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王玲湘
2015-05-12袁莉华
袁莉华
这些年,王老师从南昌到北京,从教研员到清华附小副校长,从语文课堂教学到儿童语文教育,一路行来,她丰厚的经历早就是一本书。在南昌,在像我一样的众多小学语文老师眼中,她就是那一颗闪耀的启明星,带着大家在小学语文的路上不断前行。
其实,我和王老师从未有过任何正式的拜师仪式。然而,在我心目中,她是恩师,还是挚友,更像那么一位邻家大姐姐,贴心又温柔,在我无助时帮助我,在我困惑时提点我。认识王老师,何其有幸!
初相识
初见王老师时我并不认识她。还记得,那是2008年下半年我参加一次区级教学比赛,王老师是评委之一。那时我所在的厂办学校刚转到区里不久,和外界接触不多的我对于后排坐着的评委是一个也不认识,只记得课上完,一个年纪轻轻笑容甜甜的评委示意我留下姓名和联系电话。后来我才知道,这名评委就是当时南昌市教研室的小语教研员王玲湘老师。素不相识的她竟然对区教研室的领导大力推荐我,说“你们区有一个好苗子”。得知这样的讯息我对这位王老师产生了好奇,在网上搜到了她的自传,一篇《行者无疆》让我对王老师心生敬意——念书时是学校历史上唯一连续三年的一等奖奖学金获得者,工作后从最初的乡镇中学到南昌市名校再到市教研室,也曾面对家长的质疑,也曾经历失败的公开课,可她不仅靠努力让所有人改观,即便成了教研员后,还参加了全国第六届阅读教学大赛,并获得一等奖。真是传奇般的经历!
没想到,我很快和这位传奇人物又见面了。2009年上半年,南昌市举办古诗文教学比赛。区里为选拔选手参赛,再次请来王老师担任评委,我的《渔歌子》一课不但顺利通过选拔,还参加了市教研室两次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那是我第一次和王老师近距离接触,上课之后听王老师评课做讲座,受益匪浅。王老师更是在听课间隙给我指出课的不足,讲古诗的意象,课堂上如何举象,讲古诗教学如何从文字到图画,从意象到意境,从意境到情境。我虽听得一知半解,却对王老师的学识愈加敬佩。
近接触
接触次数多了,我便发现:无论何时何地,王老师心里装的、想的都是课。送教回程的路上,王老师和我聊她即将要上的《杨氏之子》,征询我对教学设计的看法;一次在婺源听课,刚从讲台上下来的她看到台下听课的我,问的第一句话却是对她执教的《望天门山》的意见建议。2011年在南京我作为江西选手参加全国素养赛,比赛结束后晚上大家夜游秦淮河,坐在画舫上,所有人兴致很高都忙着拍照,可王老师突然一拍脑门,对我说:“《威尼斯的小艇》咱们就可以用上秦淮河来导入,南京的学生对于水可是一点儿也不陌生的啊!”当时,我的领导王泽渭校长就感叹:“王玲湘老师身上这种对教研的痴迷令人敬佩,难怪她会有这么高的成就!”
作为教研员,王老师不遗余力地给予老师们教学上的帮助、点拨、引导。无论何时她上示范课、做讲座,台下聆听的老师总是坐得满满的,没有座位的便见缝插针地在过道里站着听;无论哪位老师代表市里参加省里的任何教学比赛,总要王老师听课评课后才更有信心。她用满腔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推动着南昌小语教研稳步向前迈进,更上层楼。
还记得我参加全国第三届素养大赛,头天抽课题,第二天就要上课。正在山西讲学的王老师风尘仆仆赶到南京,陪同抽签,指导朗读,为我做课。抽到课题后,王老师不顾劳累静心研读文本,一边读一边圈画批注着。那个晚上,我和王老师同住一屋,在宾馆房间里我一次次试讲,不明白不到位的地方王老师一遍遍指导示范。我分明看到她眼睛里密布的红血丝,听到她嗓音已略带沙哑尽显疲惫,还有她不经意间抬手撩发时,露出黑发下隐藏的根根白发……没有赛场经验的我,能够获得本次素养大赛的特等奖,跟王老师的指导是分不开的。
常想念
总以为,我会一直这样追随着王老师成长,未曾想,2011年国庆听说王老师已在一个月前不声不响地去了北京。得知消息的那天晚上,我抑制不住地难受。相识三年,受益良多,竟未曾表达过对老师的感谢,哪怕只是请她吃一餐饭,因为坚持认为我们之间的情谊不应那么世俗,来日方长。直到那时才觉得难受,原来不能表达心中的感谢也是一种痛!
于是,我一直关注着王老师的消息,知道她经历着文化的碰撞和洗礼,经历着剥离与融入的挣扎和考验。这期间,我也历经了工作的调动,有时心里也像打翻了五味瓶,百味杂陈。忐忑、憧憬,偶尔冒出的失落、对自己做出抉择的怀疑,也都有过。这般时刻我便常常会想起王老师,想到老师更是离家千里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打拼着,想到过去她对我的殷殷嘱托,想起南京时的深夜长谈,就有了力量,有了信心。
再见到王老师,已是王老师带着清华附小的“1+ X课程”回南昌讲学,齐耳直发已长长,烫卷扎在脑后,但美丽未改,热情依旧。一堂《琥珀》仍有原来的精致,更平添了几分大气,兼容南北之长。看到这样的王老师,不禁为她骄傲与自豪。
人的一生,遇上是缘分,感谢上天让我遇到这么一位人品与学识都堪称楷模的老师。“认真地工作,愉快地生活”,这是王老师曾对我说的话,我一直这么努力着,也一直在心底默默为恩师祝福,愿她在异乡一切顺遂。虽远在千里之外,恩师仍是我的挚友,我的精神导师。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
(责任编辑 刘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