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病人延续性护理现状调查
2015-05-14贾秀清杜武英白亚南
贾秀清,杜武英,方 芳,白亚南
慢性心力衰竭好发于老年病人,有文献报道,慢性心力衰竭病人3个月~6个月内的复发率和再入院率达27.0%~47.0%[1]。临床上许多病人在短期内反复发作入院,不仅导致其心功能迅速恶化,极大地降低了生活质量,缩短了生存时间,而且占据了大量的医疗资源,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有研究证实,专科护士进行院外护理,对减少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再入院次数、延长缓解期、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有巨大作用[2-4],是整体护理工作的延续,被称为延续性护理。它是由专科护士、社区、家庭共同参与的护理模式,是慢性疾病管理的有效措施。建立一套适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等慢病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和内容,不仅对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方面有重要作用,也是护理学科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114例心力衰竭住院病人进行调查,了解并分析心力衰竭病人延续性护理实施现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1月─10月在北京某医院接受治疗的114例心力衰竭病人。纳入标准:符合纽约心脏学会分级(NYHA),包括心功能Ⅱ、Ⅲ级病人;同意参加本研究;年龄大于18岁。
1.2 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分为两部分:①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吸烟史、饮酒史、饮食习惯、每日食盐量、饮水饮食量等项目;②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该问卷包括21个条目,各条目得分0分~5分,将各条目得分累计相加(总分105分)计算其生活质量得分。以问卷调查形式收集资料。由病人本人自行填写或由病人口述、研究人员填写。对于理解能力低的老年病人,研究人员要先向其讲明问卷的意向,保证答卷的有效性。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14份,当场填写,当场收回,回收有效问卷114份,有效回收率100%。
2 结果
2.1 心力衰竭病人的一般情况 114例病人中,男73例、女41例;年龄38岁~89岁(68.85岁±10.92岁);文盲23例,小学及以下23例,初中48例,高中9例,中专9例,专科及以上2例;有配偶86例,无配偶28例;自我照顾46例,保姆照顾4例,家人照顾64例;复查时间:1个月内37例,3个月内9例,6个月内7例,12个月内5例,未复查56例。
2.2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护理状况 114例病人对保持情绪稳定、定期测量体重、监测尿量、测量腹围、适量饮水均未选择,对按时服药、低盐饮食、戒烟酒、保暖的选择情况具体见表1。
表1 心力衰竭病人选择自我护理措施情况
2.3 不同文化程度、性别、职业、婚姻状态及自我护理方法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分状况 本组病人中明尼苏达生活质量得分为1分~69分(27.85分±18.26分),不同年龄、照顾情况、复查时间和自我护理方法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性别、职业、婚姻状况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分不同(P<0.01),具体见表2。
表2 不同文化程度、性别、职业、婚姻状态及自我护理方法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分
3 讨论
3.1 延续性护理模式在我国发展现状分析 延续性护理模式是指病人从一个环境(如医院)转移到另一个环境(社区、老年院或家中)的护理过程,它的实施需要一个包括病人、医护人员、社会工作者等组成的合作团队来评估并满足病人的连续护理需求[5]。国外积极推行出院病人延续性护理,在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的同时缩短住院日,从而节省卫生费用[6]。国内延续性护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病人在急性期出院后只能通过回院复诊来获取相关的康复信息,其健康需求难以得到及时的满足[6]。慢性心力衰竭由于病程长且迁延多变,且治疗手段仍然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命为主,多数病人仍长时间带病生存,迫切需要建立一种适宜的护理模式来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减轻病情程度,减少发病次数,改善预后。有研究证明,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预后产生了积极、良性的影响[7],能降低再住院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临床医护工作者应正确认识延续性护理的重要价值,实施符合心力衰竭病人需求的护理教育内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延续护理。
3.2 心力衰竭病人自我照顾能力分析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自我护理作为延续性护理的一部分,其重要性已有研究证实,参与疾病自我管理的病人能提高预后、识别症状和减少住院次数,可减少医疗资源的使用,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病死率[8,9]。然而,临床工作中发现并不是所有心力衰竭病人都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护理状况不容乐观。本研究调查也显示,78例心力衰竭病人对按时服药、低盐饮食、戒烟酒、保暖措施依从性好,这与田芳英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但对保持情绪稳定、定期测量体重、监测尿量、测量腹围、适量饮水选项均未选择,这提醒医护人员在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时,不仅要强调药物依从性的重要性,也要加强对饮水、情绪及监测项目的指导。本研究结果还表明,114例病人中有64例病人的家人是出院后主要照顾者,说明家属是帮助病人提高自我护理能力的重要角色,也应列入宣教范围内,家属可以通过为病人准备合理饮食、鼓励遵从医疗建议、提前识别症状、及时就医等,减少病人自我护理的障碍,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及疾病自我管理能力,这也是改善心力衰竭病人自我护理状况的一个重要途径。
