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明清戏曲教学初探

2015-05-13南通大学文学院江苏南通226019

戏剧之家 2015年6期
关键词:昆曲戏曲文学

齐 静(南通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元明清戏曲教学初探

齐静
(南通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应该给予元明清戏曲足够的重视,把它纳入到传统的诗词教学体系中,同时更应该看到元明清戏曲作为舞台艺术的一面,把与元明清戏曲关系最为密切的昆曲表演与教学相结合,从而展现元明清戏曲的文学之美、唱腔之美、表演艺术之美,让学生在这美的教育与熏陶之下,在情感上受到启迪、精神上获得滋养、人格上得到升华。

元明清戏曲;教学;文学性;戏剧性

元明清文学在整个古代文学的教学中不受重视,元明清戏曲在元明清文学的教学中更是一个薄弱环节,这与元明清戏曲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显然难以相称。在新的形势之下,国家重视传统戏曲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精华,重视戏曲的审美教育功能,所以在高校积极推广传统戏曲,作为最能代表元明清文学成就的戏曲,应该引起相关教学工作者的重视,从而去探讨适合于元明清戏曲教学的新模式。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元明清时期文学的最大特色是戏曲与小说的发展与繁荣。在明清传奇里我们同样可以发现中国戏曲所创造的如诗词一般的意境之美。因此,把元明清戏曲纳入到古典诗词的范畴,是元明清戏曲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又不能仅仅把它当作古典诗词,还应该把它还原到一定的戏曲情境中,把它作为一种流动的诗来看待。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现元明清戏曲之美,并把它传达给学生,从而感染和影响学生。因此在元明清戏曲教学中,首先应该体现“同而不同”的教学理念。

一、“同而不同”的教学理念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课堂上,一直存在重诗词文轻小说戏曲的现象,而小说和戏曲相比,则是重小说而轻戏曲,许多戏曲经典作品往往被忽略或被一带而过。即使在讲解戏曲作品中的某些经典片段时,在授课方式上与讲授诗词也并无多大的区别。戏曲与诗歌、散文、小说同为文学殿堂中的重要一员,若不能把戏曲和其他文体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不能对戏曲作正确和完整的解读,学生就不能全面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全貌,更不能领略中国古典戏曲之美。这完全违背了古代文学课程设置的宗旨。因此在“同”的一面,一是要重视戏曲,和诗词文教学一样,给戏曲教学充足的课时保障;二是要把戏曲当作一种诗体,充分挖掘其诗性内涵和诗性审美情境。在“不同”的一面,就是要还原戏曲作为综合艺术的本来面目。就语言而言,戏曲曲词是戏剧语言而非单纯的书面语,戏剧语言具有丰富的动作性、强烈的个性,饱孕着激烈的矛盾冲突。因此仅仅把元明清戏曲的曲词当作文学来讲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与诗歌中的语言主要表达的是诗人的主体情感不同,戏曲中的语言体现的是剧中人物的情感,所以“戏曲家在进行创作时要设身处地地为剧中人物考虑,不能离开戏剧情境无限度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因此戏曲中的意象的选择、意境的创造是要受戏剧的整体情境限制的”。[1]同样,我们也不能离开具体的戏剧情境来理解戏曲中的曲词,就此而言,还要把元明清文学中的戏曲文学还原成戏曲,才能最大可能地接近元明清戏曲的真实状貌,也才有可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元明清戏曲作品,从而喜欢上元明清戏曲。王国维曾说:“戏曲者,以歌舞演故事也。”“中国古典戏曲的歌舞化表演与中国戏曲的诗化内容是相宜的,是戏曲诗化的要求和体现。因为作为‘剧诗’的戏曲,表达的是一种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丰富的内容,要表现这种内容,只能采用一种更集中、更强调表现力的表演形式。歌舞表演的诗意内涵是适宜于诗化内容的展露和表现的。”[2]所以我们还要重视元明清戏曲的音乐属性和舞台属性。简单地说,在元明清戏曲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发现和发掘其文学之美,还要呈现其音乐之美和表演程式之美。

在当前的元明清戏曲教学中,仍然限于故事梗概的概括和重点段落及词语的赏析,依然是把元明清戏曲当作纯文学而非戏曲文学。这就使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在讲解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时,杜丽娘游园时所唱的[步步娇]、[醉扶归]、[皂罗袍]诸曲,通常会被拿来讲解赏析,[步步娇]、[醉扶归]诸曲写了杜丽娘对春光的向往、矜持和自我欣赏,既有对春光的描绘,也有青春少女顾影自怜、对镜严妆的描写。《牡丹亭》的语言虽则向来为人所称道,但也有让人不容易理解的地方,如李渔在其《闲情偶寄》中就说:“《惊梦》首句云:‘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以游丝一缕,逗起情丝,发端一语,即费如许深心,可谓惨淡经营矣。然听歌《牡丹亭》者,百人之中有一二人解出此意否?”[3]很多学者也对“袅晴丝”句写专文进行阐释,足显其典雅艰深。然而这样的曲词通过演员的绘声绘色的表演,我们似乎和杜丽娘一块看到了阳光穿过树枝和花梢,斑驳地洒满了一院的情景。曲词里面有丰富的戏剧动作,舞台上的杜丽娘神情顾盼、舞蹈蹁跹,繁复的身段和细腻的唱腔与曲词完美融为一体,充分表现了春光之美、美人之美、美人情怀之美,文学与音乐、舞蹈达到了高度的统一。音乐的美和舞蹈的美更衬托了文学上的美。可见在课堂上,结合所学作品观看和欣赏一些经典的戏曲表演片段,有助于学生理解原文,感受传统戏曲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

