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 党员后续教育机制研究
2015-05-12夏晴
夏晴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从素养提升机制、岗位实践机制、服务帮扶机制、监督评价机制、约束退出机制五个方面,对创新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机制展开探讨,以期为引导大学生党员通过学习、实践,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全面提升党性素养、服务意识以及综合素质提供借鉴。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党员 党员后续教育机制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2.033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Follow Education System
Research under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Sight
XIA Qing
(College of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lin, Guangxi 541004)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further education colleges Student Party Members currently exist, and in the sight of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from literacy to enhance the mechanism, post practice mechanism, helping service mechanism,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constraint exit mechanism five on innovative mechanisms to expand further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discussed to guide students as party members through learning, practice, identity and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adhere to the correct values, to enhance the party literacy, awareness and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ervice provided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 sight;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party member follow education system
近年來,我国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和发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新生中普遍形成了积极递交入党申请书的良好氛围,在平日的学习和生活中,也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政治素养。然而相比之下,大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环节却相对薄弱,不利于大学生党员整体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和先锋示范作用的充分发挥。
1 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 党员后续教育理念亟待转变
从整体来看,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理念已经从传统的“管理学生”,规范不良行为,转向“服务学生”,通过各项活动促进和引导学生成长。而高校党员后续教育管理工作中,照搬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做法较多,仍以被动的组织管理方式和说教式的理论灌输为主,适合高校学生党员群体的活动载体还没有丰富起来,效果不理想。如不能够深入党员生活、倾听党员心声,僵化古板无法跟上大学生党员知识更新等等,这就让大学生党员们感到遥远高深,对自己没有太大帮助而不能把效果落到实处。
1.2 后续成长与基层社会生活脱节,缺乏系统性
高校党员后续教育各项活动多围绕院系、专业、班级开展,相互间的交流沟通比较有限。学生从入学到实习、毕业,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学生党支部书记等主要人员也需要随之变化,这就为后续教育工作衔接带来一定的困难。而入党后只顾忙于自己的学业工作,对周围同学和群众生活中的困难不够关注,更严重的是,一些党员由于长期脱离基层社会实践,在进入工作岗位时甚至出现社会适应不良的情况。
1.3 大学生党员主体地位不突出,自我要求有所松懈
高校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很多高校大学生党员在完成入党程序后,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学习能够提升就业机会的实用技能方面,忽视了自身的全面发展和党性修养的提高,不仅导致就业时身处同质化竞争中,大大削弱了自身的竞争力,同时也制约着今后在工作中为人民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而在大学生党员参加后续教育时,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自我成长能力,就应该充分发挥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当前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没有突出大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因此难以做到真正切合党员成长的实际需求。
2 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发展中的社会矛盾复杂交错,各种思潮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经历反思与考验。大学生正经历这一年龄段在成长与发展中的困惑,尚没有形成稳定成熟的自我概念。加上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们自我定位模糊,没有完成系统的党员后续成长。
