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说红木

2015-05-13王纪仪

北京纪事 2015年5期
关键词:硬木刨子古典家具

王纪仪

什么是红木

我们家附近开了一家红木家具店。我进去一看,一屋子的非洲红木、巴西花梨,还有鸡翅木的沙发。我问店家:“红木在哪儿呢?”店家说:“这不都是红木吗?”这就存在着一个什么是红木的问题。

在过去的古玩行,只把当下所谓的“红酸枝”叫红木。就像玩瓷器的,“官窑”在宋代专指北宋和南宋时在京城汴京(汴梁,今开封)和临安(今杭州)由宫廷设窑烧制的青瓷,故又有“旧官”和“新官”之分。前者为北宋官窑,后者为南宋官窑。后来就把凡是官家烧的窑统统叫官窑。以往的古玩行把木器家具分为硬木与软木(柴木)两大类。硬木包括紫檀、黄花梨、红木、鸡翅木、铁力木、乌木等等;柴木主要有楠木、榉木、榆木、柏木、核桃木等。其实在过去的古玩行就没有家具这一项,能够作为古玩交易的也只限于所谓的“紫檀花梨”。可以说在“文革”以前,我国紫檀花梨家具的存世量还是很可观的。但是经过破“四旧”损失了一部分。我们家由于成分好,没有被破,可让我自己给糟践了。为了结婚购买120元的大衣柜,卖了一张红木的写字台15元,卖了一座镶有十二属相的座钟8元钱,还有一个红木的帽镜3元钱,加起来26块钱。现在这三样值几十万。而那个120元的大衣柜,在上世纪90年代卖给收废品的15元。

国家为了换取外汇,将大量的古典家具出口,一对清代的太师椅才60元人民币。“文革”后恢复古玩市场,古董商又把当时收到的卖到了国外。那时候没有多少人认这个东西,以致政协开会,有识之士呼吁:禁止古典家具出口。但是晚了,大量的好东西被运到了境外。我们知道黄花梨的大料非常珍贵。福建莆田的祠堂曾经有一张黄花梨大条案。整个条案是一块独板长4.2米,堪称世界第一。可惜的是,这个案子现在却摆在了美国的丹佛博物馆。这个事情就发生在20年前。悲哀啊!

值得欣喜的是据说北京元亨利硬木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波收到了一块4.1米长的独板黄花梨,比丹佛的那块只短1厘米。属世界第二,国内第一。近年来,人们对古典家具越来越认识、喜爱,但是好东西老家具却越来越少,用于做古典家具的原材料也日见式微。黄花梨原料已近枯竭,红木(红酸枝)也濒临绝境。怎么办?家具还得做,买卖还得开。聪明的中国商人便把目光投向了海外。

这帮人是极聪明的。他们知道我国海南的黎山出产黄花梨,越南的长山山脉也出产黄花梨,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纬度大致相同。于是他们明白了,既然我国云南出产红木,那么同纬度的泰国、柬埔寨、越南、老挝、缅甸以及东南亚地区就有可能出产红木。同理,同一纬度的南美也可能出产红木。于是1996年马达加斯加的第一批所谓的“紫檀”被进口中国。当时蒙了不少国人。接着什么老挝红木、越南黄花梨、缅甸花梨、巴西花梨、非洲花梨纷至沓来。其实这些与1996年以前的花梨紫檀不是一个树种,家具商们也不知道它们的科学名称,反正看着有点像哪个就叫哪个的名称。又黑又硬的就叫黑檀,发黄的叫黄檀,泛点绿头的叫绿檀。那时节家具的官司不断。也许因为这个,国家技术监督局于2000年5月19日发布了红木国家标准,规定了2科5属8类33个树种为红木。谁也别争了,谁也别吵了,33个树种都是红木。依我说这有点像哄小孩。最近经常有朋友向我咨询33个树种的红木,到底买哪种好。我的观点是:您若想买家具,甭说33个树种,就是加上核桃木、樱桃木、水曲柳、杨柳榆槐都可以买。但是,您想买中国古典家具,我一般都建议他们买传统意义上的红木即红酸枝。因为红酸枝若干年后也将面临原料枯竭,先下手买红木。至于巴西花、缅甸花什么的,今后有的是,可以暂时往后放一放。“从材质上来比较,黄花梨太高端,投入太大,风险也比较大。而红酸枝相对来说比较便宜,一般消费者有购买能力。从历朝历代对红酸枝材质家具的评价以及目前原材料的供应量来看,还是相当具有收藏价值的,保守估计,5年后红酸枝家具的价值应该能够和现今紫檀家具相媲美。”杨波如是说。

