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舞蹈的艺术形态及产业的发展目标
2015-05-13吴晓冬哈尔滨歌剧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吴晓冬(哈尔滨歌剧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谈舞蹈的艺术形态及产业的发展目标
吴晓冬
(哈尔滨歌剧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舞蹈可以让人获得美的享受,人们对舞蹈艺术美的感受最初是通过视觉、听觉来获得的。视觉器官的感知包括色彩、线条和形状三个部分。听觉、视觉的和谐统一,使得舞蹈形象具有更加鲜明、突出、生动的特点,有着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比拟的艺术魅力。
舞蹈;艺术;形态
舞蹈向我们展示了一种人类通过开发身心资源创造艺术作品的典型范例,这种创造力还恰当地延伸至周边事物,进而创造出更为丰富的艺术样式,这在卡岗的《艺术形态学》中被称为“人类艺术才能不满足于直接赋予人的那些可能性(不满足于人的自然语言——音响语言、口头语言和哑剧语言),而寻求认识和模拟精神生活的间接途径,这些途径能够以人造符号系统的中介形式,体现人本身固有的自然手段所不能够表现的主客体联系的那些方面”。
舞蹈艺术和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如出一辙,这两种艺术形式有着其他艺术所难以企及的自然性以及自然性的延伸形式(声乐延伸至器乐),音乐和舞蹈是人类最为古老的艺术形式,其发展始终伴随着人类整个文明的进程而从未间断过。它们是中华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最好注脚。众多艺术理论学者几乎不约而同地发现,在试图阐释艺术学领域一些形式上的问题时,舞蹈是最适合拿来做例子的一门艺术,舞蹈是艺术之母。
艺术史的研究者发现,原始人最初的“乐”,是他们跳舞时的伴奏,人类祖先最初的“诗”,只是一些使人愉悦的声音的组合与反复,并不包括明确清晰的词意,而同时出现的手势和动作才更能说明问题。无以表达的感情冲动使人们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就是说,舞蹈一方面充当了人类生物学意义上的肢体语言,另一方面填补了其他艺术所无法表达的个人情感和情绪的模糊地带,舞蹈还引发了其他艺术:乐、歌、诗、戏。故而称舞蹈为“艺术的母体”。舞蹈艺术以人的身体为艺术创作资源,这种注重开发生命本质的艺术形式具有强烈的自然化特征,正是如此,舞蹈艺术一方面成为一种发现美、创造美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舞蹈还闪耀着生命科学价值,用舞蹈关注和辅助人们生命的健康,为人类生命的质量担当职责。这些立足于人类自身的艺术价值,在某种程度上使得舞蹈艺术与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自然契合。
舞蹈文化意志建立在对舞蹈文化的认知和情感把握的基础之上,从认知到认同,从感受到自觉。对于舞蹈演员来讲,就是给予不同民族、不同种类舞蹈充分的认知、认可,通过切身地感受文化、理解文化,进而自觉地表现文化,践行文化内涵,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努力。我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宛如传递天地、自然生息的神秘使者,轻盈而动人的身影流露出丝丝入扣的生命律动,她纯净柔美的舞蹈,是在自然原始的人文风貌里孕育出的艺术瑰宝。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杨丽萍的舞蹈永远源于自然,源于山野,源于她的故乡。有人说,杨丽萍的舞蹈带着一种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感,总是力图还原自然,还原民族自身。杨丽萍却说:“这并不是刻意的,是自然而然就肩负了的。我们要把民间文化里最纯粹、最精华的挖掘出来,而不仅是泛泛的粹、最精华的挖掘出来,而不仅是泛泛的有艺术的标准,作品的深度和文化的符号,这些都不失去的话,可能会是一种很好的传承。”现代化的不断侵袭,民族传统文化的迅速流失让她痛心和惋惜,这也正是她创作《云南映像》的重要原因。杨丽萍的舞蹈非常纯净,离现实很远,却离我们的心灵很近,正是这种高度的舞蹈文化造就了她的传奇,也给了我们最强烈的心灵震撼。
舞蹈产业赋予中国本士气息舞蹈演出的多元化并不等同于完全抛弃根基,只是一味追求“多元化”发展。舞蹈演出需要在充分把握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舞蹈文化产业,这就需要我们在马列主义思想的引领下,从实际出发,创新结合国外先进舞蹈产业发展的经验,实现本土舞蹈“产业化”的发展目标。舞蹈是艺术魅力的彰显,其发展需要根植于一定的文化土壤,这就需要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文化产业机制,除了依靠攻府的经费资助以外,还需要从市场方面汲取资金。在理解“舞蹈产业化”时需要摆脱“利润第一”的片面化理解,认识到舞蹈产业的发展是以获得社会效益作为发展的首要条件的。舞蹈演出有明确的市场定位,舞团也有营利性舞团和非营利性舞团之分。所以发展商业演出需要致力于大众普遍喜爱的产品,而非商业性的演出需要不断地丰富节目,促进节目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并且增强与观众的互动性。社会需要为舞蹈演出提供舞台,让舞蹈演出在市场这个大舞台上发光发亮。让非营利舞蹈演出和营利性的舞蹈演出共同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J7
A
1007-0125(2015)03-01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