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声乐演唱中美声与通俗唱法相融的若干思考
2015-05-13赵丽娟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赵丽娟(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艺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对声乐演唱中美声与通俗唱法相融的若干思考
赵丽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艺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美声”与“民俗”是声乐艺术中两种重要的表达方法,二者虽然各自有其个性化特征,但是在技巧方面存在很多相通之处。本文分析了美声与通俗唱法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在声乐演唱中如何实现美声与通俗唱法的相融,以更好地推动声乐演唱艺术的发展。
声乐演唱;美声;通俗
一、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的关系分析
(一)对演唱者的音乐素质要求较高
我们所说的“音乐素质”指的是演唱者在音乐方面的表现,从理论上来说,大致可以分为几类:敏锐的听觉、良好的音乐感觉以及鲜明的节奏感,通常情况下,我们也称其为演唱者的音准、乐感和节奏感。虽然很多人认为,做音乐的人,先天的音乐素质一定要特别优秀,其实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音乐素质包括了先天的因素和后天的学习,并且后天学习的程度通常会大大影响演唱者的整体音乐素质,所以并不是具备了先天条件的演唱者都会成为优秀的音乐人,换句话说,先天条件没有那么好,但是后天愿意努力学习的人,通常会成为优秀的音乐人。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优秀的音乐人确实必须具备音准、乐感和节奏感才行,这也是通俗唱法和美声唱法对演唱者最低的要求。
(二)对演唱者的气息运用要求较高
站在常理的角度来论述,一般情况下,演唱者的换气频率比普通人都要快,这是因为他们需要时刻保持自己的气息畅通,这个要求同样适用于通俗唱腔和美声唱腔。普通人基本上都是气管呼吸,而对于音乐人来说,他们使用的是胸腹式呼吸方法,在演唱的过程中,还需要熟练使用横脂膜技巧,以此保证气息的畅通。实际上,任何唱腔都要求演唱者的气息畅通,这是声乐演唱的基础,主要因为歌手在演唱的过程中,声音会随着节奏的起伏而起伏,会产生很多声音上的变化,一般我们称之为“转音”[1]。无论是什么变化,都会影响呼吸节奏;反之,声音也会受呼吸影响。从呼吸节奏方面来论述,两种唱腔都使用的是比较常用的急吸缓呼方式。除此之外,两者对歌者的共鸣器官和共鸣区要求很高,需要产生“共振效应”。
(三)两者强调声音的方向性一致
站在声音方向性的角度,两者都要求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声音尽量靠前,切忌含在口中,发音和咬字的力度要强烈。不仅如此,通俗唱腔和美声唱腔都要求演唱者熟练使用声带边缘震动的发声技巧,因为这种技巧可以巧妙地产生“头声”这种现象。“头声”的运用能让歌唱者发出高音,所以这种发音技巧普遍使用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掌握了这种技巧,才能够将通俗唱腔和美声唱腔的高音完美地发挥出来。
(四)两者之间可相互变通
一般情况下,一首歌曲中使用的演唱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不同内容、不同曲调有所改变。在保证歌者气息稳定的同时,可尝试添加新的演唱方法,这样不仅能提高驾驭多种唱法的能力,还能给听众带来新鲜感和愉悦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俗唱腔和美声唱腔就是可以相互变通,具备两种唱腔的歌曲更富美感和欣赏价值。
二、声乐演唱中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的相融
虽然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各不相同,声乐形式表现亦有所不同,但就人体发声生理来说,皆是依靠肺与声带来完成发声过程。而歌声的产生,还需要在此基础上,通过一定的发声技巧和对鼻腔、咽腔的控制,产生泛音,将这些因素合成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所听到的歌声。因此,无论是通俗唱法还是美声唱法,都要求演唱者有绝对的演唱技巧与能力。其主要呼吸方式是采用腹式呼吸,尽可能的延长气息,对情感与乐感的表达方面,都有较高要求,演唱者要绝对投入。如此来看,通俗与美声在唱法和对演唱者的要求上,两者具有相通之处。利用一定的音乐技巧和编曲方式,将二者进行融合后,对音乐的情感表达,将更加热情,更能使人投入[2]。在艺术表现方面,二者结合后的音乐,对演唱者的要求要比单一形式更高,演唱者在演唱时,艺术表现力也会更强,更具爆发力。将通俗与美声两种唱法合二为一,这种演唱形式已经在国内外应用,且发展广泛,给人以震撼人心之感,受到人们的喜爱。
音乐艺术不仅仅是一门视听艺术,它是将视听与情感、时间结合在一起的艺术。人们将音乐创造出来,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丰富了我们的情感,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同时,人类在发展,对于音乐文化艺术形式也在不断的探索。到如今,各种演唱方式的出现,是人类音乐艺术发展的成果,也是音乐艺术形式不断升华的过程。于声乐方面,演唱方式也呈现多元化发展,这些多元的演唱方式,必将推动着音乐文化继续发展。通俗唱法与美声唱法的融合,虽然并没有受到全部人认同,但事实证明,两者的融合具有可行性,且具备一定的艺术颀赏性。这样的声乐演唱方式,也必能为音乐文化艺术的未来发展增加推动力,开创新的艺术天空。
[1]王林.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演唱的把握和转换[J].大舞台,2010(5).
[2]张晓琰.浅谈美声唱法与其他唱法的联系与区别[J].黄河之声,2012(12).
J617.13
A
1007-0125(2015)03-0081-01
赵丽娟(1984-),女,汉族,学历:硕士,职称: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声乐艺术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