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师课堂教学形象四要求
2015-05-12张军玲
张军玲
【关键词】 音乐教师;课堂教学形象;目光;手势;
姿态;微笑;保持;具体要求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6—0059—01
音乐教师的形象存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与其他行业、科目相比,其形象具有鲜明的引导性,要以职业规范为核心、以学生利益为重,不能随心所欲。在课堂上教师形象的功能会被成倍地放大,影响全体学生,波及广大的青少年,甚至对学生造成终身的影响。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探索体会到,音乐教师要想保持良好的课堂教学形象,应从目光、手势、微笑、姿态等方面加强注意。
一、目光
目光是非言语交流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运用这种交流手段,透过学生的眼睛,洞察其内心世界;还要善于利用自己的眼睛,对学生实行心理控制,促成心理相容。
教师的眼睛是最重要的教学“工具”之一。师生之间欲建立良好的默契,在交谈过程中,教师应用60%的时间注视学生,这种信息的传递,会被正确而有效地理解。教师在和学生的交往中,若想获取成功,就要以期待的目光,注视学生讲话,同时还要面带浅淡的微笑和不时的目光接触,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学生渴望老师的目光是鼓励的,因为它能给学生以自信和力量,增强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他们从这种目光中得到鼓励,迎着这种目光,才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要求,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使他们最大限度地享受自由、张扬个性。
音乐教师在课堂中应禁忌用责怪的目光、漠视的目光、讥讽的目光、鄙意的注视。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注视行为,这将会对学生的教育产生积极的效果。
二、手势
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说过:“一切心理活动都伴有指手画脚等动作。手势恰如人体的一种语言,这种语言甚至连野蛮人都能理解。”人们通过手的接触或手的动作可以解读出对方的心理活动或心理,同时还可将自己的意图传达给对方。在人际交往中,手势更能起到直接沟通的作用。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手势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符号,能够表达一定的含义。除了教学中使用的专业音高、指挥手势外,教师的手势还有着澄清和描述事实,吸引注意力的作用。手势可以反映人的修养、性格,对于增强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注意手势语言运用的幅度、次数、力度等技巧。
因此,音乐教师在课堂上要结合课程实际,多用柔和曲线的手势,少用生硬直线条的手势,以求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讲课中应伴以恰当的、准确无误的手势,加强表达效果并激发学生的听课情绪。切忌不停地挥舞、多次地摆动,也不要将手插入衣兜或按住讲桌不动。
三、微笑
在笑容中,微笑最自然大方,最真诚友善。微笑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体态语言。在师生交往中,保持微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音乐教师的微笑,要能有效地缩短师生的距离,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心理感受,从而形成融洽的交往氛围。
但是有些音乐教师会在其他同事面前注重自己的表情,会懂得在适当的候掩饰自己的情绪,可是面对学生时就太不在意,喜怒哀乐全都放在脸上,这是一大禁忌。
四、姿态
除了进行伴奏时的演奏姿态外,音乐教师在课堂上还有走姿、坐姿、站姿。教师的走姿要优雅、稳重、从容、落落大方;行走步伐要稳健、自信,体现一种胸有成竹、沉稳自信的风度和气质。适当的在课堂中走动,变换一下位置,可以改变学生注视教师的角度,减轻学生的视觉疲劳。端庄优美的坐姿,会给学生以优雅、自然、大方的美感,从而提升教学效果;站姿应给人以挺拔笔直、舒展大方、精力充沛、积极向上的印象。
教师站在讲台上要精神振作,潇洒大方;要随时根据授课内容和课堂情景的变化调整站姿,适当走动。切忌在课堂中仰靠椅背、懒散懈怠、弯腰曲背、走动过于频繁。
总之,音乐教师在课堂中应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利用教师课堂教学形象增强教学效果,引导学生讲究礼仪,学习文明,传承文化,成为讲究礼仪的典范,给学生带来有益的影响,营造言传身教、润物无声的典范形象,构建和谐课堂,使学生终身受益。
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