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国内地关于孤独症的影片的缺陷
——以《海洋天堂》为例
2015-05-13刘清艳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刘清艳(辽宁师范大学 影视艺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解析中国内地关于孤独症的影片的缺陷
——以《海洋天堂》为例
刘清艳
(辽宁师范大学 影视艺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中国引入自闭症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但反映孤独症儿童题材的影片并不多见。2010年,电影《海洋天堂》的上映,一时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但在唯美的结局下,我们还是看到了影片自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中国内地;孤独症影片;缺陷;《海洋天堂》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中国引入自闭症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比美国晚了40年,目前国内大家对于孤独症的认识存在很多的误解和偏差。但欣喜的是,随着有关电影、电视剧、公益广告等影片的播出,孤独症开始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2010年,《海洋天堂》上映,社会各界逐渐对这一群体有了很多的了解,并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但是影片的结局不得不让我们真正地去思考,现实中的这些孩子最终的归宿将走向哪里。
一、影片缺乏真实性
(一)影片结局
2010年,薛晓璐执导拍摄了《海洋天堂》,影片讲述了一位名叫王心诚的普通父亲,在生命即将终结的时候,倾尽全力为患有孤独症的孩子寻找生活依托的故事。影片中的大福与人交流有极大的困难,但只要来到游泳馆,大福的天赋便异常惊人。父亲在临终前,大福终于找到了人生中的归宿。据统计,这些孤独症儿童70%以上智力落后,20%智力正常,只有不足10%智力超常,如果大福是那10%中的一位,那么除此之外的孩子以什么天赋找到归宿呢?
影片的开头是一位走投无路的父亲,影片的结局是父亲为儿子准备好了一切的理想生活。这期间的艰辛路程催人泪下。安慰观众的便是影片中好心人的出现了。大福在这些善良人的帮助下,最终使父亲满足了自己的心愿。但是,我们抛开影片的虚幻,窥视当下,那些患有孤独症的孩子,他们都能碰到那么多好心人的帮助么,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堂么?
(二)影片的演员
在孤独症的康复中心,可以看到有不少父母陪着孩子一起做康复训练,但一听说要采访和拍摄,很多父母便选择回避,更不愿意让摄影师用镜头记录这些孩子接受训练的痛苦过程。艺术源于生活,孤独症影片的创作需要切实地深入生活。而用演员去演绎孤独症的孩子,这往往就偏离了孤独症患者这一重点表现的对象。演员的演出均表现了自己的最高水准,但我们看到的却不是最真实的,现实生活中的孤独症患者的状况远比影视作品的描述要严重、痛苦得多。
整个故事的真实性以及故事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是一部影片成功的保障。表演毕竟不是真实的,再好的演员也没有体会过真正意义上的、长时间的孤独,所以就没办法感同身受地体会孤独症患者的内心处境,因此难以通过虚构的手段来展示孤独症儿童内心真正的痛苦,难以表现孤独症患者日常生活所遇到的困难。
二、影片过于煽情
《海洋天堂》是一部暖色调的、缓慢而安静的关于孤独症题材的影片,这也为这部影片融入了暖人心脾的情感。影片在塑造大福的形象时,侧重表现他的语言、动作等特征。他不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需要。他的世界只有自己,甚至为了抢到一个小球,而不惜咬自己的父亲,种种行为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孤独症患者的行为举止是如此为人不解,这让我们感受到了父亲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影片自然地让观众去感受,去细细品味其中的情感与孤独。可是,怜悯不等于感动,有故事不等于有内涵,影片要经得起拿捏,耐得住回味。整部影片对情感的渲染还是有的,所以不能说绝对真实。
自闭症不是因为个性孤僻才将自己封闭在角落里,这是一个严重的曲解。事实上,自闭症者天生就有广泛性的发展障碍。自闭症者就像操作着一个不受自己操控的机器人在生活着,他想举起右脚却挥出左手,隔着驾驶舱的玻璃,他所看到的和听到的,和我们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没有恶意,他们也想和我们交朋友,可能只是方法不对。
在大部分人的观念中,影片能表现的也许就是孩子们每天在老师的带领下做些简单的游戏、每天学习知识、每天生活的简单展现等。我们要用一种旁观者的眼光冷静地记录着每一个瞬间,以此来表现孩子们内心的孤独和恐惧。在我们身边,每1000人当中至少有6个人没有那些我们以为与生俱来的能力,他们无法沟通,无法表达,无法理解别人的心思,甚至无法看着我们的眼睛。
我们应该真实地去记录那些再平常不过的瞬间,去捕捉、去发现。这些瞬间与以往我们平时看到的报纸介绍以及对孤独症患者的了解,是不同的。我们应该去尝试着拍摄最真实的孤独的天使。回归影片的真实、塑造最本真的孤独症儿童,为他们打开一扇明亮的窗户,让我们一起关注和关爱这群孤独的天使。
J617.6
A
1007-0125(2015)03-01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