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桃花源记》看语文教学的“美趣”、“情趣”与“理趣”
2015-05-12施旭辉
施旭辉
《桃花源记》是东晋陶潜的传世佳品,是历代文人的追怀之作,是语文教材的扛鼎篇目。江南四月,桃花盛开。港、澳、粤、苏四地四位语文教师于江苏无锡新安中学同课异构,演绎《桃花源记》。不同的地域风格,共同的文化品格,解读方式多样,个人风格迥异,可谓各异其趣,各美其美。本文借助这四节语文课,比较语文课堂的异趣,探寻语文教学的“美趣”、“情趣”与“理趣”。
一、文本之美趣
语文课因“文”而异。解读文本,了解文本之“美”,是教学的前提,也是为师生共同走进文本,由文本世界的此岸过渡到作者精神世界的彼岸铺设引桥。《桃花源记》创作于政治黑暗、民不聊生的东晋末年,是陶渊明政治理想幻灭后的避世之作。虚构的桃源美景、明媚的叙事笔触、隐忍的社会理想,虚实相生,情景之美借助文字之美,营造出亦真亦幻的艺术效果。学习此文,解读文本之美当属首冲。
1.文字之美
(1)美在文句长短参差、错落有致。例如:“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的散逸与“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整饬,相得益彰,这样的错落美句文中比比皆是,仿佛溪水潺湲,曲径通幽,令人赏心悦目。(2)美在语言清丽、节奏明快、急徐有致、朗朗上口。例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样的句子宜于阅读,更宜于朗读,读来有“美词”之感,仿佛泉水泠泠作响。(3)美在文句省净、疏朗蕴藉。比如,“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等句,叙事简洁,描写生动,同时作者隐身事外,不作评论,给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感。
2.景象之美
(1)自然景观之美。“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以及“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描绘出桃花林的旖旎风光和桃花源的恬淡风情。(2)人文景观之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等描绘出桃源人的淳朴民风和热情好客,令人神往。(3)情节之美。文章线索清晰,脉络分明;武陵人时隐时现,虚实相生。“武陵人捕鱼为业”交代故事缘起,“渔人甚异之”伏笔隐情,“见渔人,乃大惊”为情节推波,这些句子连成渔人的行踪;“既出”“及郡下”“寻向所志”等句皆隐去主语,给人以渔人行踪急迫之感,为下文的“遂迷”“未果”“后遂无问津者”再次埋笔,至此,一个美好的桃花源神秘出现又神秘消失了,一个亦真亦幻的故事开始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寻梦之旅。
那么,如何导引学生循文字的路径领悟文本之“美趣”呢?港派曹励老师抛开字词句的辨析,忽略考试命题的压力,用视听手段营造氛围,演绎“梦幻的桃花源”的故事,体现出港派语文课的轻松。澳门赵燕青老师从审美桃花图切入本文,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故事脉络,凸显桃花源的“美”“乐”“奇”。苏派王中意老师用“内需式”语文教学理念,带来学生审视文本,寻找疑点,从朗读入手把学生带入文字的佳境,以“异”字领衔感知桃花源的神奇美好。珠海的曾文老师切入文本最为巧妙,他用寻找文本中的13个以“水”和“心”做偏旁的字,如“溪”“源”“池”“怡”“惋”等,把学生带入文本,感知桃花源的优美环境和善良人心,文字之美与意境之美巧妙融合。
语文课从本质上讲就是对语言文字的审美教学,比较而言,港澳语文教学重理念,轻文本;重思辨,轻文言。内地语文课更重视对语言文字的把握,更重视挖掘文言本身之“美趣”。
二、教者之情趣
语文课也因“人”而异。同课异构之“异”本身涵盖了不同教者的异趣,教师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的知识素养、文化气质、个性理念等个体特质,再经过经验的积累和文化的沉淀往往形成教师独特的审美情趣,而教师的审美情趣是影响语文课堂的重要元素。就《桃花源记》的教学而言,四位教师或循循善诱,或夫子风范,或轻快爽利,或癫狂谨守,可谓异趣盎然。
1.标准语音,散发教者情趣,提升课堂雅趣
