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冰雪奇缘”助力北京申冬奥
2015-05-12平萍
平萍
3月29日,在洋溢着欢声笑语的表演中,2015年国际滑联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曲终人散。美妙的音乐和绚烂的灯光如梦似幻,31组运动员再次出场,用最优雅的舞姿向赛事告别;全场观众用掌声和欢呼声向这段“冰雪奇缘”惜别。
上海这座难见冰雪的南方城市,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冬季运动的新形象。国际滑联已经宣布,将于明年4月在上海举办队列滑超级杯这一全新赛事。
85%上座率受追捧
“这样高规格、高层次的花滑大赛第一次来到中国、来到上海。上海观众反响之热烈、赛场气氛之好都是我们赛前没有预料到的。”上海市体育局局长、赛事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黄永平说。
賽前,国际滑联曾担心花滑在中国普及程度不够,但4天里观众参与度很高,场均上座率达到85%以上,这让国际滑联官员也感“意外”,国际滑联主席辛宽塔很受感动:“虽然花滑世锦赛第一次来到这里,但花滑运动在这里的受欢迎程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些天来,东方体育中心海上王冠吸引了整座城市的目光与关注,冰迷们用热情点燃了冰上舞台。梁燕琳与刘天柔两个女孩,从花滑世锦赛开幕那一天就相约坐在了赛场,她们说在世锦赛开票的第一时间就抢到了票,“这么顶级的国际赛事首次来到中国,又来了这么多喜欢的选手,我们不想浪费!” 黄永平介绍,无论是早场还是晚场,花滑世锦赛都吸引了大批观众到场,个别场次更是一票难求。
在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任洪国看来,最该被重视、也最为难得的是观众的热情,过去几年举办花样滑冰赛事的经历培育出了一批忠实冰迷“上海观众素质特别高,也很懂花滑。双人滑结束后佟健就说,他最后托举都不行了,就是观众的激励让他一下举了起来。
申奥中的加分展示
“我们不仅仅是向大家奉献了一项赛事,还很好地用这样的一项赛事,向世界展示了北京申办冬奥会非常扎实的基础,从这一点看,可以说是上海办花滑比赛,助力北京申办冬奥会。这个效果大家的感受还是非常深刻的。” 市体育局局长黄永平总结说。
为了呈现出一流的赛事,组委会工作人员付出辛劳和热情。乌克兰单人滑选手亚罗斯拉夫·帕尼亚特说在上海体验到了质量最好的冰场。来自哈萨克斯坦的摄影记者艾简·玛杜玛洛娃第一次来到中国、来到上海。她对上海世锦赛给予了很高评价:“一切都很棒。班车很准时,工作人员非常亲切,能够提供你需要的帮助,不同的场所都有明显的标识,很容易就能找到。” 而为国际滑联工作的俄罗斯姑娘塔季扬娜则对组委会的应变能力记忆犹新。
“小冰花”们是花滑世锦赛赛场外一道靓丽的风景。来自上海9所高校的775名志愿者,在62个岗位上为五湖四海的教练员、运动员提供服务。徐晨紫曾是北京奥运会上海赛区和世博会的志愿者,虽已高校毕业成为一名白领,再次加入了志愿者队伍。而众多“小冰花”热情的接待,周到的服务,得到了运动员、媒体记者和观众们的称赞。俄罗斯来了多达十余人的记者团队,“小冰花”们是这群有着十余年花滑世锦赛报道经历的媒体人提到最多的,来自“今日俄罗斯”通讯社记者安德烈甚至将赛事视为“自己亲身经历过的、赛事组织最好的一届花滑世锦赛”。
任洪国认为“对于北京申冬奥而言,花滑世锦赛是最好的展示和助推机会,它让评估团对冰雪赛事在中国的举办有了最直观的观感。”
全新赛事落户申城
这些年来,随着“北冰南展”项目的推进,上海已拥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发展空间。开幕式上的37名旗手,都来自于上海本土。
未来除了继续办好每年的短道速滑、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等传统赛事外,国际滑联还希望将一个全新项目——队列滑带到中国,落户上海。让冰迷有机会和更多的国际高端赛事“亲密接触”。
黄永平透露,国际滑联已经确认,将于明年4月在上海举办花滑队列滑的顶级赛事。队列滑是国际滑联争取加入冬奥的新项目,在规定乐曲中,以整齐划一的步伐、手势配合方阵变换,展现花滑美感。16名选手滑行时的团队合作、整齐程度、队列变换方式都将成为加减分因素。把这一创新赛事放在上海,足见国际滑联对上海的认可和信任。
可以预见,随着上海高端赛事越来越多,冰迷基础越来越深厚,将进一步提升上海以及中国在国际花样滑冰界的影响力,推动中国冰上运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