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香港自由行

2015-05-14设计赵清

中国西部 2015年9期
关键词:购物香港旅游

设计/赵清

近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在行政会议前向媒体表示,由于香港的接待能力有限,将与内地部门商讨能否收紧“自由行”政策,以控制游客的自然增长。

梁振英表示,内地游客的不断增加已给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带来压力。他表示,将在全国两会期间,与中央有关部门跟进事件以及商讨有否收紧相关政策的空间,同时也会继续与中央商讨有关“一签多行”的政策。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共有6084万人次赴港出行,其中78%的旅客来自内地,这一比例较2013年提升了3个百分点。

对此,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尽管有理由限制自由行,但面对经济增长压力,决策或将陷入两难。

香港自由行该不该限?给香港和内地带来的利弊各有哪些?可采取哪些措施协调发展?中国西部地区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增强与香港的旅游互动,或是促进双方协调发展的方式之一。本刊编辑部请到香港经济学者、盘古智库学术委员梁海明,北大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主任吕斌,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杨彦锋,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高级讲师张培,携程旅行网公共事务部陆扬,听听香港、内地各位业界人士、专家的看法。

嘉宾:

梁海明

香港经济学者、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吕斌

北大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主任

杨彦锋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

张培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高级讲师

陆扬

携程旅行网公共事务部

内地和香港应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香港经济学者、盘古智库学术委员梁海明

即使到现在,香港舆论对于自由行是要扩大还是限制,仍有不同意见,众多人认为自由行城市的数目依然可以增加。但是,对于“一签多行”,导致水货客问题严重,香港民意是一面倒认为应当限制至少是“封顶”。香港市场难以胃纳这些“水货客”。

我在香港观察到,香港人并不抗拒与内地民众融合,甚至是渴望融合,从港人对“沪港通”“深港通”的热烈欢迎就看得出来了。一些港人对“一签多行”反感,是因为正常生活受到影响,加上香港市场也不足以支撑众多内地民众的前来。只要把香港看成一个大城市,应该就能理解大都市控制人口的主观愿望。香港这种心态,和北京摇号限车、上海拍卖牌照、新加坡拍卖拥车权的本质是一致的。

我们的眼光,也不要只盯在“自由行”这种低层次的合作上。旅游业只占香港GDP的5%,自由行对香港经济贡献率只有1.3%,国际上平均旅游业相当于GDP10%,香港以后可以在更高端的旅游管理、酒店管理、餐饮服务、旅游教育等方面着力。

随着国家推行“一带一路”“自贸区”的政策,内地和香港应该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例如,让两地的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彼此开放,对两地深入融合的效用,也远远大于人员往来的“自由行”。所以,我们要有“后自由行时代”的思维。

香港特区政府未来的发展:1.回到原点,发展外向型经济,配合自贸区、一带一路战略,成为亚洲供应链管理中心;2.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主要集中在发展人民币离岸中心、完善财富管理中心和债券市场这三方面。

香港的角色已变,未来将为国家的发展作更大的贡献。内地民众也应该改变旧有思维,不要只把眼光盯在“自由行”。

香港应增强社会治理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北大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主任吕斌

内地游客的香港自由行是双刃剑,给香港带来正、负两方面的效应。首先,游客增加对于当地的经济有推动作用。特别是在当前世界很多地方经济不太景气的情况下,旅游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领跑者。另一方面,游客太多也会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比如交通拥堵、物价上涨等等。这需要香港和内地共同来努力协调。

其实,当前香港自由行的焦点问题是怎样有效限制水货客。香港和内地可以此为目的来考虑技术上的措施,比如在某些品类购物数量上进行限制,开辟专门的购物通道、购物场所等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不要伤害了大多数确有需要的来来往往的“自由行”。“一签多行”也有很多正常的需求,比如:有些人在深圳居住而在香港工作,或者反之。开放融合是中国多年来一直在努力的方向。粤港澳一体化是大势所趋,推进的进程一定不能因为水货客而动摇。

此外,香港应增强社会治理能力和抗干扰能力,而不是消极地应用这些硬性措施来解决问题。

香港应做好内部的利益转移机制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杨彦锋

简单用限不限自由行的手段其实是不解决问题的。旅游这种外来消费对目的地经济有利有弊,双方都应该客观理性地看待这一问题。总的来看,内地游客到香港旅游对香港是利大于弊。