语文教师应该操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这是职业素养之一。然而,地域文化形成的口音差异是不少语文老师的职业短板,“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说的就是乡音难改。如何在教学中扬长避短?身为语文教师,就应该练习说好普通话,用一口标准的汉字发音提高语文课的雅趣。如果不能如此,可巧妙规避。如苏派王老师地方口音重,不宜范读或领读,宜多鼓励学生读,或使用标准语音范本;珠海的曾老师普通话较标准,宜于示范。港澳的两位老师应努力克服生活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汉语发音的专业素养。
2.浓情激趣,彰显教师底蕴,拓展课堂视野
曾文老师将曹操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和杜甫的“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等诗句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对东晋社会背景的思考,要求学生从文本中找到与诗句相照应的句子,从而理解渔人的“甚异”之情。曹励老师的两段售楼广告视频,或美轮美奂的现代化楼宇,或风光旖旎的浪漫海景,画面优美变幻,音乐震撼人心,全场为之唏嘘,其目的在于唤醒学生对“理想栖居地”的向往,从而走进陶渊明的理想世界。尤桐《苍梧词序》评《桃花源记》曰:“文生于情,情生于境。”又有方东树《昭昧詹言》评其语“情融乎内而深且长,景耀于外而真且实”。情与境、情与景的高度融合是文本的突出特质,由此,教者的“造境”之举,实为“激”情之计,继而方能“情动”“辞发”。笔者以为,曾老师的激趣是文本的拓展,是文学艺术的异曲同工;曹老师的激趣,脱离了作品本身的价值观,意义不大。
3.巧妙激疑,施展为师志趣,点燃学生智慧
曹励老师这样施问:“渔人是怎样误入桃花源的?”一个“误”字激活了全篇;王中意老师带着学生寻找文中的“一个字”、“一句话”“一个故事”使教学步步深入;赵燕青老师则发问:“为什么这么美好的地方和生活却不足为外人道?”引发学生的虚实之辩;曾文老师则问:“陶渊明一生思考,难道就为留下一声叹息、一腔遗恨吗?”此问一出,境界大开。于有疑处“释”疑是教师的智,于无疑处“设”疑是教师的慧。教师巧妙激疑,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继而引学生于无疑处见有疑,则是学生的长进。
三、课堂之理趣
语文课因“品”而异。人有人“品”,文有文“品”,课有课“品”。“品”字内涵丰富,这里取其“等级”“品质”之意。“品”有高下之分,语文课的“品”,取决于课堂的“理趣”,尤以《桃花源记》的教学为显。陶渊明一生五隐五出,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格、高唱《归去来兮》和采菊东篱的洒脱,以及归隐16年后写作《桃花源记》的人生境界,注定了其文品与人品的高度统一。陶渊明隐于官场之外,隐于世道之外,隐于诗文之外,语文课堂不能只见其文,不见其人,理趣所在,正是“见人”之妙法。
1.激辩明志,因文寻理
曹老师和赵老师的课堂均以学生的辩论作为压轴环节,一个辩“桃花源能否实现”,另一个辩“桃花源是理想寄托还是消极避世”,问题同中有异,均涉及到作者的社会理想,前一个侧重于对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的考量,后一个侧重于作者理想信念和政治人格的考量,由文及人,由文本升华到理念,学生在思辨中历练,自成高格,自有理趣。
2.生本理念,个性解读
生本理念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经验和个性思考,在交流碰撞中彰显理趣。王中意老师启发学生思考世外桃源的故事与一般金银财宝、长生不老之类的仙境故事不同之处在于,鼓励学生个性化理解,见仁见智,结合作者的《归园田居》其一,探究“文章究竟在讲什么”的问题。
3.情到深处,理趣凸显
曾文老师浓情诵读全文,颇有感染力量,读后即将“后遂无问津者”这一故事的煞尾句变成另一个问题的发轫:不再寻找比找寻不到更令人叹惋、悲伤!陶渊明一生思考,难道就为留下一声叹息,一腔憾恨吗?带着问题,学生朗读、品悟,在诵读营造的沉思、哀婉的气氛中去感悟,“世乱如倾,政乱如粥,心乱如麻”,陶渊明却在人的心灵深处种下桃林一片,“纵有万般忧伤压于心底,却化作千树桃花昭示未来”,怎不哀伤,怎不美丽!末了,是一段时长2分钟的视频《站上你家的顶楼》,在平淡如水的诉说中,有化不开的家园之思,家国之爱,渗透着每一个普通中国老百姓的精神理念!
钟嵘《诗品》说:“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艺概.书概》言:“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呜呼,一个知性的陶渊明,一个精神的桃花源,启迪我们“我思故我在”!世道或许纷乱,理想可以幻灭,但“灵魂深处的桃花源”永远是“一种生活符号,一种文化坐标”!(梁衡语)在充满“美趣”“情趣”和“理趣”的语文课堂上,“桃花源”美丽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