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另类偶像

2015-05-13杰西·华盛顿

当代体育·扣篮 2015年8期
关键词:巴克利利兹家伙

杰西·华盛顿

利兹的旧日时光

关于巴克利,故事实在是太多太多,不过,本着对一名名人堂级别球员的尊重,我们还是要从篮球、从往事方面说起。

52年前一个情人节过后的傍晚,巴克利出生于阿拉巴马州一个名叫利兹的偏僻小镇。在这个人口只有6000人的地方,巴克利一出生就遭遇到了与当时很多贫穷黑人小孩一样的不幸,而且更甚——刚出生六个星期,他就由于患有贫血症而进行了一次全身换血大手术。幸好手术非常成功,他才逃离了病痛的魔掌,幸运地生存了下来。由于亲生父亲很早就抛弃了家庭,所以巴克利在成长过程中始终是和母亲以及外婆相依为命。他小时候非常调皮,没有一刻安宁,有一次竟然大胆从二楼跳下,把外婆约翰尼差点吓得晕厥。

说起约翰尼,她真是一个善良而又慈祥的老太太,很疼爱巴克利,但绝对不会纵容。每当外孙出门玩耍,她都会叮嘱他不要跟那些坏孩子一起;当小巴克利做错事,又会非常严厉地教训他……巴克利很听外婆的话,虽然偶尔还是有打架行为,但那也多是别人挑衅他或是因为看不惯欺负弱小的行为而起。且最为重要的是,他真从来不跟那些坏小孩混在一起,不会像他们一样以多欺少、恃强凌弱、喋血街头,更不会吸毒贩毒。

“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我的母亲和外婆都会告诉我,如果我不同意,她们就会提醒我出门的时候千万别让门撞上后背。”巴克利在回忆时说道。对母亲和外婆的抚养、教育之恩,他可谓一直感怀在心,所以即便是日后成为了炙手可热的NBA巨星,仍坚称:是她们把自己带上这条路的。“我的母亲和外婆绝对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女人,她们努力赚钱、日夜督促,这才有了今天的查尔斯·巴克利。”

那时,虽然母亲杰茜很努力地工作,但家里还是显得捉襟见肘。好在巴克利是一个懂事又有志气的孩子,他从不会因为自己的出身而感到自卑,也不会去怨天尤人。杰茜回忆说:“当其他孩子都骑着拉风的新车,穿得光彩夺目的时候,查尔斯却从不正眼瞧上一瞧,他甚至还安慰我说——亲爱的妈妈,总有一天,我会有能力让你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的。然后我问他想如何达成自己的愿望,他轻轻地说‘篮球。那一刻,我的心里比喝了蜜糖还要甜。”

是的,小小年纪巴克利就已经有了自己的目标,要用篮球来逃离贫穷,他有信心,也有决心。尽管当时很少有人相信其将来可以做到,因为他着实没有表现出足够多的篮球天赋——在高一的时候,身高还只有1.70m左右,连校队都没能入选。不过即便如此,巴克利也没有动摇自己的决心,他坚持每天在一块室外球场练球,风雨无改,更毫不理会旁观者的嘲笑。回到家后,为了锻炼弹跳力,还每天都在顶端非常尖的栏栅上跳来跳去,弄得杰茜和约翰尼心惊肉跳。

终于,经过一年的苦练后,巴克利在高二那年成功进入校队。虽然只是做替补,出场时间少得可怜,但他毫无怨言,只要一上场必倾尽全力,场下也仍是训练最刻苦的一个。随后升高三前的那个夏天,巴克利身高又奇迹般地疯长了15cm,体重也增加了10kg,这样他就有了一个非常理想的篮球运动员身材,也理所当然成为了利兹高中的先发球员。

至于接下来一年,巴克利场均接近19+18的表现,带领球队取得26胜3负不俗战绩,一路闯进阿拉巴马州高中锦标赛半决赛……此前,在利兹还从未有人能靠打篮球走出阿拉巴马,对巴克利来说事情当然也不会这么容易。好在奥本大学在当地还算小有名气,一名球探在看过巴克利一场表现非常出色的比赛后在他的推荐报告里写道:一个打球快得像风一样的胖小子。奥本大学主教练桑尼·史密斯看到了,经过考察后他决定把巴克利招进队中。

在奥本大学城的第一年,巴克利场均12.7分、9.8个篮板,勇夺东南联盟篮板王。至此,所有人都意识到:利兹地区第一个迈入NBA的人要出现了。虽说在1984年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参加本土奥运会的机会有些遗憾吧,但凭借着对篮球的热爱,再加上不懈的努力,巴克利终于实现了他儿时的梦想,终于兑现了他对自己妈妈的诺言,用篮球给家人带来美好的生活。出生在一个一贫如洗的家庭,从小受尽白眼,却能坚持理想,遇悲而不伤、遭挫而不折,最后终于成功。巴克利的成长经历就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励志故事,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世上大多数人,他们其实并不知道该如何才能在芸芸众生当中脱颖而出。但我在孩提时代,便已经决定无论做什么,都一定要成功!记住,只要你下定决心想成功,那么便没有任何因素能阻止你。”

