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教育 开源本味

2015-05-12曹晓媚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34期
关键词:语文课

曹晓媚

摘 要:语文课,要有浓浓的语文味,即要讲“字、词、句、篇”,也要训“听、说、读、写”的能力。怎样以生为本开源语文味呢?语文课要有“读味”;语文课要有“写味”;语文课要保持儿童味;语文课要演绎个人味;语文课要流溢“生本”味。

关键词:语文课 “生本”味 “读味” “写味”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2(a)-0223-02

所谓“语文”,语,即口头语言;文,即书面语言。语文课,指的是在课堂上,老师借课文为例子,教学生说话,教学生写话。语文课,要有浓浓的语文味,即要讲“字、词、句、篇”,也要训“听、说、读、写”的能力。李振村老师在“语文教育的深度反思”的讲学中说:“语文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写一手漂亮的字,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因此,语文课上要教语文,语文课要为学生而教。

1 让语文课流溢语文味

1.1 语文课要有“读味”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个性化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要做到这些,必须注重读书。读是根本,没有读,就没有感悟和理解,就没有语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我们都知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熟读”才会“精思”。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最直观表现莫过于一个人的语感如何,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是诵读。”“多诵读,熟读成颂,笔末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那么,如何读书呢?

(1)读正确,读流利。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其他的读都是以此读为基础。宋代教育家朱熹对于读书不仅强调读准,还强调读的遍数要多,他说: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

例如:在教学《“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时,笔者引导学生识字读文,读正确,读流利。

师:来,请齐读。(课件出示)

生:(齐读)《红楼梦》,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用10年时间写成的。书中展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历史,刻画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师:刻画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任务形象,比如——

生:贾宝玉。

生:林黛玉。

生:王熙凤。

师:看老师写这两个名字,王熙凤也叫——

生:凤辣子。

师:这个“辣”字,左边是一个——(生接:辛。)但是要将一竖写成——(师生接:撇。)

师:对。右边是一个——(生接:束。)

师:束是集中的意思。将所有辛辣的东西集中在一起,就是,辣上加——(生接:辣)。

师:好。(板书“凤辣子”)“黛”字也不难写,是一个形声字,上面是一个——(生接:代。)下面是一个——(生接:黑。)

师:黛玉呀,就是墨绿色的玉。(板书“林黛玉”)

师: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曹雪芹要安排他笔下的这两个人物见面了,这是他们的第一次见面,也叫——(生接:初见。)(师板书:初见)

师: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师:很喜欢你们的朗读,3个词,3个节奏,对照课文中的课题,你有什么发现?

生:“凤辣子”,还有一个双引号。

师:为什么凤辣子要加双引号呢?(师出示引号用法,供学生选择。)

生:表示特定称谓,绰号:

师:我们再读一遍课题——(生再读课题)

教师第一步,板书两个人物的名字,相继完成“辣”“黛”这两个字的字义理解和字形书写;第二步,板书“初见”,理解意思;第三步,用选择的形式理解引号的用法。这种识字读文,读正确,读流利的做法很值得借鉴。

(2)有感情读。这是一种美读,一种升华的读,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诵读,对课文产生了独特感受、体验、理解后的朗读。这时的情感得到升华,通过朗读创造性地表现这种感情,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深情。

1.2 语文课要有“写味”

学生在学习课文后进行写的训练,是在积累语言,内化语言,运用语言,是在用语言赞美美好的心灵,赞美美丽的大自然,赞美金色的童年,这些像春雨一样无声无息地进入了学生的心田,轻轻震撼着他们,这时不妨适时出现一些小练笔,让孩子模仿也好、想象也好,用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例如:学完了《可贵的沉默》这篇课文,相信同学们也一定懂得了要感受爱,更要回报爱。此刻,你最想对父母说些什么呢?拿起手中的笔,让真情尽情地流诸笔端吧。(配乐,学生写好后交流。)

亲爱的

您的

年 月 日

读写结合是学习语文重要的方法之一,这里让学生来写,应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学生此时已被深深地打动了,他们的情感需要释放,为他们搭建抒发真情的平台非常必要。音乐的播放很好地促进了学生真情的抒发。

2 让语文课保持儿童味

小学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儿童就是儿童,他的思维还有一定的限制,但儿童又是一个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独立的人,儿童还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还儿童学习语文的自主权。

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不是教导学生和控制学生,而是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的平台。在“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自始自终、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诱导学生以一名读者的身份发现和创见,让儿童获得一份情感,更好地融入到语文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老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

例如:在教学《孔子春游》时,笔者诱导学生以一名读者的身份发现和创见,让儿童获得一份情感,更好地融入到语文课。

(课件出示: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

师:从“奔腾不息的泗水”,我们感受到了水的德行,请大家继续交流水具有的君子品质。

师:“或”就是有时,“或方或长”的意思是—— (生接:有时方,有时长。)

师:生活中,你见过什么形状的水?

“半南方塘一鉴开”,你给它一个方方的池塘,它就是—— (生接:方方的)

“不尽长江滚滚来”,你让它是长的,它就是—— (生接:长长的)

“九曲黄河万里沙”,你让它弯,它就是——

(生接:弯弯的)

师:你让它是什么形状,它就是什么形状,水真是善解人意,和顺温柔,难怪孔子要说它有情义。

3 让语文课流溢“生本 ”味

3.1 自主预习

学生通过预习,了解了课文内容,扫除了阅读障碍,才能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为下一步的自主参与、自主质疑奠定基础。同时,学生通过预习,强化了学习动机,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通过对预习的检查还可以发现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了解课文的难易之处,对于学生努力思考能理解的,坚决不讲,从而教得更精。

3.2 自主质疑

这个阶段是探究课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主要采用讨论的方式进行,学生可以对课文内容、语言等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或提出疑问,并在相互的辩论中获得答案。自主质疑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主动学习精神和听说读写能力。此阶段让学生跑在前面,主动出击,积极参与。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讨论,坚持“自主求索、少讲多学”,让学生敢问、善问。

总之,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在于“以生为本”,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转化智慧、积淀文化,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最终,把语文课“煮”得“有滋有味”。有滋有味的课,会让学生徜徉其间。

参考文献

[1] 郑宜军.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J].教师,2013(27):31-32.

[2] 王琼艳.浅谈小学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J].新课程(小学),2015(9):227.

[3] 张丽辉.语文课如何上出语文味[J].吉林教育,2014(Z2):73.

猜你喜欢

语文课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让语文课永远充满生命的涌动
语文课上做游戏
语文课教学中的再阅读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初探
放开那本语文课本
高中语文课比较阅读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