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高钟的《家》
2015-05-13段少锋
段少锋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2/01/08/qkimagestzlctzlc201509tzlc20150931-1-l.jpg)
从2009年开始,吴高钟就开始用这种“砍”的方式进行创作,但这种创作行为也不能简单概括为“砍”或者雕琢。比如《家》这套作品,对于家具的改造,最初是一种大刀阔斧式的破坏,而随着创作的深入和追求吴高钟先生所说的极简的临界点的时候,之前的“砍”的破坏逐渐成为一种雕琢,这其中最大的难度就是把控力度,用一把刀来寻找器物线条所能承受的最大程度。
八十年代的行为艺术大兴包裹,这和八十年代的艺术家生存的时代境遇有关。八十年代的艺术的宏大叙事和诉求其实是一种后文革的遗产,而八十年代之后理想主义骤然停止,在此后的时间,艺术家又陷入了对于伤害的迷恋,于是那个时期的艺术家做了很多表现“对于伤害迷恋”的作品,比如朱昱和吴高钟先生。
对于身体伤害的迷恋,在后来吴高钟先生的创作中依旧延续着,不同的是从身体逐渐解放出来,转变为对于器物拟人化的惊恐的呈现,比如那些“长毛”系列的作品。而吴高钟的近作《家》体现的是同样延续着以往“长毛”系列的惊悚感和危险感,家具在吴高钟的刀下变得岌岌可危。吴高钟说他尽可能最终呈现出只有极简的线条,这些线条构成了家具,最后这些家具进了吴高钟构建的“家”中,因而这套作品也被定名为《家》。
构建出这个“家”的家具,据吴高钟先生说,本身就是取自一些破旧的老家具,门窗则是取自一些被拆毁的废墟,所以这个《家》一开始就是破碎的。它来源于被破坏的现实生活和剧变的人情冷暖的生活中,这些家具往往更像是过往家园的尸体,只不过它们重新被改正,然后呈现在了吴高钟的《家》里。吴高钟用一个温馨的《家》的词语,却是要去形容一个本质是伤感或者近于残酷的事实。
吴高钟的《家》似乎有一种批判反思。在巨变的当代中国,人的力量不仅仅有压缩空间的功能,同时也压缩了时间。在2000年后,中国的迅速发展,使得城市化走上了快车道,城市化带来的结果之一,就是关于家园记忆的迅速消失。每一个城市迅速的发展,从空间上来讲是迅速的修建和迅速的拆毁,从时间上来讲是频率越来越快,因此故乡这个概念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迅速被压缩了,家园迅速成为故园,进而成为记忆。吴高钟的《家》正是将这种人的力量转变为对于家园的迅速改造,将时间的侵蚀压缩为人力,这正如这个时代我们对于故园的反思。
投资与理财:你以往大多以毛发为创作的特征,而毛发总是让我感觉这是博伊斯毛毡的延续。在诸多可以制造侵蚀效果的手段中,你采用刀“砍”是出于什么考虑呢?因为在我看来,这种制作方式不像是雕琢,而是一种很暴力的方式,总是让我想起我当时阅读莫言《檀香刑》时对于千刀万剐的描绘,这是一种带有把玩和观赏性的暴力。
吴高钟:我的作品好像都是互为反向的,或者说是“经验反观”的。譬如,《五月二十八日诞辰》是血淋淋的表面和的它善意;“腐烂作品”是极致美丽下的恶臭;“长毛作品”是柔软的惊悚等等。刀“砍”作品是2009年开始做的,现在看到的椅子、梯子都是2009年的作品。不清楚自己为什么用刀“砍”东西,只是奔着一种我要的感觉去。起初可能只是工作方便,后来觉得这样工作挺痛快的,能达到我要的效果和感觉。但是动作本身只是一种方式,我的一种工作方式。从“添加式”的工作方式到“剥离式”的工作方式的改变,内在的关系自己不是特别的清楚,应该和前期的“长毛”有一定的联系,视觉上毛毛的表面,心里的感觉也是可以对应的。我不断地用刀“砍”物品,在它们快要垮掉之前停下来,最后的形态对应了自己要表达的感觉:一种脆弱的命悬一线的感觉。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2/01/08/qkimagestzlctzlc201509tzlc20150931-2-l.jpg)
投资与理财:对于家园的关注,是因为你生活中哪一段特殊的生活体验?是生活的哪些细节,让你有了创作这件作品的动力?
吴高钟:当然是和我个人的经历遭遇有关。这种工作方式开始于2009年,原来的刀“砍”作品都是单件的,我选择了和人的关系比较紧密的日常用品,一种让人可以依附、依靠的物品。整体做成一个和生活有关系的空间作品的想法是2013年产生的,想做一个整体性的房间,一个可以若隐若现看到的、极其脆弱的房间。直接的动力可能和2014年我母亲从生病到去世有一定的关系。还有,自在空间张志强给我提供一个实施的时机和空间。
投资与理财:家园本应该是稳定的生活情景,而在你看来却成为一种有着紧张感的,这是基于什么思考?或者假设可以用一句话来阐释你的作品的意图,你想用作品表达的是什么?
吴高钟:飘在北京多年,租房、搬家、暂住证、拆迁等等,始终让自己有一种不安全感,生活一直有一种不稳定的感觉。虽然在北京宋庄盖了房子,但是也是面临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偶尔回到老家,仍然有一种在家乡流浪的临时的感觉。所以做了一个拼凑的家,一个残留的暂时的房间,一个即将消逝的家。它的感觉和我的心里感觉是一致的:脆弱的垮掉之前的存在。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2/01/08/qkimagestzlctzlc201509tzlc20150931-3-l.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