这就是巴克利一生的信仰,伴随着他走出利兹、走出阿拉巴马、成为MVP、进入名人堂……如今,小镇利兹早已和他生活的那个年代大不相同了,其中更是还有一条街道被命名为“查尔斯·巴克利大街”。它不是在巴克利成为巨星后才有的,而是在1984年,他被76人队选中后就有了。

大嘴风情

这不是吹牛,仅仅是事实——在1984年蒸笼般的夏天,我是巴克利进入联盟后第一个采访他的人。他是那年的5号秀,黄金一代成员,一个早熟且长相极为喜感的家伙。费城球迷当时觉得,与其说巴克利是名篮球运动员倒不如说他是个卡通人物来得贴切,并期待他也能像半人半神的漫画英雄一样成为76人队新的希望。那时我还只是一家郊区小报的实习记者,说起来才不关心76人队究竟能怎样呢,更关心的还是住地附近伙食如何。我们的那次亲密接触是在圣约瑟夫大学,76人队刚刚举办完新秀训练营,目的是初步看看球队的选秀成果及让球员们的经纪人可以更多跟总经理帕特·威廉姆斯进行沟通。老实讲,虽然这不是什么史诗般的相遇,不过它却非常有趣。

那天,在观看完一次乏味的训练后,心有不甘的我“冒险”闯入了狭小的球员更衣室,见巴克利独自一人坐在板凳上。看起来结束了一天的训练他显得相当高兴,于是同意了我的采访要求,但是却先问了个问题。

“嘿,哥们,你知道在这附近哪里能找到女人么?”endprint

我被震惊到了,回答说你应该为后两天的训练保存体力呀。但是他却满不在乎。

“算了吧,”这家伙不屑地说道,“我的医生告诉我说女人是会赐予我力量的。”

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巴克利来球队报道的第一天,而这个来自阿拉巴马州利兹市的年轻人渴望与人进行交流,现在我们更了解这家伙的为人,也知道这就是真实的巴克利。更衣室里其他人所想不敢说的事情,他就敢讲出来,在他的大脑和嘴之间没有任何过渡,他的脑子里更没有什么指令告诉他要对第一次见面的记者小心翼翼。不管什么情况发生,巴克利就是巴克利,纯粹的原生态。

直到今天,他仍然是这个样子,什么因果之类的统统见鬼去吧。我的一个朋友曾经说过:“如果查尔斯哪怕还有一丁点优点的话,那么就是他完全、毫无歉意、甚至经常是残忍无礼的,诚实。”有时有趣搞怪,有时又傲慢无礼;有时粗俗暴力,有时又善良天真——这就是巴克利,活生生的巴克利。

你问他个问题,他就会给你他的答案,而不是回答那些媒体采访应对指南小册子里的套词。比如在1996-97赛季尚未开打时他就声称:“艾伦·艾弗森必然是年度最佳新秀!”以及“用谈论迈克尔·乔丹的语气提科比·布莱恩特,这种人简直就是白痴。”他说过去球员们需要5、6年时间的持续发挥出色才能奠定自己的球星地位,“现在呢?有些家伙只打了一个月好球,就有那么一年的良好发挥,人们就说他是超级巨星了……”如果编一个查尔斯经典语录集,想必我们本文后面就不用再写别的什么了,所以利用这有限的空间,还是下结论——巴克利的所作所为,其实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每一个人希望自己能做的,不顾后果、随心而动。这意味着他总是能讲出自己的心声,而不管是不是得罪了谁。

他偶尔会做出些愚蠢无比的举动(比赛中向一个小女孩吐痰),也会喝的酩酊大醉,然后卷入斗殴、嘲笑他人,并且毫不在乎。可问问你自己吧,是不是有时也希望自己有勇气那样生活?巴克利有着14年的职业生涯,他也是NBA里有史以来少数的几个,极为诚实的存在。同时也正因为这一点,整个世界才早早都对他有了一目了然的认识。

后来呢?职业生涯末期巴克利说他打算从压力巨大的NBA巨星角色中解脱出来,彻底给自己布满伤痛的身体减压,然后考虑当一两年角色球员。至此,也到了我们真正该为这个奇男子鼓掌喝彩的时候了。

可能有人会说如果你是百万富翁衣食无忧没啥牵挂了,那么开始诚实做人实话实说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请看看全球的体育运动员们吧,然后告诉我有多少是你真正了解的?当看埃米特·史密斯(前NFL传奇巨星)穿一身花呢套装给男士止汗除臭香体膏做广告时,我们相视一笑;可看巴克利做同样广告时,我们却捧腹大笑。人人都知道这家伙可不是那样又大又笨的,但他就是不介意因为扮成那样而被人取笑,因为没准他自顾自心里也正乐的开花呢。