香港与广东采取不同于其他内地区域的通关政策,由于汇率、税率、食品安全等原因,广东游客采取周末游等方式频繁地去香港购物。其中,也有不少水货客,给香港当地很多品类的产品造成较大的消费压力,比较明显的就是食品、日用品,例如奶粉、药品等等。内地的消费力量已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香港本土的商业形态,现在香港的奶粉店、药店特别多,这种商业形态是过度地迎合了内地的商业需求,而对于香港本土的居民生活有一定的压力和影响。香港需要茶餐厅、饮品店、书店等与本土居民生活相关的业态,但现在因为有了外来的消费需求,这些业态相对减少或被级差租金排挤到非中心区域。原来的普通租金水平也不能承载这些业态了。因旅游而带来的消费和本土消费的需求是不同的,很多外来的旅游可能还会给东道主地区带来物价上涨、拥挤等负面影响。

但因旅游带来的经济影响是两方面的。另一方面,对香港经济有正面效应,尤其是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拉动了就业。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内地游客一年到香港的消费超过1000亿港币,但不是均匀地分布到各产业部门,零售和博彩等行业受益较大。

据相关数据统计,内地游客到香港人数增长率环比下降,韩国、日本的内地游客增长率有所上升。这是一个此消彼长的效应。从市场结构来看,如果不去香港,对其他同等距离的旅游目的地是利好的。据统计,2014年,中国内地游客到韩国旅游人数增长了50%以上,到日本旅游人数增长了80%以上。旅游是服务贸易的出口,也就是说,内地游客到香港的人数增长率下降,香港的出口额受到了影响,对香港的旅游竞争力是不利的。如果考虑到利大于弊,香港本土应该做好协调和应对。

对于某个景区,如迪士尼、海洋公园等可以做承载量管理,但是香港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城市做承载量管理是不可行的,也很难实施,最好用市场化方式进行调整。

内地游客到香港旅游,给香港带来了正面和负面两种效应,香港本土应做好利益的划分,做好内部的利益转移机制,获益的行业对受到影响的行业进行一些转移支付,很多国家都有过这种例子,内地也有,叫做旅游生态补偿。例如,泸沽湖的旅游开发,泸沽湖边受益的商家对整个地区受到旅游损害(即承受了物价上涨、履行了生态保护职责)的人进行补偿。香港的零售、博彩、酒店等行业是旅游受益行业,可对受到影响的居民进行补偿,做好协调。

西部地区应增强与香港的旅游互动,促进内地与香港协调发展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高级讲师 张培

从大环境来说,香港和内地是相互依赖的。内地游客对香港的经济带动还是很明显的。不赞成限制香港自由行,全球没有一个城市对游客进行限制。旅游产业对旅游目的地产生的是综合效应。就以交通为例,一方面,游客多了会造成交通拥挤;但另一方面,一个城市的人数太少,也不利于交通系统的发展。

但对于水货客应加以限制,比如从购物的数量上予以控制。国际上也有可借鉴的经验,比如英国对婴幼儿奶粉进行限购,规定每人每天只能购买两罐奶粉。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购物也是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内地在旅游购物设施上比较薄弱,很多购物点多是千篇一律的大路货,不能满足游客购物需求。另外,内地也缺乏购物环境良好的免税店。内地应关注旅游购物领域,借鉴国际上成功的免税店经验。

四川等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成都开通到香港的直航后,与香港互动很频繁。成都已成为香港游客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一方面,成都这个具有特色的西部大城市吸引着香港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另一方面,成都作为西部的中心大城市,从成都前往西部其他城市和景区都非常方便。香港来四川的游客数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四川等西部地区需要提升旅游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香港游客到四川、到西部来旅游。旅游不只是带动经济发展,也是增强双方相互理解、消除两地摩擦的手段。

文明出游,和谐共进

携程旅行网公共事务部陆扬

根据携程网的统计,今年成都市民前往香港自由行的人数较去年相比有小幅攀升,较去年同期相比有5%的增加。香港还是排在成都市民出境目的地第一位。

我们建议,内地去香港的游客应遵守公共秩序,不要插队、高声喧哗、随地吐痰,以及在地铁里吃零食。在购物的时候要礼貌,不要觉得自己是给钱的就很了不起。在迪士尼、海洋公园等景区游玩时应尊重公共秩序,爱护公共卫生,不在公共场合吸烟,看管好自己的小孩。住酒店的时候,不要在酒店过道大声喧哗,爱护酒店的设施。

猜你喜欢

购物香港旅游
我们为什么选择网上购物?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香港之旅
圣诞购物季
旅游
快乐六一,开心购物!
不可错过的“购物”APP
香港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