3.3 心力衰竭病人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 病人的生活质量是延续性护理现状的体现。本研究结果显示,病人明尼苏达生活质量得分为1分~69分(27.85分±18.26分),较殷洁等[11]的研究结果(39.94分±8.61分)低,可能与本调查群体生活环境有关。研究结果还表明,不同文化程度、性别、职业、婚姻状态的病人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文盲和高文化层次的病人生活质量得分较高,分析原因可能是文化层次过低,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标准本身就低,而高文化层次的病人,可能是因为日常生活质量确实较高;在不同性别的病人中,男性较女性的生活质量得分低,可能是由于女性病人更擅长照顾自己;体力劳动者的得分较脑力劳动和无业的病人低,考虑是体力劳动者劳动强度大的原因;有配偶的较无配偶的病人比较得分低,可能与本组调查中无配偶的病人中部分为未婚者有关。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要从病人的不同文化层次、性别、职业、婚姻状态多个角度加强对病人的生活指导,改善他们的自我护理行为,提高生活质量。3.4 心力衰竭病人延续性护理发展方向 心力衰竭治疗的初步目标是缓解心衰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降低病人的再住院率和死亡率。有调查显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轻度、中度)出院后的3个月~6个月内50%的再入院病人中通过干预可避免再次住院。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提高出院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延缓疾病的进展,降低再住院率[7]。我国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建立尚处于初始阶段,医院内部和社区护理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中。但在慢性病的延续性护理发展中,较注重对高血压、哮喘等慢性疾病的管理,相关文献报道也较多见。同样作为慢性病的心力衰竭的管理尚未得到足够重视。本研究旨在通过现况调查研究摸索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护理难点、遵医情况及自我照顾能力状况,分析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并计划用2年时间推行和评价延续性护理成效,确立及推广护理模式;建立心力衰竭病人延续性护理手册,并通过帮助病人了解心力衰竭医学知识、定期随访,鼓励家属参与及进行社区护理干预提高病人自我照顾能力,减少再入院次数,降低再住院率和病死率,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生活质量。
[1] 胡爱英.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的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4):373.
[2] Stromberg A,Martensson J,Fridlund B,etal.Nurse-ledheart failure clinics improve survival and self-care behaviour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Results from a prospective,randomisedtrial[J].Eur Heart J,2003,24(11):1014-1023.
[3] Lorraine Jolly.The role of the specialist nurse[J].Heart,2002,88:33-35.
[4] 付伟,李萍,钟银奎.延续性护理研究综述[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4b):27.
[5] 程淑玲,藏小英,赵岳.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护理中应用的质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0):916-918.
[6] 黄金月.高级护理实践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2.
[7] 徐娟,徐斌,刘宁,等.延续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3):96-97.
[8] O’Driscoll G.Chronic heart failure.A guide for practical management[J].Aust Fam Physician,2000,29(5):423-427.
[9] Jeffrey A,Nancy H.A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system for heart failure improves clinical outcomes and reduces medical resource utilization[J].Am J Cardiol,1997,79(1):58-63.
[10] 田芳英,何仲,李改珍.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护理状况的调查[J].护理研究,2005,19(2):205-207.
[11] 殷洁,张丽莉,肖坤.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2,4(6):568-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