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下高职药学专业教师素养提升探讨
2015-05-12陈丽陆桂喜陈洁伍善广
陈丽 陆桂喜 陈洁 伍善广
【摘 要】以广西科技大学为例,就高职药学专业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中暴露出的教师缺乏实践素养和发展素养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提升教师实践素养和发展素养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工作过程 高职 药学 教师 素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3C-0108-02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培养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难以适应企业的实际需要。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流,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职业教育中被普遍应用,该模式是在虚拟的工作情景和条件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为学习内容,以培养企业所需的职业能力为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适应企业岗位要求,掌握岗位技能。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下,教师的素养是决定能否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要素之一。我校在高职药学专业课程教学中采用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但在开展过程中发现部分教师缺乏实践素养和发展素养。本文就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下如何提升高职药学专业教师素养进行探讨。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往往是知识的“灌输者”和成绩的“评判者”,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这种模式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获得,因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培养的学生普遍存在实践能力较差的问题。而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者”,更是知识的“引导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评价者”。因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根本在于“课程对接岗位”,引导学生进入职业角色,所以教师首先需以学生为中心,设计虚拟的工作环境、典型的工作任务和合理公正的评价标准;然后组织学生按照岗位角色完成岗位任务,并在帮助学生获得职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引领学生通过虚拟的企业环境、企业真实工作任务提高岗位适应能力,运用已知的知识去发现和解决工作过程中的问题;最后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团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工作过程进行全面的反思。由于教师角色的多样性,要求教师具备多方面的素养:实践素养,包括企业经历、专业实践能力、实践探索能力;职业素养,包括事业心和责任感、沟通协调能力、奉献精神、团队精神;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综合知识、“理实一体”能力、专业敏锐性、科研能力;发展素养,包括前瞻性、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品格素养,包括正直、自信、亲和力。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缺乏实践素养
虽然实践教学手段的改革已成为各校教改的重点,但现有的教师培训还是多局限于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的培养,过多关注于理论培训,而实践能力培训没有得到重视,忽视对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目前我校药学专业教师基本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科研能力强,但绝大多数教师高校毕业后直接从事高职教育工作,没有在企业工作或学习的经历,不具备企业工作经验,不了解企业实际工作内容与职业技能,缺乏实践素养,在按照企业真实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进行设计教学时显得力不从心,这对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开展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在药剂学实训中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教师必须熟悉制剂工艺、项目工作任务,明确岗位职责、岗位SOP、质控要点、原料选用、设备运转、注意事项等,以解决实训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如学生在湿法制粒时,不清楚需要加入多少黏合剂才能使软材达到“握之成团,轻压即散”的标准,而无经验的教师对这个问题也同样拿捏不准,但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凭经验能轻松解决这个问题。又如,在药品营销课程中,非处方药的销售是零售药店营业员的重要工作,有药店实践经验的教师在此环节的教学中,能根据常见疾病及临床症状指导学生推荐使用非处方药并进行正确用药指导,还能对患者进行生活指导。
(二)教师缺乏发展素养
传统教学模式是“一支笔、一本书、一页讲义、一堂课”,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教师必须改变观念,按照工作过程开发课程,重新编写教材,对资源进行整合,制作多媒体课件,重新设定考核标准等,课前课后需做大量的工作,教师工作量和责任大大增加,故一些适应了传统教学模式且对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缺乏正确认识的教师不愿意接受改革。另外,由于政策原因,学校给予教师的进修和培训经费不足、缺乏相应的激励制度,教师不愿意自掏腰包到企业定岗或挂职锻炼,导致教师进修、培训工作流于形式。这些原因遏制了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使教师缺乏发展素养,使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开展受到影响。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下高职药学专业教师素养提升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升教师实践素养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备相关的岗位职业能力,遵守岗位职业道德,融入岗位职业角色,与岗位职业发展同步。因此,学校应建立完善的顶岗、培训或进修学习制度,让教师安心到企业一线学习或顶岗实践,了解相关岗位的核心职业能力要求,掌握行业技术或工艺的发展情况,提高专业的胜任能力和实践素养。教师利用寒暑假或无课学期到与我校建立了良好校企合作关系的药品零售企业或制药企业顶岗实践,通过在各岗位的顶岗实践,了解企业岗位群、岗位任务、岗位能力要求,从而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实践探索能力。如在药剂学实践教学中,压片机经常出故障,在制药企业经过顶岗实践的教师能很快找到故障原因,并结合故障原因给学生讲解压片机的工作原理和故障排除方法,这样能激发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兴趣。又如,在药品营销课程的讲授中,在药品零售企业顶岗实践过的教师能运用亲身经历生动地向学生展示药品销售员(医药代表)的岗位任务和注意事项,这样能加深学生对药品销售员(医药代表)的岗位任务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
(二)提升教师发展素养
教师的发展素养非常重要,其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开展。首先,教师需有要求进步、不断学习的能力。以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对一门课程进行讲授,其实涉及多个领域、多个学科的知识,需要教师涉猎多门学科知识并同时具有相应的工作经历,熟悉生产一线,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能力,具有较强的动手示范能力。例如,按照工作过程设计药剂学课程,教师不仅仅要具备药剂学专业课程知识,还需具备制药设备与工艺、材料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物理化学、多媒体技术等学科知识和企业工作经验,才能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加工,使各个工作过程所需的理论知识的组合符合要求,才能按照工作过程开发设计药剂学课程,才能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运用自如。所以,教师需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水平,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学校应完善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或进修学习的保障制度,认真分析本校现状,为教师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中的专业发展进行长远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培训政策和长效机制,将教师的专业发展纳入制度轨道;建立健全与工作过程课程相适应的教师管理制度、聘任制度、绩效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最大程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深化校企合作,也能为教师素养的提升提供保障。学校深化校企合作,可让学校与企业共享文化、技术、人力资源等,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实训基地,这既是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也为教师提升素养提供了必要的保障。这样,即使在工作量、工作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教师亦不会缺乏学习的动力,会主动要求学习,提升自我,同时也解决了教师不积极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的问题。
(三)其他
职业素养和品格素养方面,包括事业心和责任感、沟通协调能力、奉献精神、团队精神、正直、自信、亲和力。事业心和责任感是教师最应该具备的素质。在事业心和责任感的驱动下,教师正直、自信,对学生有亲和力,会用无私的奉献精神关爱学生,用正确的观念教书育人,用严谨的态度治学,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在于,按照工作过程进行的课程教学情景虽然以学习领域为基础,但一门课程的学习领域会涉及本专业多方面的知识,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需要多个教师团结合作设计教学情景,协同完成教学内容,故教学成绩是整个团队的,而非个人的,这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奉献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校高职药学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而教师的素养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树立教学模式改革的意识,重视教师素养的培养,完善教师角色与岗位职业角色的融合。
【参考文献】
[1] 伍善广,冯学珍,陈丽.基于岗位需求分析的药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体会[J].广州化工,2014,42(4)
[2] 路姝娟,蒋鸣.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下职教教师胜任能力素质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2(21)
[3] 张群慧,徐仁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师队伍建设的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9)
[4] 丁喜纲.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发展[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4)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JGA302)
【作者简介】陈 丽(1977- ),女,广西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药理学,药剂学。
(责编 丁 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