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下游
2015-05-14王振东
王振东
裕州和赊店分别坐落在潘河的上游和下游,潘河像一条玉带,紧紧地将两座城镇连在一起。
潘河的源头在裕州城北的伏牛山脚下,山脚下有一眼清泉,几搂粗的一股泉水日夜不停地往外冒,汹涌的泉水蜿蜒向南,形成了能行大船的潘河,而后汇入唐河,注入长江。湖广江浙几省的商船就沿河北上,运来茶叶、食盐、药材等商品,交于裕州和赊店的商号。一时间,潘河两岸号子声日夜不息。河里的白帆像竹园里的竹子一样稠密,两座城镇商贾云集,百业兴隆。
裕州城里有个“裕隆”商号,掌柜姓白,名存善,商铺遍布整座小城,是裕州巨富,外号“白半城”,连知县都听他的。
赊店城里有个“益民”商号,掌柜姓姜,名泰岭,在赊店城里的72条街道都开有杂货店,还兼营漕运税卡,可谓有钱有势,外号“惹不起”。
白存善和姜泰岭各自镇守一方,为争生意经常明争暗斗。一次,白存善派管家游说一运送茶叶的船队,说姜泰岭以存货多,货发不出去为由,决定调低茶叶收购价格。如果他们把茶叶卖给姜泰岭,必亏无疑。但若卖给白老板,将按原定价格付给银两。
船队老大见管家说得言之凿凿,信以为真,带领船队北上裕州,把茶叶全部卖给了白存善。
姜泰岭知道后,恨得牙根儿痒。但生意场上讲究买卖自由,不能强买强卖,只有把一杯苦酒咽进肚里,伺机报复白存善。
机会说来就来了。这天,一运送食盐的船队撑船去裕州,准备把货卖给白存善。裕州赊店两地食盐、茶叶、药材等大宗商品收购价格差不多,裕州只不过高出一点运费。姜泰岭借此大作文章,亲自出面说服船队老大:“两地价格几乎一样,你们何必舍近求远,多跑几十里交货,这不是背着石头上山,白出力吗?”姜泰岭见船队老大似有所动,进一步蛊惑道:“你们如果把盐交给我们‘益民商号,能省下路上的三四天时间,早点回去再次装货来赊店,不就等于多赚了吗?况且我们给你们解决今天的食宿。”船队老大见姜老板言之有理,情真意切,马上让人把货卸了。
这样的事还有很多,白存善和姜泰岭的恩怨越结越深。
有段时间,姜泰岭发现码头上卸货的商船明显减少,便问一些船商何故。船商不便明说,只说了句似是而非的话:“同样一斤盐,有的给一钱银子,有的却给两钱银子,你说该卖给谁?”姜泰岭是何等精明的商人,当即听出了弦外之音,白存善抬高了盐茶收购价格。姜泰岭气得一蹦三尺高,大骂白存善:“姓白的你个王八蛋,你的心真比蛇蝎还狠啊!你不让我姜某人好过,我也不会让你好过!”
姜泰岭一连几天都在琢磨报复白存善的方法:拦船吧,没法拦;也提价吧,利又薄了。他想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也没想出个两全之策。这天,他又在客厅来回踱着想办法,无意间看到了墙上的画轴,那幅画上画的是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正在河边放牛,河上有一座漫水桥,河水漫过桥面,飞溅而下……他眼前突然一亮,口中不由叫出声来:真乃天助我也!
姜泰岭马上派人去街上请各商号的掌柜到他府上议事。各商号的掌柜也正在为生意冷清着急呢,听说姜老板有请,都立即赶到姜府。
姜泰岭向各商号掌柜通报了白存善擅提盐茶价格,导致商船纷纷北上的情况,然后逐个扫了他们一眼,故意卖了个关子:“今天请大家来,就是让大家集思广益,想个万全之策。”
掌柜们都把眉头皱成了疙瘩,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个个脸阴得像快要下雨的天。姜泰岭见时机已到,故意轻咳一声:“我倒有个办法,不知大家意见如何?”
掌柜们像吸了一包鸦片,立时来了精神,都把目光聚焦在姜泰岭身上。姜泰岭狠吸一口烟,“哐”一声把水烟袋顿在八仙桌上:“在城北河上修一座漫水桥,船不就到不了裕州了吗?”
掌柜们的脸立时由阴转晴,纷纷起身鼓掌,异口同声地说:“还是姜大掌柜高见!”
漫水桥很快修好了。商船过不了桥,只好把货物卸到赊店。等白存善知道修桥的事时,已经晚了,只能眼睁睁看着白花花的银子流进了姜秦岭等商人的腰包。
白存善无论如何咽不下这口气,一纸诉状把姜泰岭告到南阳府。谁知姜泰岭早就买通了府衙的人,白存善输了官司。
白存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心里恨恨地说:好你个姜泰岭,你真敢把事做绝!你不让我活,我就让你死!
白存善找人铸了十多个大铁锅,用一根长杉篙穿在一起,扣在了喷涌的泉眼上,又在上面压了许多大石头,硬把泉水憋了回去。
选自《天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