治,不仅需要长期治疗,且费用不低。省人民医院的医生给出的方案是中西医结合治疗。也就是说,除了中药治疗之外,还需要经常到医院进行理疗。然而,刘凤荷却执意再不想留在南京治疗了。她对肖闻珺诚恳地说:“在南京治了一个月,已经花了近两万。我不能再治下去了。小肖,你有你的心债,我懂。可再治疗下去,我会内疚的。你让我回去吧。”拗不过刘凤荷,肖父开车将她送回了老家。然而,不到一周,肖闻珺竟然向父母提出,要回安徽照顾刘凤荷。她跪在父母面前,流泪说道:“爸妈,你们不是一直希望女儿放下过去,美好生活吗?可对于我,只有将杜金瑞的妈妈安顿好,我才觉得不欠杜金瑞,才有追求幸福的决心啊。你们放心,等他妈妈康复后,我一定回南京,结婚生子。这几年,就算我借你们的,以后女儿加倍孝顺。”
2007年8月24日,肖闻珺踏上了开往安徽祁门县的长途大巴。车在路上颠簸起伏,肖闻珺沉默地思考着未来,不管杜妈妈的腿疾能否治好,自己一定要去,一定要尽最大力量去帮助她。唯有此,才能无悔,才能继续人生。
七年安放暗恋者母亲,人生与爱都在轮回
肖闻珺深一脚浅一脚赶到六石村时,天已经黑了。当她推开刘凤荷的家门,四目相对,肖闻珺说:“阿姨,我来了。”刘凤荷老泪纵横,说:“你真是世界上最傻的女孩。”当夜,肖闻珺就像女儿一样,和刘凤荷睡在了一个屋里。第二天,她又跑到祁门县的家具市场,花了两万多元,买了新家具、新电视,和新的墙纸,最后又买了很多绿色的小植物,将它们摆在屋子的各个小角落。除此外,肖闻珺还悄悄将和杜金瑞有关的一切,都藏了起来。她懂得,要想让杜妈妈站起来,首先要有份乐观的心情,和过去果断告别。
肖闻珺和刘凤荷睡在一个屋,陪刘凤荷说话,为她洗身子,到了晚上,肖闻珺就睡在刘凤荷的床边,只要闻到腥臭味马上起身为刘凤荷洗身子,换衣服。无力起身的刘凤荷醒了后,肖闻珺就立刻起身,将她扶坐起来,即便再累再困,也陪着刘凤荷说话聊天。除了这些日常的照顾之外,学医的肖闻珺更根据中医理论和自己对类风湿疾病的认识,自创了一套按摩手法。每天晚饭后,肖闻珺给刘凤荷擦洗身体后,便开始给她做按摩:从背腰部的夹脊穴到极泉穴、环跳穴。要想按摩起到效果,肖闻珺深知每个穴位都要按得有感觉,可刘凤荷体重120多斤,要想按摩有效,就必须用大力气。每次按摩持续近一个小时,即便是冬天,肖闻珺浑身都被汗水浸透了。
日复一日,肖闻珺原本修长的手指因为长期用力给刘凤荷按摩,手指关节处都变形变粗糙。看着肖闻珺粗糙而关节突出的双手,刘凤荷心疼不已。她多次提出和肖闻珺回到南京,不想让肖闻珺和自己一起过苦日子。但是肖闻珺却从上次带刘凤荷去南京治疗中,发现对于年纪大的刘凤荷来说,生活在自己家,比在南京舒服很多,想让刘凤荷心情好,从长远来看,还是住在安徽六石村最合适。
每天清晨,肖闻珺起床后便照顾刘凤荷洗漱,吃完早饭后,上午肖闻珺就给刘凤荷做一小时康复按摩。11点半开始做午饭。午睡后,肖闻珺用轮椅推着刘凤荷在乡间的小路上散步,并坚持每天让刘凤荷拄拐杖走十分钟路。傍晚六点回到家,肖闻珺做饭,饭后,继续给刘凤荷进行一小时的康复按摩……这是每天肖闻珺从早到晚的时间表,这个忙碌而单调的节奏,在肖闻珺的生命里,竟然重复了七年,两千多个日夜!
2010年9月,肖闻珺带着已经有些好转的刘凤荷来到上海新科医院,在风湿免疫科里采用微分子清骨疗法,治疗了三个多月。
春风冬雪,夏蝉秋黄。刘凤荷整个人焕然一新,体重增加了40多斤,面色也红润起来。原本清冷寂寞的小屋里,每天都传出阵阵欢笑,面对村邻,刘凤荷喊肖闻珺“女儿”,肖闻珺喊刘凤荷“妈”。然而,肖闻珺却在劳累与忙碌中渐渐老去,指节因长期用力按摩变得粗大丑陋,刘凤荷的屋后也堆出了一座小小的“山”,“山”的内容全是这么多年肖闻珺给刘凤荷熬药的药渣。每年春节回南京和父母团聚时,看着她的相貌变化,父母都心疼得落泪,而肖闻珺却很淡定,她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是自己的内心所愿的。爱,能让一个人成长;善,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走向。
2013年7月开始,刘凤荷的双腿开始感到麻和痒,这是一个好的信号,肖闻珺惊喜异常,加倍努力地给刘凤荷按摩、熬药。终于,又过了半年,2013年年底,刘凤荷竟然能借助拐杖走路了。肖闻珺惊喜地喊道:“妈,你不瘫了,你能走路了!”看着自己迈动的双腿,刘凤荷也是喜极而泣。肖闻珺激动地拨打父亲的电话:“爸,杜妈妈能走了,她能走了!”肖闻珺的父母也在电话这头,高兴地叹了口气:这个倔强的傻女儿,终于熬出了头。
2014年1月6日吃完中饭后,肖闻珺对刘凤荷说:“妈,你能走了,也该跟我回南京了,我爸说了,带你去南京治疗,就住我家里。”刘凤荷双手贴胸:“我上辈子积德啊,失去了儿子,但有了你这个好女儿,我听你的。”
2014年1月10日,肖闻珺带着刘凤荷来到了南京,住进了肖家。看着刘凤荷这些年来的大变化,肖闻珺的父母也感动了:“女儿,你的行为也感动我和你妈妈,我和你妈妈已经决定了,让你的杜妈妈永远和我们住一起。”刘凤荷听完不停感谢,肖闻珺的妈妈拉着她的手说:“我们都是珺珺的妈妈,我们真为女儿自豪。”
2014年3月6日,阳春三月,刘凤荷在江苏省中医院接受进一步的康复治疗。肖闻珺则放弃了考研计划,在和几个南京的好朋友商议后,决定一起为全国的“失独”老人做件有意义的事——创办“晚爱”爱心社团,专门为“失独”老人筹款、招募义工、献爱心。
而在这个“晚爱”爱心社团里,肖闻珺也遇到了真爱——江苏省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赵佶。赵佶欣赏肖闻珺为一份心债付出七年青春的壮举,温暖与陪伴间,他和肖闻珺深深相爱,认定相伴此生。
如今,肖闻珺和赵佶在南京市中山北路租了一间房屋,成立了“晚爱老年服务站”。同时正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协会的各种手续,将“晚爱”协会从网络转为实体,她将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关爱“失独”老人的事业中。
人生与爱,都在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