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逸图》:有故事的人
2015-05-14简墨
简墨
这幅画本应叫作……
这幅画本应叫作《竹林七贤图》,《高逸图》是它的残卷:画面上,原本的七人只剩下四人—哦,如果算上常常会被忽略掉的仆人,就是八个人。
“竹林七贤”生活在什么时代?
原图上的七个人被称作“竹林七贤”。三国曹魏晚期,政治腐败,一些文人志士不愿同流合污,于是啸聚山林,过着自由不羁的生活。七贤即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七人,他们身份各异,状态不同,有的是政治家,有的是诗人,有的是思想家或音乐家,他们有人身为高官,有人一心隐居山林,但不妨碍他们成为好朋友,常于竹林聚会—饮酒、抚琴、吟诗,像搞文艺沙龙。(会让你想起七个小矮人吗?他们同样生活在森林里,同样是好伙伴……有点像吧。)
“竹林……”衍生出了好多复合词。
后来,人们常用竹林宴、竹林欢、竹林游、竹林会、竹林兴、竹林狂、竹林笑傲……指称放任不羁的饮宴游乐,或借指深厚的友情。
画上有好几种树,偏偏没有竹子。
画家在人物之间画了芭蕉、菊花、松树、湖石……就是没有画竹子。
那个人就要呕吐了!
画作中作为主角的左数第二人显然是喝多了酒,难受,作呕吐状,双手却仍端着酒杯,对杯中之物还是恋恋不舍,他的仆人跪着递上唾壶。他是刘伶,身高1.4米的样子,很矮,貌又极丑,但他性情豪放,胸襟开阔。他常坐一辆鹿车,携一壶酒,走到哪儿喝到哪儿。出门时,他会让仆人扛着锄头紧紧跟随,吩咐他“死便埋我”—做刘伶的仆人还真辛苦。
刘伶几乎是中国历史上唯一靠酒留名的人。
《水浒传》上说:“壁上描刘伶贪饮,窗前画李白传杯。”李白在诗中自称“李白斗酒诗百篇”与“自言臣是酒中仙”,在饮酒的名气上,能与李白并提的,就数刘伶了。可以说,饮酒就是他的事业,也是他的著作。
据说,刘伶在屋子里脱光了衣服喝酒,邻居进来了,怪他裸体,他就说:“我以天地为房屋,房屋当成裤子,谁叫你钻进我裤裆里来呢?”还有传闻,说刘伶曾一醉三年……像个行为艺术家。
最左边持“扇子”的人很显眼。
那“扇子”其实叫作“麈尾”,当时士大夫惯用这种东西,不仅能扇风辟蝇,还具有“领袖群伦”的象征意义。他就是阮籍,是曹魏朝廷中的官员,也是一位著名文学家。他面露微笑,侧身倚垫,盘膝而坐,洒脱傲然。身旁的仆人正手托酒器,躬身听命。
阮籍常独自驾车远游,走到没有路的地方,就会长啸大哭。很多次都是如此—忧郁王子。据说在广武山,他曾对着楚汉争霸的古战场发出叹息:“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这句话到现在还经常被人引用,意思与“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有些相似。七人中阮籍的名望仅次于嵇康—鼎鼎大名的嵇康在这半幅《竹林七贤图》上没能出现。
右数第一位就是山涛。
山涛在“竹林七贤”中年龄最大,资格最老,也是七人中最有号召力的。他喜欢饮酒,但从不失态。画面上,山涛袒胸露腹,披襟抱膝,丰腴的躯体倚着华丽的花垫,头微微仰起,双目凝视前方。山涛身旁的侍者,正准备将一张古琴奉上。
山涛的妻子也很有趣。
山涛和嵇康、阮籍一见面就情投意合,一起吃住,
好得像一个人。山涛的妻子韩氏对他们超乎寻常的友谊颇为好奇,问他怎么回事,山涛答:“眼下能做我朋友的,就只有这两位了。”一天,嵇康和阮籍又来了,韩氏就劝山涛将两个人留下来住宿,并给他们准备了酒肉。然后,韩氏把自己家的墙钻了个洞,一直看到天亮时分。后来,韩氏坦率地对山涛说:“你的才智情趣比他们差远了!不过,以你的见识与气度,和他们交朋友还是差不多的!”山涛听到后面的话总算找到一点自尊,就说:“是啊,他们也总认为我的气度胜过他们呢。”
因此,在这幅画上,他那旷达宽厚的仪态呼之欲出,画家将他刻画得气度非凡。
山涛受托将嵇康的儿女养大。
山涛是一个十分重视友情的人,曾举荐嵇康做官。嵇康当即回复他一封信—《与山巨源绝交书》,表示不愿出仕。绝交之语,也许是怕连累挚友,因为当时的权臣司马昭厌恶嵇康。为了表示与山涛“划清界限”,绝交信的题目写得很激烈,而内文却不是那么回事。嵇康在临刑前对自己的儿女说:“巨源在,汝不孤矣。”山涛也不负朋友之托,把嵇康的儿女养大,把嵇康的女儿风光出嫁,帮嵇康的儿子入朝为官。
画面右数第二位年龄最小。
王戎年龄比山涛小29岁,是最年轻的一位。他是富家子弟,喜欢清谈。画上的王戎,赤脚而坐,右手执如意,左腕懒懒地搁在右手上,似乎正打算发表什么高论。手中摆弄如意的细节描绘,正是庾信《对酒歌》中“王戎如意舞”的写照。在他的侧后方,恭敬地站立着一个怀抱书卷的书童。
王戎的“两棵李子树”。
与王戎相关的,有两个李子树的小故事。一则故事是:他小时候曾与同伴在路边玩耍,见道旁有结满李子的李树,其他人争相去摘,只有王戎不动声色,别人问他为何如此,王戎答曰:“树在道旁而多果实,果实必定是苦的。”验证之后,果然如此,可见其聪明。另一则故事是:他家中有一棵很好的李树,想拿李子去卖,又怕别人得到种子,就事先把李子的果核钻破。可见其为人的吝啬。古人也未必是完人。
四人都坐在华美的地毯上。
地毯很精致、很漂亮,每人一块,四人坐在上面,动作、情态各具神采。在他们旁边,各有一个仆人小心地侍候着。画家采用以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的手法,使画面统一于祥和、协调的氛围之中。这让人联想起其后100年左右的“兰亭集会”—那也是追求浪漫和自由的一群人。
画家的真迹仅此一件。
作者孙位与画中的魏晋名士一样,也喜欢饮酒,性格豪放。此画算是作者捎带着为自己画像吧。他擅长画龙、山水和人物。很多人拜他为师。唐僖宗逃亡时也不忘带上这位画家,可见多么珍视他。到今天为止,孙位的真迹仅此一件,就这一件残存的画作,也让他的名字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