有人来找我,说要买一套缅甸花梨,让我给看看。我问看什么。她说让我“看看是不是缅甸花梨”。我说:“实在对不起,我不认识缅甸花梨。”我认为是不是缅甸花梨,是不是非洲红木,是不是巴西豆没什么意义。只要你喜欢,商家在价格上没有骗你。要注意的是商家用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冒充我们真正的海南黄花梨、印度小叶紫檀、红木、花梨木。

有人说了,什么缅甸花、非洲红、黑檀、绿檀你都不懂,你有什么用?我不懂乱七八糟的树种,可我懂传统意义上的硬木家具。我到了市场可以告诉你,哪个是海黄哪个是越黄,哪个是红木哪个不是红木。

红木家具起于刨子

红木出现于明代,由于木质的家具难以保存,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见到存世的宋代家具。但元代的家具倒有实物出土。美国檀香山博物馆就收藏了一件元代黑漆嵌螺钿小桌。这是一张带拦水线的黑漆嵌螺钿小桌。小桌有束腰,束腰开“炮仗桶”式开光,其下有浅托腮,托腮下是常见的分心花式牙板(交汇处无饕餮面纹),接S形三弯腿,足底踩托球。三弯腿线条遒劲翻起,与现在一些日本家具的三弯腿类似。

这张小桌显然是软木的。从家具存世的实物看,我国的硬木家具大量的出现是在明代晚期。宋元以前的家具全是软木。为什么呢?有专家指出是因为工具的限制。是什么工具限制了硬木在家具上的使用呢?答案是刨子。没有刨子就无法加工硬木家具。为什么硬木家具在明代晚期出现呢?是因为刨子在明代中期才由罗马传入我国。持这种观点的是我国著名文物专家、考古学家孙机先生,他在《我国古代的平木工具》(见《文物》1987年第10期)和《关于平木用的刨子》(见《文物》1996年第10期)两文中,通过引经据典地考证,认为刨子应为明代发明的。

但也有一些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认为在明代以前我国就已经发明甚至已广泛使用了刨子,如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何堂坤先生在其所著的《平木用刨考》(见《文物》1996年第7期)一文中就提出:“刨子至迟发明于唐,其上限应可上推到南北朝时期;迄宋,我国民间便广泛使用起来;其发明期决不会迟到明代的。”并提到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苏汉臣的《货郎图》中就出现了刨子。

有趣的是在2010年,在菏泽元代沉船发掘过程中,出土了一件木工平木工具——刨子。这件刨子发现于元代沉船的第二舱(生活舱),由于尚未进行脱水、除锈处理,表面多数地方覆盖着厚薄不一的淡黄色钙化泥沙层,刨铲和横木的一端带有明显的铁锈,没有被钙化泥沙层和铁锈腐蚀的器物,由于长年水的浸泡而呈棕色;长24厘米,宽8厘米,最厚处6厘米,最薄处3厘米,横柄长28厘米。

专家分析:元代时,刨子即便不普遍使用于全国,在官营手工业中应该已经得到了广泛使用。由此推断,其发明在元代之前的可能性应该很大。综上所述,笔者大胆推测,作为我国平木工具中的重要成员,刨子的发明年代应该不会晚于宋代,到元代时民间已开始使用,而在官府已广泛使用;到了明代中期以后,便在全社会流行起来了,并由此带动了我国家具业的繁荣发展。这只是笔者的个人看法,不一定成熟和准确,要想准确定位刨子的具体发明年代,还需更多的实物资料进行佐证。但无论如何,随着这件刨子的出土和发现,我国刨子的发明年代早于明代已是不争的事实。

我注意到持明代说的孙机先生发表两篇论文的时间,分别是1987年和1996年。也就是说孙先生在发表上述两篇论文时,菏泽元代古沉船上的刨子还没有出土。我想先生如果见了这一新的材料会有新的考虑的。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

猜你喜欢

硬木刨子古典家具
没白费功夫
俄勒冈硬木在家具制造中的应用分析*
明式家具木结构应用研究
传统茶文化对古典家具艺术形态的影响
古典家具融入现代生活的理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