二是在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教育方面,《党章》和《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等都有明确具体的规定,但对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而言,涉及的细节较多,各高校具体实际情况又各不相同,尚未形成规范的体系。
三是后续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党员的教育工作主要通过支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党建工作专职老师配备有限,大量的工作由辅导员老师兼任,他们需要负责学生学习、生活、实习、就业等多项事务,有些还要承担教学任务、科研课题,工作量大,从事党员后续教育精力不足。此外,高校行政人员队伍存在结构单一的问题,在参与指导党员实践活动中缺少应变能力。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完善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机制的思考
3.1 素养提升机制
将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目标,并具体化为一系列素养提升活动。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定期活动。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党支部会议,成立兴趣小组,学习党的理论知识、路线方针政策,研讨国内外形势,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分享自我成长探索心得体会、实践经验、好的学习方法、最新学习资料等。
第二,专题活动。一是围绕党中央最新出台的理论、精神、政策,国内重大时事要闻,最新社会热点组织专题学习,开展专题活动;二是每逢党史重要纪念日、环保等国际节日、地方传统节日等,积极设计筹备专题活动;三是将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构成特色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三,推进党课标准化,实行学分制。在后续教育实际工作中,师资力量不足,且各年级、各专业学习在时间上和地点上难以协调的情况时有发生,对后续教育连贯性和系统性影响较大。积极推行了“在线干部学院”,实行在线选课、统计课时,上报学习情况等。高校已经有比较成熟稳定的网络平台,通过推进党课标准化,实行学分制,可以大量节省教师管理工作量,提升学习效率,加强在线沟通,不仅有利于协调解决学生党员外出实习、教师进修、各专业时间难以统一等问题,而且使得党员跟踪评价得以实现,提高后续教育的系统性。
第四,不断创新后续教育特色载体。结合高校实际,不断推广案例式、体验式等新的教学形式,积极为大学生党员搭建辩论会、演讲比赛、技能竞赛、社会调研、企业实习、公益志愿服务等平台,鼓励党员轮流主持活动,自拟主题,自行策划,自行设计标识、开展宣传活动,变被动完成学习任务为主动探索、自我成长。
3.2 岗位实践机制
在校内实践方面,根据学生党员实际情况,设置教学助理、图书馆协理等岗位,鼓励大学生党员在党建、教学、科研、后勤、学生会等部门中担任一定的工作任务,实行分类申报,双向选择,老党员帮带和导师指导相结合的制度。
在校外实践方面,根据学校办学特色,推进校企合作、社区实习等基地建设,让党员服务进企业、进社区,体会群众疾苦,体验当地风土人情,增加为人民服务的感性认识。
此外,还应鼓励大学生党员在环境保护、科技法律知识普及、弱势群体帮扶、行业协会等各类组织中担任志愿者,培养大学生党员的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提升自身社会责任意识。
3.3 服务帮扶机制
针对大学生成为正式党员后,党员意识有待加强、示范带动作用不突出、服务群众技能薄弱等问题,在党员后续教育中,不应局限于理论灌输,更应突出做好宣传、咨询、走访等党员服务群众活动,完善服务机制。
同时,由于大学生党员数量增长较快,在注重党员素质培养、强调党员履行义务的同时,对党员的关爱却不够重视。因此需要完善后续教育中的服务帮扶机制,尊重和维护党员合法权益,发挥老党员对新党员的带动和帮助作用;党组织应对学业、生活上遇到特殊困难的党员给予扶持,提高党员对组织的归属感和服务人民的自觉性。
3.4 监督评价机制
制定详细的考评体系,涵盖大学生党员参与组织活动、遵守校纪校规、日常行为等各个方面;在评价方式上,采取自我评价、群众评价、党员互评、组织考核等相结合的方式,对党员在后续教育中的表现进行全面客观、公开公正的评价;对校外实践环节的评价,应注重实效,向服务对象征求评价反馈。定期对考评结果进行公示,对表现突出和工作特別认真的党员,给予荣誉、书籍等表彰奖励,形成榜样的示范带动效应,结合创先争优等竞争激励机制,鼓励大学生党员注重积累,培养自身特色优势,提高自己实践中的动手能力。
在监督方面,对大学生党员个人实行党员挂牌制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并保持公共邮箱等意见反馈渠道,开展群众及服务对象座谈;对党小组开展流动红旗等活动,促进党员互帮互助,保持和发扬良好作风。
总之,通过建立从考察发展,到后续教育全程评价的党员档案记录,在毕业时,形成学校整体评估推荐意见。
3.5 约束退出机制
完善党员责任追究机制,督促大学生党员主动为其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行为承担责任,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对于出现的过失,应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对于出现严重错误,造成恶劣影响,经教育仍不改进的,坚决清出党员队伍。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桂林理工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机制研究”(课题编号GUTDJ028)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亓秀梅.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和发展[J].科技信息,2014(4):114.
[2] 刘丰林.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长效机制的实践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5):27-28.
[3] 湛新星.关于形成高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及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3(7):276.
[4] 陈伟,唐珍名.高校应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7):34.
[5] 郝明宇,朱嘉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全过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2):19-20.