而在中国传统戏曲中,昆曲的影响是最为深远的。明清时期的文人士大夫是昆曲最主要的受众和创作者,并且以自己的文化品格对昆曲的审美基调和艺术走向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此昆曲最具古典文学的气质,它以中国古典文学深厚的积淀为基础,在音乐上吸收了北曲和南戏的精华,风格合苍凉遒劲与清婉柔媚于一体。于丹在其《游园惊梦:昆曲审美之旅》中把昆曲的美概括为:深情之美、梦幻之美、悲壮之美、苍凉之美、诙谐之美、灵异之美、风雅之美[4],以类型的方式展现了昆曲之美,凸显了昆曲的形貌和神韵。大学生作为年青一代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他们对传统戏曲的领悟和感受能力显然要强一些,更容易接受昆曲这种众美皆备的戏曲形式。明清传奇大多以昆腔进行演唱,元杂剧里面很多作品也被改为昆曲传奇登上戏曲舞台。所以,元明清文学与中国传统戏曲特别是昆曲关系最为密切,把元明清戏曲教学与昆曲表演结合起来,是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全面理解元明清戏曲的重要途径。

二、把课堂教学延伸至校园

明清戏曲的教学不应仅仅限于课堂之上,应延伸至校园,亦应该结合时代特点,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方针,与社会上的各种资源相结合。自2001年昆曲被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逐渐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但因为昆曲本身属于高雅艺术,受教育程度和认知水平的影响,昆曲还不能被人们普遍接受。对此,政府和社会团体把推广和继承昆曲的目光投向大学校园,看重的就是大学生是知识青年群体。当前在把昆曲推向大学生群体的工作上相关部门已经做了一些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距离真正把大学生培养成新一代昆曲观众还有些遥远。戏曲艺术进校园,在重点城市的重点高校是时而有之的,而在一般普通高校,则几年才得一见。传统戏曲进校园,戏曲艺术在高校的传播和接受还得另辟蹊径。

这条蹊径就是戏曲与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结缘。高雅艺术进校园之所以动静很大,却收效甚微,原因在于它面向的是整个大学生群体,而大学专业差别很大,不排除有非文科专业的学生热衷于昆曲的,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在高校的学生昆曲团体中以文科特别是中文专业的学生居多。中文专业的学生古典文学的底子扎实,对以古典诗词为基础的昆曲曲词较易理解和接受,且对昆曲剧目和唱词较为熟悉。显然在相同频率观看昆曲演出的情况之下,昆曲在文科大学生中更易于推广和传播。

所以高校中的文科院校,特别是有中文专业的院系,要充分重视戏曲的熏染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提高方面的作用,要认识到“戏剧教育对于人们综合素质、自我表达能力、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对于培养人的个性和感受美的能力方面,是一种不可替代的途径”。[5]为此,学校和相关院系应积极响应时代的号召,加大资金投入,主动争取高雅艺术走进自己的校园,走进大学生的课堂,营造良好的昆曲文化氛围。还应该根据课程的需要,积极地与学院之外的艺术团体或个人联系,并形成长效稳定的合作机制,邀请他们定期为中文专业特别是古代文学课程的老师和学生演出或者开设讲座,演出元明清戏曲中的经典折子戏,甚至全本戏。召集喜欢昆曲的学生成立昆曲小组或者昆曲社团,请昆曲演员或专家学者来指导,传授昆曲表演技艺,时机成熟的时候,可以组织排演元明清戏曲中的一些在课堂上必讲的剧目。在这一系列集中的昆曲观、听、演活动之下,使整个元明清戏曲教学丰富立体,必然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把课堂教学扩展至校外

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剧场、走进昆曲专业或者业余社团。剧场有先进的演剧设施,良好的观剧氛围,观众容易被演员带入戏剧情境里面,通过看别人的故事,引发自己对现状的思考,从而使学生的心理变得成熟,思维方式获得改变和提升。“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无论是专业演员还是票友,要想把一出戏展现于舞台之上,都要经历成千上百次的苦苦锤炼。走进演员的生活和演习场景,能让学生明白没有任何事可以随随便便成功,从而完善人格,坚定意志,成为一个坚强的、能承受挫折的人。

学无定法,教亦无定法,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授课方法,已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激发他们的内在热情,所以我们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元明清戏曲作为中国古典文学重要的一部分,在课堂上自然应该充分展示其“文学性”的一面,而作为一种舞台艺术,亦不能忽视其“戏曲性”的一面,因此非常有必要把昆曲知识和昆曲表演带入课堂,使学生对元明清戏曲有一个清晰全面的了解,同时感受它的文学魅力与戏剧魅力,并获得双重的审美感受。而且元明清戏曲的教学不应只局限于小小的教室里,学生在校园内外观演昆曲的审美体验与人生体验,会成为他们生命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1][2]齐静.中国古典戏剧与诗歌的关系[J].云南社会科学,2010,(4):151-155.

[3][清]李渔.闲情偶寄[A].艾舒仁编次.冉云飞校点.李渔随笔[C].成都:巴蜀书社,1997,7.

[4]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董健.从《牡丹亭》看戏剧的文化意义[J].南京大学学报,2004,(2):29.

本文为南通大学教学成果培育项目“古典诗词教学与大学生人格培养研究”、南通大学人才引进项目(03080566)的阶段性成果。

I207.37

A

1007-0125(2015)03-0024-02

齐静(1979-),女,汉族,山东泰安人,南通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戏曲史。

猜你喜欢

昆曲戏曲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补园和昆曲
文人之进退与百年昆曲之传承
爱在昆曲里,化成一片旧时月色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