另类偶像

还记得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梦一队”上演了他们备受关注的首秀,但是巴克利,他的表现可不像一个友善篮球亲使。对阵弱旅安哥拉时,其他队友们都打得轻松写意,这家伙却肘子横飞。后来当被记者问及为何要如此较劲时,巴克利说:“因为有人打到了我,所以我就得还回去,必须如此,尽管那家伙看着就像已经好几天没吃饭了似的。”

众所周知,巴克利的毒舌无所不喷,而他也因此受害匪浅。打球时,由于发表了太多不和谐的言论,导致联盟每个赛季结束后都要专门对其进行集中罚款。他自己呢?这点小钱才不放在心上。“(钱)花得很值,”谈到那些罚款时巴克利说道,“我喷的很爽,所以这些钱花得太值了。”

除此之外,这家伙还总是对自我价值十分看重,运动生涯中带伤作战有如家常便饭,只有在万不得已时才会选择休战。也许他和球迷之间的关系是一直不是很融洽吧,但是看过巴克利打球的人,他们都很少会说自己受到了欺骗。举个例子,1997-98赛季,巴克利受背伤、脚伤、臂伤、腹股沟拉伤及疝气各种问题的折磨,也只缺席了14场比赛。和那个76人、太阳时期凭借速度与力量的完美结合横扫联盟的往昔相比,那时的他本应沧海桑田,可却仍然交出了赛季5次20+篮板的成绩单——他就是这样。

在巴克利打球的年代,他从来都不是联盟里挣钱最多的球员,尽管他最终拥有超过22000的得分、超过11000个的篮板,以及11次全明星的经历。这家伙从不抱怨自己工资挣得不如MJ、奥拉朱旺、尤因等人多,只要踏上赛场,就是心无杂念全力以赴去打比赛。

当然,有时候,当比赛结束之后“爵士”还意犹未尽。他是出了名的夜猫子,经常会和各色各样的人鬼混在一起;他取笑起当地人来毫不犹豫,还喜欢向周围所有人显示自己是有多聪明;他也会给人签名,而且总体来说做法和其他著名运动员大致相同。巴克利从不在乎引起别人的注意,除非……有人玩过火,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当此情况下,这个多事的人一定劫数难逃,因为这家伙可能会把他从窗口扔下去或是直接在头顶来一记当头喝棒。对外人,巴克利一向有着自己不成文的一套准则,即你可以和我零距离接触,但必须要表示出尊重。“我知道,自己一直是个大目标,但是我永远不会因此而退缩。”2009年10月,当他在奥兰多把乔戈·卢戈批得体无完肤后,曾经对记者这样说道,“没有人有理所当然的权力对我无礼,这既简单又明了。”

我们都知道,“卢戈事件”导火索其实是他于当年2月重提巴克利10年前发表的那份说自己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喝那么多酒的声明。的确,酒精一直是巴克利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有时是赛后庆祝,有时是应酬需要,还有时是凌晨社交狂欢时的润色。但是37岁的老将却无法像年轻人那样,在喝了些啤酒(通常是5、6瓶)之后,第二天比赛时能迅速迅速恢复状态。要知道,在一间屋子里搞定一个同样烂醉的伙计是一回事,在第二天的比赛中对付活力四射的凯文·加内特可又是另外一回事。巴克利不想进贝蒂·福德诊所或是酒精康复中心,他想要自行戒酒,真的就这么简单。许多人也作出过同样的决定,但是他们绝不会夸耀这件事,唯独我们的“查尔斯爵士”,他可是情不自禁地要向媒体讲述自己的英雄事迹。

“我是不会承认自己是个酒鬼或有酗酒毛病的,”37岁生日那天,巴克利在接受《费城每日新闻报》采访时说道,“只是觉得自己现在喝的有点多了需要控制,仅此而已。我喜欢饮酒,绝不会戒掉,永远不会,但是不能再边喝边打球了。”

事实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不久之后,巴克利的身体已无法支撑他继续打球了,就这样,没什么好说的,即便他再怎么保护身体也不行了。他那时可能会成为一名播音员,也可能从政,因为他曾多次表示愿意为阿拉巴马州政府工作。想想看吧,不管他做什么工作,相信都一定会按照“巴克利方式”去做,而NBA也必将因为他的离开减色不少。1998年,乔丹退役后很多球迷都曾不遗余力思考后“飞人”时代NBA将何去何从。巴克利呢?诚然,他的离去从经济角度考虑肯定远没有MJ离去那么影响深远,但是私底下人们茶余饭后关于NBA的谈资必然会大幅减少。在球场上,巴克利是特别的;在球场之外,他更是独一无二。这家伙总说自己不想成为榜样,天不遂人愿,现在很多职业运动员还都在努力效仿着他。endprint

猜你喜欢

巴克利利兹家伙
Gender Discrimination in Language in The Handmaid's Tale
用倒置征服世界的艺术家——乔治·巴塞利兹
战后世界的设计师矶崎新获普利兹克建筑奖
形迹可疑的家伙
THE CONCEPT OF BOKEH LIGHT EFFECTS IN PHOTOGRAPHY
两个“坏家伙”
不讲理的家伙
冬天是个淘气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