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舞蹈民族性的应用创新
2015-05-13帕提曼艾尔肯新疆兵团歌舞剧团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帕提曼·艾尔肯(新疆兵团歌舞剧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浅谈舞蹈民族性的应用创新
帕提曼·艾尔肯
(新疆兵团歌舞剧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沿袭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其中就包括舞蹈。每个民族的舞蹈都有浓厚的民族气息,代表了民族的文化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如今的社会,舞蹈仍然有着独特的地位,甚至成了每个人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就来论述舞蹈民族性的创新应用。
舞蹈;民族性;创新应用
舞蹈代表着一种向往、一份希望,各个民族的舞蹈都有着不同的表达情感的方式,所以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舞蹈形式,这也就有了舞蹈的民族性。各民族人们通过舞蹈,把民族的风格和文化体现出来,代表着整个民族的传统、心理,是民族的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
一、民族舞蹈具有情感特征
民族舞蹈有很多特点,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情感性。一段动人的舞蹈表演必须要以情感为基础的,一个没有情感的舞蹈是不完整的也是不能打动人心的,自然也不能体现出舞蹈的精神。民族舞蹈能直接感染情绪同时也能使情绪更加强烈[1]。舞蹈通过肢体的运动表达情感,以强烈细腻的艺术手法代替语言表达情感,超越了其他的艺术形式,民族舞蹈的风格和文化的独特性与舞蹈表达的情感相结合,有着显著的民族特点,给人以震撼。
二、民族舞蹈的发展
(一)舞蹈的继承
我国五十六个民族有着自身独特的舞蹈形式,在历史长河的沉淀中已经形成个性的传统,有了固定的风格和文化内涵,这是民族的精华,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所以继承就是民族舞蹈发展的基础。
(二)目光要开阔
民族舞蹈是个性比较强的舞蹈形式,民族舞蹈在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自身,加入新鲜的元素。如今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我们需要为民族舞蹈注入新的活力[2]。有很多新鲜的艺术形式可以借鉴,比如现代舞、芭蕾甚至体育、书法等等,都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效果,但是,借鉴却不是抄袭,而是吸取其他艺术的精神内涵,加以融合。
(三)目光跟随时代
我们在继承民族舞蹈的基础上,在保证舞蹈本质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当下生活的经验、经历、感受或者以当今社会的热点作为创作的来源,让民族舞蹈具有时代意义,挖掘出当代人们最本质的东西,成为后世仰慕的经典。
三、舞蹈民族性的创新应用
(一)民族舞蹈在现代舞中的创新应用
1.现代舞表达民族情感。现代舞以解放人性的理念有着独特的力量之美,舞者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和期望的表现形式,有着浓烈的时代色彩。如今的现代舞,却被模式化,丧失了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失去了舞蹈的本质。在民族舞中融合现代舞的精髓,就要把握时代的主题,不仅反映时代的精神还要保持民族舞蹈的精神本质,在民族舞蹈情感表达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开拓视野,把民族和时代结合在一起。把民族和时代结合在一起,就要以中国传统民族精神为基石,融合中西文化,满足社会的需求。
2.现代舞表达民族舞蹈的语言。现代舞中很难发现有高难度的动作,要求的是力度和速度,但民族舞蹈具有不一样的韵味,民族舞蹈的动作唯美却更加有难度,需要舞者长期练习。所以,民族舞蹈要融合现代舞中的力量和速度,还可以在舞蹈音乐上进行编曲,散发现代的气息,让民族舞蹈在展现民族韵味的同时又具有时代感。
(二)民族舞蹈在芭蕾舞中的创新应用
民族舞蹈融合芭蕾舞精华是建立在民族风格的基础上,融合了芭蕾舞的精妙之处,形成了新的舞蹈形式。民族性舞蹈的题材选择很重要,当代很多的舞蹈作品用来揭示当代社会人性的缺陷引发深思,在题材选择上,要独具慧眼发现能将内容和精神融合在一起的作品[3]。舞蹈的语汇由若干个单人的动作组合而成,是舞蹈中最基本的艺术形式,舞蹈语汇和音乐搭配表达着舞蹈的情感,通过心灵交流产生共鸣,所以,创作出具有芭蕾舞特色的舞蹈语汇,是对民族舞蹈极大的创新。
同时,舞蹈的民族性也应用到芭蕾舞中,中国的芭蕾舞剧在创作中也体现着民族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独特的情感表达形式,将芭蕾舞和民族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新鲜的具有民族特性的艺术风格。
四、结语
民族舞蹈不但可以表现出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同时还展示着民族的独特精神,这是民族舞蹈最鲜明的个性,以生活经验为基础,加以写意的修饰,形成了隐喻性很强的民族舞蹈,通过肢体和心灵相互交流,这是舞蹈传达语言最高深的地方。民族舞蹈的发展,不但要继续坚持继承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的民族精神,也要借鉴当代社会的现代艺术,进行融合创新应用。这不但要领悟透彻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历程,同时还要有创新的思想,从而为民族舞蹈注入新鲜的活力。
[1]王婧.中国民族音乐在中国原创芭蕾舞中的应用[J].大舞台,2012,(8):74-75.
[2]刘静.浅谈中国现代舞的民族性[J].教育艺术,2009,(7):38-39.
[3]刘青.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艺术特点[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7):156.
G613.5
A
1007-0125(2015)03-019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